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核心是促進幼兒發展,起關鍵作用的是家庭,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怎樣使教師、家長、幼兒三者之間形成有效互動,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呢?我們在親手園進行了以下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幫助家長了解孩子、讀懂孩子,使他們的愛更具有教育意義
我們在活動中發現,家長在育兒方面存在著許多誤區: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缺乏對孩子身心特點的了解;對孩子過度保護和嬌慣,忽視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親手游戲的時間、空間少,缺乏科學育兒的方法指導;依賴教育機構,缺乏教育者的責任意識。為此,我們開展了多種活動來幫助家長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半日活動跟蹤記錄。經常聽家長詢問:“老師,我的孩子做事沒有長性,玩玩具也只是五分鐘的熱勁,會不會是多動癥呀?”“我的孩子老是亂扔玩具,我該怎么培養他收拾玩具的習慣呢?”……為了幫助家長了解孩子,讀懂孩子,更加合理地培養孩子,我們把半日活動中幾個關鍵的環節制成表格,帶著家長一起觀察孩子并記錄。通過一段時間的細心觀察,家長認識到不是孩子有多動癥,而是自己對寶寶的年齡特點缺乏認識;不是寶寶不收拾玩具,而是缺少符合寶寶年齡特點的指導方法。家長們一致表示:在這里更深切地理解了一些育兒理念和方法,和孩子的距離又進了一步,對寶寶的愛更科學了,心態放平和了。
親子聊天室。為了使家長與教師更好地交流,我們開設了親子聊天室,通常在寶寶吃完加餐后的自由活動時間進行。由家長闡述自己的育兒觀點,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反復交流和討論,使家長更加明確地認識到:尊重幼兒就要尊重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對他們的教育應滲透在日常生活中,過多的包辦代替只能束縛寶寶能力的發展。有的家長在談體會時說:“過去我一直認為和孩子交流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在和孩子發生沖突時,總認為孩子應該聽家長的話,把孩子的想法武斷地看成是任性、不聽話。現在我改變了做法,在和孩子發生沖突時能心平氣和地同孩子商量,同時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了。”一位媽媽則激動地說:“我以前一直為孩子不收拾玩具犯愁,老師們的做法讓我收益非淺。她們在收玩具之前說上一兩句兒歌提醒孩子,然后告訴孩子玩具要回家了,要回家找爸爸媽媽。這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比較能讓他們接受,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我現在在家里也這么做,我的寶寶也很樂意收拾玩具了。”
“今天你夸我了沒有”。為了幫助家長學會賞識孩子,同時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為家長準備了各種顏色的便簽紙,請家長把孩子當天的進步記錄下來,念給孩子聽。當離開時,請孩子把自己的進步說出來與老師和小伙伴們分享。如洋洋的姥姥寫道:“洋洋,姥姥今天真為你高興,你能勇敢地走到前面向大家大聲地問好,吃飯時還自己用小勺吃飯,真棒!”……一段時間之后,寶寶們的自信心增強了,自理能力提高了,親子關系融洽了。這種方法引領著家長從教育者的角度賞識、激勵孩子,深受孩子、家長的喜歡。
二、發揮教師、家長的資源優勢,共同搭建交流平臺
教師和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擔當著不同角色,發揮著不同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兩者的資源優勢,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給您支一招”。實踐中,我們了解家長對玩具的選擇性、適應性、指導性認識不足,體現在:選擇玩具時注重主觀性,缺乏適宜性;寶寶游戲時注重投放性,缺乏參與性;寶寶操作時注重性,缺乏指導性。為此,我們進行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們把自制玩具拍成系列照片,并把玩法、目標、制作方法寫在照片下,以便家長學習制作,并專門成立了自制玩具展示柜,使家長們在驚嘆和欣賞之余,學會了自制玩具。另一方面,我們就“如何為寶寶選擇符合年齡特點的玩具”、“玩具的消毒與安全”等對家長進行指導,在投放的玩具上寫出名稱、功能、玩法,并指導家長對孩子所選擇的玩具、玩的時間、常規及創造性的玩法等進行隨機觀察、記錄。家長們認識到:孩子與玩具有著天然的伙伴關系,孩子是在與玩具交互作用中得到滿足,在不斷探索中得到發展,在不斷重復中體驗成功。
“今日我當廚”。由于現代家庭中有些年輕父母缺乏為孩子制作食品的技能,使寶寶的飲食偏離了科學的軌道,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為了發揮家長的資源優勢,提供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的機會和條件,我們請來萱萱的奶奶、宗慰的姥姥、小韓的媽媽等會烹飪的家長,把制作的菜肴拍成照片,陸續張貼在櫥窗,受到家長的普遍歡迎。
三、開展多種活動促使寶寶開心、健康地成長
為了促進寶寶身心健康發展,我們與家長制定了“親子文明公約”,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促使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開心。針對家長的不適宜行為,我們與家長制定了“親子文明公約”,請家長俯下身與寶寶輕聲交談,從體位上體現出與寶寶的平等和尊重;當寶寶取得點滴進步時,家長伸出愛的雙手用掌聲鼓勵寶寶;當寶寶遇到—了困難、做錯了事情,家長用寬容的心態去接納、幫助寶寶;請多用慈愛的目光注視寶寶,多向寶寶表達自己的愛,并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寶寶的成長。
開口。通過創設“朋友多多”、“找朋友”、“親子共讀室”等活動,為寶寶提供學習語言的環境,培養寶寶大膽表達的能力。并要求寶寶盡可能多地開口說話,如在取放材料時,會向教養者表達自己的愿望:“我要小床單”、“我要彩紙”……
開步。為促進寶寶肢體動作、精細動作的不斷發展,根據寶寶愛探索、愛體驗的年齡特點,我們開設了體能游戲“鉆鉆爬爬”,培養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游戲“喂豆”和“喂娃娃”,此外,還有培養寶寶身體協調性的“互動小屋”,并創編了不同年齡班的“親子寶貝操”,使寶寶在豐富的活動中快樂成長。
開竅。為了促進寶寶認知水平的發展,我們創設了發展寶寶精細動作的游戲“開心豆豆”,快樂天地的游戲“拼拼搭搭”、“探索與發現”等,以促進寶寶的主動發展。
【早期教育中的有效互動】相關文章:
上一篇:如何構建兒童認讀漢字的環境
下一篇:讓幼兒園處處散發“農”味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