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師群體最大程度地體現了女性的性別文化特征。本研究嘗試從女性視角出發研究幼兒園教師群體,對以往“同質假設”趨向以及忽視女性主體性的問題加以分析,強調女性與男性相比的“異質性”以及幼兒園教師的性別主體性,彰顯幼兒園教師群體的“女性經驗”與“日常生活”價值。與此同時,研究者認為,女性視角宜與質性研究方法相結合,以利于深入探究幼兒園教師的文化特征。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女性視角;女性經驗;質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6)03-0040-03
在社會科學領域,多種觀察視角,如社會的、心理的、文化的、經濟的視角等,都已得到了廣泛運用,而性別視角尚未得到足夠重視。〔1〕20世紀60年代以來,女性主義思潮開始在西方思想界、文化界滲透和掀起。這種思潮的影響力不僅體現為人們千百年來習以為常的性別觀念的改革,也體現為一種從性別角度看待歷史、社會、文化乃至傳統的新視角的出現,在學術界,直接表現為一種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和方法論的形成,即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或稱女性主義研究(Feminist studies),以及性別分析(Gender analysis)。〔2〕
幼兒園教師群體最大程度地體現了女性的性別文化特征。但在以往有關幼兒園教師的研究中,無論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生理性別(Sex),還是體現男女社會差異和社會關系的社會性別(Gender),都被忽略或討論得不夠充分,或者說存在“性別盲點”。〔3〕因此,對幼兒園教師群體表現出的女性性別文化特征進行解析,有利于我們對幼兒園教師的深入了解。
一、幼兒園教師性別結構的女性化
幼兒園教師群體中,女性占絕對多數。發達國家幼兒園男教師的比例一般在6%~9%左右,例如,美國為10%,日本為8%,荷蘭、澳大利亞為6%。〔4〕我國教育部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幼兒園女教職工占教職工總數的91.69%,女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的97.94%,男教師所占比例不足2.1%。〔5〕盡管近年來幼兒園男教師的數量有所增加,但從總量上來看仍是極少數。
幼兒園教師群體的性別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女性化”特點。奧特姆勃夫從社會學角度提出,傳統觀念是其主要影響因素。人們普遍認為,幼兒園教學和生活活動都明顯帶有家庭生活的性質,因此通常會將幼兒園教師職業視為“適合婦女的職業”,也就是將之看成是女性家庭勞動的延伸。阿普爾則從政治經濟學角度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婦女的勞動較廉價,可以減少政府相關部門的教育投入,減輕地方財政負擔;另外,女教師數量的增多也是女權運動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婦女爭取教育和就業權利的斗爭使得女性教師人數增多,做教師成為許多女性的選擇。〔6〕曼恩則認為,女性擔任幼兒園教師是天性(Natural proclivities)使然,“女性被認為遠比男性適合指導孩子以及作為孩子的榜樣,因為她們天性溫柔、優雅,因為她們對面子問題和將來地位的企圖心淡薄,因為她們希求與家庭而不是與全世界親近”。〔7〕“幼兒園之父”福祿培爾也極力鼓勵年輕女性當幼兒園教師。在他看來,女性的母性本能和母性情懷使其天生就比男性更適合當幼兒園教師。〔8〕
二、幼兒園教師研究中“女性”的隱性化
性別作為一種文化識別符號,有其特定的含義。男女性別角色的差異不只體現在生理層面的性別功能和性別特征上,更體現在社會層面的性別角色、性別意識以及社會地位等方面。“女性”有其區別于“男性”的價值系統和活動方式,體現出女性文化的特征。在這個意義上講,承認幼兒園女性教師與男性教師的異質性,也是承認其獨特性和主體性。
然而,在幼兒園教師研究中,“女性”及“女性經驗”被隱性化了。尤其是在量化研究中,性別往往僅被視為一種人口學統計變量。近年有關幼兒園男性教師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對男性幼教職業生涯選擇、專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這些研究事實上都是在對兩性的“同質假設”的前提下進行的,沒有凸顯女性幼兒園教師的異質性。以往研究對于幼兒園教師群體“女性化”的文化特征,以及女性教師經驗的特殊性、差異性及其影響因素等鮮有探究。幼兒園教師“女性化”被視作理所當然,堙沒在社會文化中。
三、女性經驗與幼兒園教師主體性的建構
