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常用范文 > 幼兒心理

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幼兒心理    日期:2021-05-23    作者:柯克蘭d@
【www.888bfw.com - 幼兒園幼兒心理】

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一、研究課題的提出

1、21世紀將是“積極心理學的世紀”。隨著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倍受社會關注,專家指出:公民的這些心理問題都是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和疏導造成的。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質、普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積極預防和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公民的心理素質需要從小培養,從幼兒抓起。

2、《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一章總則第五條對教育總目標的闡述中明確地提出: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規程》把這樣一系列有關心理健康的要求寫進教育目標,并以綱領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規定,這足以說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主的嘗試。

4、當今社會,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人員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幼兒凝聚了幾代人的希望。孩子少,家庭成員對孩子過分溺愛,特別是家長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心情尤為突出,很少考慮到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興趣、原有基礎、天賦等實際情況。不少家長片面地重視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對幼兒的品德、意志、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目前幼兒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如:膽怯、任性、獨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護意識差等。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到幼兒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阻礙了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和諧發展。為全面把握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和矯治幼兒心理問題行為,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園確定了“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這一課題,本課題是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子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提高我園幼兒的心理素質,開發其心理潛能,增強適應能力,預防矯治幼兒心理問題行為,促進幼兒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心態上自控、情感上自悅,并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培養他們樂于與人嬉戲、友好相處的心理品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

1、發展性原則: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幼兒的心理,教育活動必須立足于促進幼兒心理發展,適合幼兒年齡特征。

2、全面參與性原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有賴于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幼教工作者應讓家長認識其重要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督促訓練幼兒各方面的習慣和能力。

3、活動性原則: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游戲,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設計能夠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系列活動方案,開展一些有針對性地研究。在行動研究方法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個案研究法和敘事研究的方法,建立幼兒心理檔案,通過對個案分析,追蹤研究,探索心理問題的矯治措施。

4、協同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與五大領域學科的教育以及幼兒的一日活動相互結合、滲透,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協同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該課題主要采取觀察法、文獻法、行動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五、課題組成員

組 長:曾鳳菊

副組長:張文菊田曉玲趙長虹

組 員:趙芳艷 李云芳 張俊峰 吳衛紅 覃露云劉安梅秦立秀

六、課題研究對象

長陽教工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全體幼兒。

七、課題研究步驟

2007.1--2007.4 課題醞釀、申報立項,成立課題領導小組,設計方案,接受總課題組指導,課題開題。

2007.5――2008.6:組織實施研究,完成第一階段性成果報告。

2008.7――2009.6:開展第二階段研究,完成階段性成果報告。

2009.7——2009.12:開展第三階段研究,完成階段性成果報告。

2010——課題總結,成果推廣。

八、課題研究措施及策略

本課題將以教師和家長為抓手,從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在幼兒心理健康成長中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探討、研究。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1、抓教師學習,讓他們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論。以健康研修組為龍頭全面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幼兒教育理論、師德教育理論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保教保育能力。

2、抓幼兒學習,讓他們涉足心理健康知識。開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讓幼兒學習和掌握有關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知水平,使幼兒逐步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緒,培養幼兒自信心、耐挫能力,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活動,切實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和實踐能力。

3、抓家長學習,讓他們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親子觀和家庭教育觀,改進教育方法,妥善解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形成家園教育共識。

二)加強實踐、重視研究

1、以學科教學活動為主陣地,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地滲透到五大領域各學科的教學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融為一體,促使心理保健知識的接受與內化。

2、以重大節日和各項活動為契機,滲透“五愛”教育,促使幼兒受到良好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使各項活動成為有助于提高幼兒心理素質的載體。

3、以環境創設為著重點,不斷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各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創設各種活動區域,如歡樂角、心情樹、笑臉娃娃、圖書角、藝術角等,為幼兒的自由發展提供溫馨、寬松、和諧的良好氛圍,促使幼兒良好心理行為的形成。

4、以家園聯系為紐帶,促進家園共育良性發展。各班通過家長會、電話、網絡、家訪、書信、家長義工、家長助教、面對面交談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努力創建良性的家園互動網,形成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促使家園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實施同步教育,共同創造和諧的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等習慣,幫助幼兒學會關心、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與大家共同生活。

5、以關愛特殊幼兒為突破口,對一些特殊兒童,采取建立個案分析和追蹤觀察等方式,通過科學分析,及時采用環境干預、游戲和行為矯正等方法,并積極爭取其家長的配合,使健康心理養成在家庭環境中得到持續和延伸,幫助幼兒順利地渡過矯正階段,盡快走出心理成長的“危機”,盡早讓幼兒心理的發展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來,有效促進幼兒心理平衡發展。

6、以規范心理健康教育行為為目的,積極探討教科研同步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與方法,逐步開辟出一條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通道,促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規范化、制度化。

三)保證經費的投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四)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研討,分析研究中所產生的效能及問題,共同探討,共同切磋,完成研究報告。

【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相關文章:

• 家園共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共處

• 家園共育 促進幼兒發展

• 小班親子運動會活動方案

•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家園共育《小鈴鐺》含反思

•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 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之淺談

• 幼兒園家園共育改進措施論文

• 微時代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探討論文

•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的家園共育工作

•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實踐

• 用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指導家園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