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的園本教研是一種“以園為本,基于問題”的學習與教研的組織形式,是一種以教師為研究主體,強調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促進教師和幼兒雙發展的實踐形式。
【關鍵詞】幼兒園 園本教研 教師
近年來,在園本教研工作的探索中,我們致力于創建關注教師需要的園本教研模式,用先進理論的指導,用行動研究去探索。如今,我園在初淺的園本教研實踐摸索中,立足本園實際,始終把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尋求有幼兒園自身特色的園本教研之路。
一、“管”――加強園本管理,強調角色定位
在園本教研組織建設中,我們從領導關注,到教研組長組織協調,再到每位教師的研究實施,都能給予重新審視,調整角色定位,發揮每個參與者的主體作用。
1.園長扮演好“園長”、“園丁”、“園工”的角色。要求:一像“園長”一樣的管理(園長是帶頭人,要關注園本教研的規劃、組織、協調等,從而引起全園的重視);二像“園丁”一樣的呵護(應提供包括人、財物、時間、地點等全部的保障條件,全面為教師服務,讓每個教師體驗到關愛、激勵、支持);三像“園工”一樣的參與:積極參與研討活動,適時扮演教師的知音,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用心感悟智慧,促使教師成為創造性的合作者、研究者)。
2.教導主任在園本教研中扮演好“主任”、“主席”、“主人”的角色。要求:一像“主任”一樣的做好組織工作(負責幼兒園的研究工作,組織安排各種研討活動,保證研究工作有效進行);二像“主席”一樣的做好引領工作(引領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把握課程理念、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三像“主人”一樣的參與研究工作(多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作自我反思,還要幫助和促進教師不斷地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逐步養成研究反思的習慣)。
3.教師是推進園本教研有效開展的“師者”、“學者”、“研者”。要求:一像“師者”一樣實踐(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檢驗先進的幼教理念);二像“學者”一樣學習(在新理念以及專家的“專業引領”下,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充電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素養);三像“研者”一樣的反思(善于研究自己的教學活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教研活動中促進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二、“學”――加強園本學習,提升教研活動質量
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提高園本教研理論水平。我們知道,研究必須以先進的理論為指導,學習更是研究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采取:
一是任務式學。我們根據具體情況,指定教師在本階段必須學習的相關內容,并將教師的學習情況存入教師的學習檔案,作為教師工作考評的一項內容。
二是交流式學。它是指成立讀書沙龍,通過“好書共享”、“好書講座”和“好文章隨時看”等形式定期開展讀書活動。
三是廣博式學。我園為教師提供各種查閱必備的工具書,為教師訂閱各種通俗易懂的雜志以及綜合性刊物,要求教師善學習會交流。
四是讀書報告會。采取“推薦讀書法”與“需要讀書法”開展讀書報告會,擴大教師知識面。
五是網絡學習。我園在校園網里開辟學習專欄,提供了各種理論知識、各種專家講座的光盤,讓教師自由選擇學習;教師建立班級博客、個人博客,加強家長、同事間的交流、溝通等。
三、“訓”――加強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教師是實際課程的研究者、設計者、執行者和評價者,教師觀念、教育行為的轉變及教學能力的提高將直接影響園本教研的成功與否。為此,我園建立了以園本培訓為主,其他方式為輔的教研機制,采用多種培訓方式拓寬教師視野,提高教師能力,推動幼兒園的改革發展。
1.加強師德培訓,創建書香校園。 要求教師做到“三心”――有愛心,有耐心,有細心;做到“三溝通”――教師與幼兒溝通,教師與家長溝通,教師與教師溝通;做到“三信任”――孩子的信任,家長的信任,社會的信任。我院的中青年教師較多,繁勞的工作讓大家顯出頗多倦意,女工小組牽頭積極在教師中組織大家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娛樂活動,緩解緊張工作帶來的壓力,增進健康,讓大家充分體會“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使中青年教師煥發“第二次青春”。
2.加強師能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藝術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師工作的基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師能,因此,我們把師能培訓作為重點。師能的培養,重點放在了以下幾方面:教育教學理論、教育實踐與考察、現代教育技術 、課題研究。
四、“研”――激活園本教研,提升教師教育能力
“園本教研”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我園的“園本教研”堅持從幼兒園實際出發,從教師的需求出發,創設寬松的環境,催生出許多新的教研方式,使教研走近了教師,發揮了教師群體的作用,解決了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師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園學習化組織的建設。
應該如何激發教師的學習動力、鍛煉教師的學習毅力、培養教師的學習能力呢?通過實踐,我們教研組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園本教研活動。
1.參與式教研。它是指在參與式的氛圍中,使教師親身體會主動、合作、探究學習的喜悅和困惑,以達到自身觀念、態度和行為上的改變,并能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訓活動。這種方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已有經驗和發展潛力,使他們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2.問題式教研。問題式教研是從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或發現的具體問題入手,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展開的教研活動。它可以針對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針對教材文本資料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研。比如,小班段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幼兒不會收拾玩具材料的問題,就圍繞這一問題展開“怎么辦?”的研討。又如,教師在接觸各種教材中發現各類教材內容豐富多樣,各具特點,不知如何選擇和利用的問題,就此展開關于“怎樣選擇和編寫教材內容”的問題研討。
3、主題式教研。園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要實現由教師發展推動幼兒園發展,同時又由幼兒園發展推動教師發展。我們的老師會在平時的教學改革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教學中的問題,從而引起自我反思,產生一些想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往往會感到個人的力量有限,特別是新《綱要》的實施,教師面臨更多具體問題,迫切需要理論的指導,專家的引領,所以我們就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如我園針對“主題墻如何為教學服務,如何與幼兒互動”、“活動區的創設”、“小班化管理”等都進行過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推行園本教研工作是實踐《綱要》的需要,也是《綱要》順利實施的制度保障,更是教師專業化成長和構建學習型組織的有效途徑。在幼兒園教科研活動中,園本教研既滿足幼兒園自身發展的需要,又立足于幼兒園的長遠發展,對促進本園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近年來,通過園本教研活動,確實使我園的教科研工作得到很大的提高,使我園的教研氛圍更濃,合作精神更強,達到了三贏:教師專業成長了,幼兒素質發展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
【如何切實做好幼兒園園本教研】相關文章:
• 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活動中
• 熊貓寶寶幼兒園正式開學
• 淺談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適應
• 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策略
• 幼兒園折紙教學的幾點做法
• 男性幼兒教師英語培養探討
• 幼兒園寶寶應男女分廁
• 淺談教師在幼兒園的多重角色
• 幼兒園教學特點及教學方法創新
•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優化路徑
• 略論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的銜接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