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材的依據:
1、 源自"新教材"的創新實施
大班《學習》教材中"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中涉及到的一些有關"體會城市建設的變化,感受家鄉越來越美麗"等內容與要求均是十分有價值且對于大班孩子來講必須獲得的經驗。由此,結合松江城市的實際情況,將教材進行本土化的實施,既參考新教材中的核心內容又結合地區實際進行改編與創新,本次活動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2、 源自本班幼兒發展實際的需要
在近期的主題展開過程中發現了這樣兩個孩子們關注的問題:
其一,在尋找松江最美麗地方的低結構活動中,孩子們對松江新城與老城發生了興趣,有的孩子認為新城區最美麗,而有的孩子認為老城區美麗,與此相關的爭論也在孩子中經常發生;
其二,近期不少孩子開始關注人的美麗,所有的孩子都覺得穿著時尚、漂亮的人就是美麗,而對于一些著裝樸素(破舊)的人(如外來打工者)產生了歧視或者是厭惡的情緒。
分析上述兩個問題發現有一些共性之處,如:孩子對美麗的認識只停留于表面,而缺少對內在美的發現。同時,兩個問題之間又有一些關聯,如:那些孩子們認為不美麗的人正是為松江城市建設做出貢獻的人。于是,基于對上述兩個問題,意識到這正是幫助孩子建立對事物正確認識與態度的好時機,抓住契機開展次活動一定會給孩子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二、 活動價值的分析:
感受松江的美麗,增進愛家鄉的情感。引發對"美麗松江"背后--為松江建設做出貢獻的人的關注,尊重各行各業的人,并積累相關的經驗。有利于孩子對"美麗"的人形成正確的認識與態度,不僅關注外表美更了解心靈美的人才更美麗。
三、 活動目標的內涵:
情感與態度:在講述松江最美麗的地方的過程中增進愛家鄉的情感,同時關注為家鄉變化做出貢獻的人,尊重各行各業的人。
社會與語言:運用收集到的資料大膽與同伴對話,認真傾聽后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能力與認知:了解建筑工人、環衛工人等一些專門的職業,感受這些職業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四、 活動環節與教學法設計:
本次活動環節的設計力圖體現層次感、邏輯性。主要預設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推進:
環節一:交流分享、達成共識。對前期低結構活動中關于松江最美麗地方個人調查與記錄進行交流與對話--達成共識:老城、新城都美麗,松江越來越美麗
環節二:問題討論、引發關注。圍繞"是誰讓松江變得越來越美麗?"的問題展開討論--引發關注:美麗城市的背后有許多人為之付出努力
環節三:重點交流、討論辨析。采用觀看錄像、討論辨析的方式對建筑工人、環衛工人進行重點交流--討論辨析:誰更美麗?(感受心靈美的人才更美)
環節四:活動延伸。將活動過渡到地結構活動中"尋找美麗的松江人"--活動延伸:通過調查、記錄關注日常生活中為我們生活服務的各行各業的人,并激發尊敬情感。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對話、交流中表達松江老城、新城美麗的地方,進一步感受松江越來越美麗。
2、了解為松江建設做出貢獻的人,尊重并引發對周圍生活中各行各業人的關心。
重點:能用較為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松江新城、老城的美麗。
難點:理解"誰是最美麗的人",尊重為松江建設做出貢獻的人。
活動準備
1、孩子前期經驗:
? 用各種方式收集信息與調查記錄松江最美麗的地方,了解松江的一些變化。
? 在前期活動中,對各行各業的人有初步的了解。
2、 環境材料創設:多媒體設備以及課件"松江真美麗"、"誰最美麗"; 展示板、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 交流分享、達成共識
1、請孩子根據自己認為松江最美麗的地方在新城區、老城區、新老城區均有的方式分組入座。
(說明:應事先了解孩子的分組意向并在座位安排上考慮三組的位置;
分組入座有利于對話氛圍的形成,便于孩子傾聽對方(組)的意見。)
2、運用收集的信息資料或調查記錄以三組對話的方式介紹"我認為松江最美麗的地方"。
(說明:邊介紹邊將資料歸類貼于展示板上;
在孩子的交流對話過程中預設關注點:
? 觀察孩子是否注意傾聽對方的發言而后發表自己的觀點;
? 有意識將孩子的介紹內容進行歸類,如"這些都是關于松江美麗的公園";
? 孩子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有初步的邏輯。
? 關注孩子信息收集的途徑與記錄的方式。)
3、 梳理小結:松江的老城、新城都美麗。
(說明:配樂課件"松江真美麗"作為第一環節的小結,讓孩子更直觀感受松江越來越美麗,并在情緒上作渲染。)
二、 問題討論、引發關注
1、 提問:是誰使我們松江變得越來越美麗?(引發孩子討論)
(說明:直接提出問題,引發孩子對于美麗城市的背后有許多人為之付出努力的關注。)
2、個別交流
(說明:在孩子交流中,關注孩子對于職業的相關經驗有多少。)
三、 重點交流、討論辨析
1、觀看一組漂亮建筑逐漸建成的錄像,師生共同交流建筑工人為松江建設做出的貢獻。
(說明:選取建筑工人作為重點交流的內容是因為在這些職業的人群中大多是穿著破舊的外來打工人員,在交流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這些工人叔叔雖然穿著不漂亮甚至有些臟,但他們勤苦工作使我們松江變得越來越美麗,大家應該尊重他們。)
2、討論辨析:誰更美麗
(1)出示兩張照片(一張是外表樸素的環衛工人,一張是時尚、漂亮的女郎)
提問:這兩位阿姨哪一位漂亮,你喜歡誰?
(2)播放后續兩位阿姨的行為(漂亮女郎邊走邊吃瓜子隨地吐瓜子殼,環衛工人阿姨正辛苦地清掃馬路)
提問:現在你認為哪位阿姨漂亮,更喜歡誰?
(說明:采用這種直觀辨析的方式,對孩子的認知產生強烈的沖突,進一步幫助孩子了解美麗不僅僅是外表的美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美。)
3、梳理小結:在那么多人的辛苦工作下才使我們松江變得越來越美麗,我們應感謝并且尊重這些為松江的建設做出貢獻的"美麗的人"。
(說明:運用動情的語言將活動推向高潮,使孩子的情感與教師產生共鳴。)
四、 活動延伸
在我們這座城市里還有更多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業的人,請大家
去找找這些"美麗的松江人"。
(說明:將本次活動向低結構活動延伸,也將主題的發展推向深入,引發對各行各業人的關心。)
活動評析
讓孩子在幼小的心靈里播撒美的種子是本次活動最有價值與意義的,美麗的地方、美麗的人是孩子最能直觀感受到的,也是活動開展的主要載體,在分享與交流、討論與辨析中逐漸讓孩子們感受家鄉的變化以及與之相關付出辛勤勞動人。在此過程中對孩子們來說,記憶深刻的是對已有審美認知的沖突,不僅關注外表美,更要在乎心靈美。
【幼兒園大班語言:美麗的松江 美麗的松江人】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語言游戲:天鵝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胖國王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