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原理要求一切管理都應該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為出發點。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即人是管理的核心,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財、物、時間、空間和信息。怎樣使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幼兒園的管理過程中我運用人本管理的原則,盡量使幼兒園和諧化。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在強調發展的同時,要注重發展的人本化與和諧化。當我們學習了十七大報告,領會了其精神后,再來比對幼兒園的管理,更會覺得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幼兒教育是新型的基礎教育,是著眼于未來的奠基工程,著眼于幼兒發展的長遠目標,注重培養對幼兒一生產生影響的品質、習慣、情感、能力,培養終身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包括學會生存、做人、做事和終身學習。
和諧幼兒教育是以黨的教育方針――《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的,科學發展觀統領的,通過創設健康、豐富的教育環境、結構、模式、手段,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是關注幼兒發展、關注教師群體成長、關注家長和所有人的因素的教育。在此人本化與和諧化兩大教育理念的支撐下,幼兒教育更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落實科學發展觀。
一、促進管理的和諧發展
加強科學管理, 首先要有正確的辦學理念。這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方向盤,是行動綱領。如果一個幼兒園的園長,心中沒有辦學目標,沒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卻不知做了什么,只能算是一個勤勞的園長而絕非是一個睿智的園長。
加強科學管理,要建立合理高效、團結合作的領導組織,使之成為園內一切管理工作的決策者和實踐者。園長要有清晰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思路,班子成員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使管理的總體目標得以分解而且層層落實,上下一致,幼兒園的辦園水平才能逐年提升。
加強科學管理,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管理者實施管理的載體,形勢在發展、時局在變化,管理制度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管理目標及現實需要而進行改革與調整,從而促進管理目標的達成。
加強科學管理,要注重人文建設。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設齊頭并進,和諧發展,激勵機制不斷完善,教師的凝聚力和職業幸福感逐年遞增,最終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促進教師的和諧發展
教師是幼兒園發展中的核心要素,幼兒園的發展在講求管理質量的同時,更要依靠教師。管理者必須以引導教師的專業發展為中心,促進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與專業技能兩個方面。
要引導教師成為一個具備崇高師德的教師。有位專家說得好:“教育是一項崇高的職業,但不是一個金飯碗”。幼教職業有自身的特點(如教育目標長遠、工作任務繁瑣、收入待遇較低等),尤其需要教師具備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四心”理念精煉地概括出幼教事業對教師的要求,即:“愛心獻給孩子,放心留給家長,專心獻給事業,全心謀求發展”。職業道德是一切幼教工作的前提,幼兒園必須加強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首先是引導青年教師樹立職業理想和信念。如果我們的老師把當教師僅僅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只是作為一份普通職業來對待的話,是難以勝任社會對教師這種職業的要求,也難以耐得住當教師所可能面對的種種困難,充其量只能是當一名“教書匠”,難以成為既是“經師”,又是“人師”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守住心靈寧靜,建設精神家園”――國內知名教師魏書生的這句名言可以成為我們全體教師的座右銘。其次,良好的師德要以良好的公德和個人品德為基礎。我們管理的青年教師中,獨生子女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因此她們成為教師后,一方面需要按照教師職業要求培養良好的師德,另一方面還要進行公德與人德培養的補課。例如,要克服嬌生慣養的毛病,做到為人師表。不論誰當老師,只有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做好,師生關系才融洽,教育氛圍才和諧,教育效果就好。反之,當老師的言行舉止隨隨便便,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紀律渙散。所以,要教育老師從正確處理公德、人德、師德幾者關系入手,作好艱苦歷煉的思想準備,努力克服自身可能存在的弱點,把自己打造為合格的進而是優秀的教師。
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屬性是自律性,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必須以人的最大程度內化(自律)為前提。作為管理者,一要建立園本化的職業道德規范與效果考量機制;二要引導教師盡快完成從他律向自律的轉化和提升,這是師德建設的根本。
要引導教師努力提高專業技能。 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幼兒教師能歌善舞卻缺乏應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技能;擁有很多的教學參考資料,卻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新世紀的幼兒教師應充分重視教育技能問題,并通過各種途徑加以提高。教育技能主要包括了解幼兒、創設環境、組織教育活動、與幼兒和家長的交往、開展教科研活動、理論學習、文字書寫等技能。
三、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
要樹立和諧發展的培養目標。 在總目標“為幼兒的一生發展打好基礎”的指引下,各大領域都有相對應的目標體現:如健康目標是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語言則體現了作為工具性的教育內容;社會指向的是幼兒與自身、他人,群體與他人的關系……。各個領域相互滲透,最終目的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童趣、藝術、美麗、富有教育意義的教育環境是每個幼兒園的追求。不可忽視的是, 一所現代化的幼兒園必須形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使每個孩子都能生活在”愛的世界”里。
營造和諧的師幼關系。以師幼關系為主的幼兒園人際關系的和諧,是教育的前提條件。教師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和感染幼兒,以淵博的知識、完美的教育教學藝術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開發幼兒自身的潛能。只有形成了“民主平等,尊師愛幼,情感交融,協力合作”的新型師幼關系,才能真正培養孩子大膽自信、活潑大方的優良品質。
講求和諧的教育方法。要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遵循教育規律,秉承已有的優秀經驗,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做到“教、學、做、玩”和諧統一,多種教育方法和諧統一,從而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管理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幼兒的發展促進了幼兒園的發展。幼兒園的發展是為了全體幼兒的發展,發展的成果普及全體幼兒,這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幼兒教育中的切實體現。
【幼兒園人本管理與和諧化】相關文章:
• 幼兒園之心理健康教育探討
• 幼兒園音樂教學圖譜實踐
• 幼兒園怎樣開展剪紙課
• 優化幼兒園教學的策略
• 淺議幼兒園角色游戲的開展
• 寶寶初上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的環境布置
• 本土文化走進幼兒園走廊布置
•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中師生互動
• 幼兒園后勤精細化管理之食堂管理
• 淺析精細化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