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幼兒教育應重視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游戲也是幼兒獲取知識的基本活動。幼兒的主要生活就是游戲,寓教育于游戲是教育好幼兒的基本途徑。”可見,游戲是幼兒學習語言的一種有效方法。而語言游戲是以訓練幼兒語言為目的的一種智力游戲,是以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自愿的、愉快的情緒中,學習語言知識,增長語言運用能力的一種形式。通過語言‘游戲,町以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豐富幼兒的詞匯量,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幼兒能有更多的機會運用語言。在游戲中,語言教學的任務與游戲巧妙地結合,從而寓教于樂,極大地調動了幼兒說話的積極性,不僅促使其語言理解深刻化,而且使其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調節功能獲得順利發展而成功地完成語言發展目的。幼兒階段常見的語言游戲有:練習發聲的游戲,如“看圖發音”練習易混音;練習聽覺的游戲,如“傳悄悄話”、“猜猜我在學哪種動物叫”;練習正確運用詞匯的游戲,如“開商店,,練習使用量詞;練習使用同義詞、反義詞的游戲,如“正話反說’’可練習幼兒的反應能力和詞匯理解能力;還有大家熟知的“猜謎”、“順口溜”、“繞El令,,等游戲。
各年齡班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和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語言游戲。可以是單獨的某個語言游戲,也可以多個語壽游戲穿插進行;對于同一個游戲運用于不同的年齡班,可以根據幼兒發展水/、F的不同,改進游戲的內容和規則,以適應特定年齡班的需要。幼兒語言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語音、語法結構、語義和表達四方面。下面結合小、中、大班的年齡特點分別闡述。
一、小班語言游戲的特點
小班幼兒的語言游戲比較簡單,游戲的任務比較容易理解,游戲的玩法具體且簡單。游戲規則一般很少,而且在開始時對全體幼兒幾乎是同一個規則要求,難度不高。
小班幼兒正處于積累有意義詞的時期,開始不斷掌握新的詞語。良好的聽覺是清晰發音的前提,學習新的詞語的基礎是能聽得清、聽得準。因此,教師應重視開展發展聽覺能力的語言游戲,訓練幼兒的聽覺靈敏性,提高其辨音能力。如“模仿聲音”游戲,游戲形式比較簡單,適合小班幼兒,幼兒可以通過模仿交通工具、自然界各種動物的聲音,無拘束地學習各種發音;再如“是什么在響”游戲,教師請一名幼兒面對大家閉上眼睛,然后敲響各種樂器,請幼兒仔細分辨是哪個樂器發出的不同聲音。還可以運用練習正音的語言游戲,幫助幼兒分辨易混發音并愉快練習。如簡單的繞口令“四跟十”可以在幼兒游戲中反復穿插,使幼兒能分清“si”與“shi”的正確發音。
小班幼兒的詞匯量猛增,句子中的修飾語顯著增加,并具有一定的語法規則,不過仍以簡單句為主,有時結構不太嚴密,句子意思不明確。在小班階段,教師應有意識地組織學習句子的游戲,讓幼兒學會正確用詞,說完整句子。如“擊鼓傳卡片”游戲,當教師擊鼓停止時,接到布袋的幼兒要摸出一張卡片,說出卡片上有什么,要求表達完整而清晰;也可玩“傳句游戲”,當音樂聲停止,拿到水果籃的幼兒要從籃子里選出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再用“我喜歡吃……”造句。
語義的發展與幼兒認知水平的發展緊密相連,比語音和語法都晚一些。3~4歲時,過度擴張詞義的現象就不太明顯了,但對緊密相關的詞還容易混淆。隨著詞語的豐富,幼兒運用簡單象聲詞不斷減少,運用代詞和副詞的比例明顯增加。教師可以利用語言游戲豐富幼兒的詞匯。
表達的發展是幼兒使用語言的實際能力的表現。幼兒講述圖畫中故事內容的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增,而且有發展規律:表達從外顯動作向內隱心理發展,從孤立事件向事物間聯系發展,從行為結果向行為過程發展,從畫面直觀內容向畫外想象內容發展。教師應在小班組織較簡單的看圖說話游戲如“說話接龍”,在出示圖畫后請組內的幼兒各說一句話,要求能說出畫面的基本內容。
二、中班語言游戲的特點
