大班科學教案《秋天》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產生喜歡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秋天》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
3、產生喜歡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簡單了解秋天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活動準備
聯系參觀秋天的農田和果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參觀前的談話。
教師告訴幼兒參觀的地點,并討論外出參觀的注意點,使每一個幼兒都能遵守集體的規則,與同伴一起關注秋天植物的生長變化。
2、帶領幼兒參觀農田,認識幾種常見的果樹和農作物。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果園里果樹,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各種果樹的名稱,外形特征。
(2)引導幼兒觀察秋天的農田,說說:農田里的農作物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并向幼兒做簡單地介紹:秋天到了,除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成熟了,許多農作物也成熟了,有金黃色的玉米、沉甸甸的稻谷,還有一朵朵可愛的棉花、圓圓的大南瓜。
(4)、豐富幼兒關于農作物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3、了解秋天農民的工作,知道要愛惜糧食。
人們在果園里或農田里做什么?水果從果樹上摘下來后,怎么辦?人們是怎樣從農田里收割農作物的?然后又是怎樣加工的?
4、音樂活動《逛公園》并嘗試進行仿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難點: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
活動反思: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課文,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讀書氛圍,適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鼓勵、等待與欣賞中,學會閱讀,使閱讀理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為此,開課伊始,我巧妙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從顏色絢麗的樹葉,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征,貼近生活,感受秋天。
小百科: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從現代氣象學上劃分,北溫帶的秋季在8月23日(處暑)~11月20日(小雪);南溫帶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滿)。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至立冬結束。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含反思】相關文章:
• 中班常識科學教案《高與矮的比較》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樹的年輪》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水之樂》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獨特的指紋》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工具用處大》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不能沒有水》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幫手》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蒜頭發芽了》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哪輛汽車跑得快》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種黃豆》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它們能否吸水》含反思
• 小班科學課教案《鹽怎么消失了》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