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激發欣賞散文詩的興趣,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
2、能參照原文進行聯想,仿編。用動作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錄音。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樹葉都飄到哪兒去了呢?
二、 幼兒完整的欣賞教師朗誦的配樂散文詩,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
1、詩歌的題目叫什么?
2、 落葉都飄到哪里去了?
三、 教師出示圖片,有感情的朗誦配樂詩,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并學習短句。
1、 樹葉落在地上,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2、 樹葉落在溝里,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3、 樹葉落在河里,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4、樹葉落在院子里,誰看見了,它是怎么說的?
四、 幼兒分角色邊欣賞散文詩邊表演。
五、啟發幼兒進行聯想.仿編。
樹葉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看見,它會把樹葉當成什么?
六、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
活動目標:
1、能專心欣賞散文,理解內容,感受秋天葉落的優美意境。
2、初步領會散文中擬人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并能由此展開聯想與想象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組織幼兒戶外拾落葉,或讓幼兒從家中帶一片落葉到幼兒園。
物質準備:(1)小動物貼絨圖片(小蟲、螞蟻、魚、燕子等).(2)配樂朗誦錄音《落葉》、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拿出自己撿到的落葉,和同伴互相看看、比比并說說:自己拿的落葉像什么?可以做什么用?
二、出示小蟲、小螞蟻、小魚等動物圖片,讓幼兒猜一猜、說一說:如果小蟲子躺在里面,會把落葉當做什么?小螞蟻、小魚呢?
三、請幼兒欣賞散文《落葉》,感受作晶優美的意境并初步了解散文內容。
1、提問:樹葉落在哪兒了?散文中有哪些小動物呢?它們做什么了?
2、教師展示教育掛圖《落葉》,邊出示小動物圖片邊引導幼兒欣賞。
重點引導幼兒欣賞作品中擬人與夸張的畫面,注意幾個動詞。爬、躺、坐、游、藏。
四、教師有表情地完整朗誦一遍,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領會散文內容。
組織幼兒討論,燕子為什么說"來信了"?燕子為什么要到南方去?落葉可以當作房子,當作小船,當作傘和信,落葉還可以當作什么呢?
五、聯想與仿編。
鼓勵幼兒嘗試模仿原文展開聯想與仿編。如樹葉落在草地上,小兔跳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沙發;樹葉落在地上,小朋友跑過來,輕輕撿起,把它夾在書里當書簽。
六、朗誦與表演。
1、教師朗誦,鼓勵幼兒跟誦,注意引導幼兒正確發出"風""落"涼""當"的音。
2、教師伴隨著優美的背景音樂,邊朗誦散文詩邊配上恰當的動作,引導幼兒跟讀并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落葉》(詩歌)】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好朋友》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勇氣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