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 觀察并講出小雞、小鴨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互相幫助克服困難的。
2、 學習詞:提、馱、盛、浮;詞組:一次又一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起對看圖講述的興趣。
二、 出示圖片,啟發提問:
1、 出示小河邊的背景即角色,小雞小鴨。
(1)一天,天氣怎么樣?
(2)在什么地方,有誰/它們去干什么?(引導幼兒講出:小雞提著小桶和小鴨一起出去玩,教新詞:"提"。)(3)他們走呀走呀來到了什么地方?
教師小結并請幼兒講:一天、天氣很好,小雞和小鴨提著小桶一起出去玩,他們走到一條小河邊。
(4)他們想到河對岸去玩,可是小雞不會游泳,心里怎樣想? (5)小鴨對小雞說什么?
2、出示小河背景,并改換插入角色(1)看,小鴨是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
(2)小雞對小鴨說了什么?小鴨又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并請幼兒學講:他們走到小河邊,小雞不會游泳,過不了河,小鴨說:"我來馱你過河。"小雞說:"謝謝你!"3、 出示河對岸的背景,再改換插入角色(1)小雞和小鴨走上山坡玩得很高興,突然,發生了什么事?
(2)這土坑是什么樣子的?小鴨能爬上來嗎?它心里怎樣想?
(3)小雞對小鴨怎么說?
(4)小雞想什么辦法才能把小鴨救上來(先讓幼兒積極思考、發言,再引導幼兒說出小雞救出小鴨的方法)(5)小雞提了桶到河邊做什么?(教新詞"盛")再跑到坑邊做什么?
(6)一桶水不夠?那怎么辦呢?能不能用一句話把意思說清楚呢?(教詞組:一次又一次)(7)土坑里的水怎樣了?小鴨又怎樣了?(教新詞"浮")(8)小鴨高興得怎么說?小雞又怎么說?
教師小結,請幼兒學講:
小雞走到河邊用小桶盛水,再回到坑邊,把水到進坑里。小雞來來回回地提水,一次又一次地把水到進坑里,坑里的水滿了,小鴨浮上來了。小雞和小鴨又可以在一起玩了,他們高興得說:"你幫我我幫你,我們倆是好朋友。"三、 教師完整地小結,并請幼兒為圖片取名。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小雞和小鴨》教案】相關文章:
• 小班音樂:兩只小小鴨(含課件教案)
• 中班數學《小刺猬串項鏈》有教案
• 小班音樂《兩只小小鴨》有教案反思
• 大班體育《趣味變向跑》有教案
• 中班語言:小黑貓小白貓(有教案)
• 大班體育《小球別跑》有教案
• 大班語言社會活動:我要找到你(有教案)
• 中班數學PPT:迷路的公主(有音樂和教案)
• 中班數學:首先有一個蘋果(有教案)
• 中班健康語言:冬天要運動(有教案)
• 中班美術《有趣的水墨畫》
• 小班數學《甜甜餅干屋》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