中班幼兒已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基本語音。因此,可以開展發展幼兒的聽力如“根據聲音找東西”游戲,幼兒在找已藏好的東西時,大家用最熟悉的兒歌提示他,當走近所藏東西時,聲音就大而亮;走遠時,聲音就輕而小。也可采用教師組織學習句子的游戲,讓幼兒學會正確用詞,說完整句子。如拿到水果籃的幼兒要從籃子里選出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不過難度加大,要求幼兒說出喜歡吃的原因。
在這一時期,教師應在游戲中加入詞語辨析的成分。如組詞造句游戲“拍、打、吹、爬”中,教師可請幼兒看動作,聽詞說句子。先讓幼兒聯想“拍什么”得到“拍皮球、拍照、拍手……”然后進一步聯想“誰在拍”。最后,可以找出相似動作的圖片,讓幼兒分辨并看圖造句。
中班幼兒的游戲任務要比小班幼兒復雜多樣,玩法也逐漸多樣化。游戲規則具有更多的約束和控制性。在游戲中不僅要運用具體實物和教具,而目.開始加入一些競賽的元素。
三、大班語言游戲的特點
大班幼兒能夠完善一些較復雜的語音。“根據聲音找東西”游戲在各班都適用,但應根據大班幼兒實際有所改動,如游戲內容應逐步增加。可以是“小小偵察兵”,事前準備“地雷”、“電臺”、“軍營”等小卡片分別藏在各個角落,引導幼兒用不同聲音的輕重來表示,如用“轟轟”表示走近地雷,“嘀嘀”表示走近電臺。到大班時,幼兒表述的句子結構日趨復雜和完整,句子長度有很大發展。因此,“擊鼓傳卡片”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發揮,不限制內容,以此培養幼兒語言的流暢性和邏輯性。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反復應用詞語,能使幼兒在特定語言環境中了解新詞的意思或已學詞的新意思。
5~6歲幼兒在經常使用主動句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把句子中“名詞一動詞一名詞”的詞序當作“施動者一動作一受動者”的理解策略,從而造成他們常常錯誤理解被動句。因此,大班幼兒需要練習更復雜的句式辨析。可以從簡單的句子轉換游戲開始,訓練幼兒的逆向語序,使幼兒逐步理解被動句和主動句的轉換規律。大班的“說話接龍”游戲除了要求圖片出示的豐富和多樣外,對幼兒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如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合理想象,把四幅連環畫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講述出來。
大班幼兒的游戲任務和內容都比較復雜,要求幼兒進行較多的語言表達,過程要求較復雜并相互聯系。游戲規則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幼兒不僅要嚴格控制自己遵守游戲規則。而且要迅速、準確地進行語言表達,完成游戲任務。
幼兒語言發展的連續性、順序性、階段性特點,要求教師在激發幼兒興趣的前提下,提供一些適合幼兒各年齡段的語言游戲。實踐經驗表明,語言游戲可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促進每個幼兒都能在愉快環境中得到發展。但在設計游戲時,教師一定要從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出發,難度適中。不能太難,如果太難,幼兒會吃力,覺得無聊,失去了游戲的作用;不能太簡單,如果太簡單,幼兒興趣不濃,也喪失了語言練習的目的。一般來說,教師要仔細觀察、分析,找到大部分幼兒語言發展的最近發展區,讓游戲略高于幼兒的現有水平,使幼兒“跳一跳”就可以完成。
【幼兒園各年齡班語言學習游戲的特點】相關文章:
• 如何科學引導幼兒識字
• 充分發揮古詩對幼兒審美語言教育功能
• 語言敏感期(上)
• 巧妙地讓孩子愛上早期閱讀
• 培養小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 論圖書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 通過正確途徑,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幼兒語言運用能力培養三步曲
• 托班語言能力的開發與引導
• 幼兒語言藝術活動的教材選編
• 一個語言發展障礙兒童的個案研究
• 運用多種方法指導早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