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幼兒用餐前,我總是提醒幼兒用餐時要注重保持桌面、地面干凈,告訴幼兒將骨頭,殘渣等放在桌子的邊上。然后組織幼兒用餐。在幼兒用餐過程中,我等所有幼兒用完餐后,將桌子上的殘渣弄掉,把桌子擦干凈。雖然其間我多次提醒幼兒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但是哪怕我喊破了嗓子都無濟于事,總有幾組桌面上有那么點飯粒、菜湯、吃完的骨頭。
最使我頭疼的還是第四組,每次午餐后總是弄得桌上、地上一片狼籍。我多次詢問為啥這樣,其他小朋友都說是豪豪小朋友把自己撒下來的飯粒、骨頭扔到別的小朋友面前,以證明自己吃的干干凈凈,桌上什么也沒有。盡管我不時提醒,可這種現象仍時有發生。
今天,午餐的主菜是炸雞腿,小朋友挺喜歡吃的。我在巡視孩子們的就餐情況時意外發現有一張餐桌非常干凈,所有的雞骨頭都吐在了桌子中間的那張餐巾紙上。圍著這張桌子的六個小朋友吃得格外開心,連吐雞骨頭這一動作都因那張公共餐巾紙而變得頗有情趣。六個孩子此時此刻如同一家人,圍坐一起共進午餐,那親樂的氣氛,讓我這個旁觀者都感受到特別的溫馨。
我問:“這個辦法真好!是誰想出來的?”豪豪小朋友笑著說:“老師,是我想出來的,這辦法好嗎?”我說:“好,你們看桌子上干干凈凈,殘渣都在餐巾紙上了。”這一說,豪豪小朋友的“專利”立即引起了全班孩子的興趣,并很快得到了推廣:其他小餐桌也紛紛仿效。
一張小小的餐巾紙,既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就餐習慣,又營造了一種溫馨的就餐氛圍。豪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餐巾紙供大家吐雞骨頭,這是個偶發性的行為,我抓住時機加以引導,使之得到鞏固和延伸,從而變成了孩子們有意識的良好習慣。
【大班11月份觀察記錄《小小餐巾紙》】相關文章:
• 第三周中班觀察記錄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說謊不是好孩子》
• 精選幼兒園觀察記錄《換種方式對孩子》
• 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抱抱》
• 小班觀察記錄《有感于小班孩子的探索》
• 幼兒中班觀察記錄《信心來自“七色花”》
• 幼兒園觀察記錄《只剩下一點點水了》
• 幼兒觀察記錄《教育故事先從自我反思》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小班孩子也能使用剪刀》
• 小班教師觀察記錄《嘔吐的背后》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 幼兒觀察記錄《讓孩子參與早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