女性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研究強調要把幼兒園女性教師作為有血有肉的“人”、有著與男性不同的生活方式與興趣傾向的“女人”等來看待。有關幼兒園教師性別主體性的研究,應著眼于強調和凸顯幼兒園女性教師的“女性經驗”(Women’s experience),從這個視角出發,幼兒園女性教師的“日常生活”應成為一個重要研究主題。有關幼兒園女性教師的研究要基于其實際教育教學情境和日常生活經驗,關注其獨特感受與體驗。之所以要把她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納入研究范圍,是因為女性化組織與男性化組織有所不同。例如,她們在扮演教師角色的同時,也受女性特征的影響,比如關注細節,心理敏感,注重人際關系及人際間的情感支持,面臨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人際關系、情感需求上等。〔9〕可以說,這種在幼兒園、家庭、社會等空間和場景中發展出的女性經驗是值得關注的。
女性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研究有助于檢視幼兒園教師的女性經驗。女性經驗對于建構幼兒園女性教師主體性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弗蘭克斯等人從女權主義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出發,強調個人真實經驗對于自我品格形成和主體性建構等的重要性。“女性批評學”開創者伊萊恩認為,女性經驗建立在女性生命節律和生存方式的大體一致性基礎之上,〔10〕女性教師會基于真實的女性經驗建構自己的主體性。
四、女性視角的方法論意蘊及其研究方法
對女性視角的方法論進行討論,是為了反映女性獨特的生命經驗及其認識世界的獨特性。女性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研究并不是要提出另一套研究方法,而是要從女性角度分析傳統研究方法的利弊。 女性研究與質性研究有深厚的淵源關系。女性研究不是單一的研究領域,女性的生活空間、主觀經驗,及其個體差異所反映的社會文化等,是不同領域學者共同關注的,而這種“生活空間”“主觀經驗”等同時也正是“質性研究”所關注的。〔11〕將質性研究引入女性研究視野,旨在“發覺當事人的經驗,從當事人的角度了解她的世界,而不是以偏見或刻板印象來作評判。同時,女性視角也賦予了質性研究方法特殊的意義,即重視女性生活經驗,關注女性在個體差異基礎上形成的問題及其所反映出的社會文化等。
女性視角與質性研究方法相結合,也利于深入探究幼兒園教師的生活經驗。女性視角的幼兒園教師研究試圖展現幼兒園女性教師的生活經驗,是從女性角度出發觀察問題、研究對象、制訂計劃、詮釋資料和賦予意義。采用質性研究方法開展幼兒園女性教師研究,可通過詮釋的方法,展現幼兒園女性教師豐富、具體、個性的生活經驗,揭示與幼兒園女性教師有關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觀念、行為背后所蘊含的特別意義。另外,質性研究注重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資料,它可反映時代、地域、工作性質、個人特點等因素。通過質性研究,可以從日常教育教學和生活事件發生的連續性關系與情境化脈絡中,反映女性教師獨特的生活體驗、情緒情感和心理反應、觀念與行為、人格特質等,從而深描和闡釋幼兒園女性教師的“女性經驗”對幼教改革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組織管理與教育教學實踐產生的作用與影響,彰顯女性視角在幼兒園教師相關研究中的方法論價值。
參考文獻:
〔1〕鄭新蓉.性別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41.
〔2〕吳小英.女性主義社會研究述評〔J〕.國外社會科學,2000,(2):44-49.
〔3〕索長清.幼兒園教師性別結構女性化及其社會地位邊緣化:基于社會性別理論的視角〔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3,(5):95-98.
〔4〕林楠,田原.男幼兒教師的培養及其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68-69.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各級各類學校女教師、女教職工數〔EB/OL〕.〔2015-08-21〕.http://www.moe.edu.cn.
〔6〕劉靜.70年代以來西方教師教育中的社會性別問題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7).
〔7〕MANN DALE.The politics of training teachers in school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6,77:323-338.
〔8〕王海英.解讀幼兒園中的教師社會:基于社會學的分析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09,(3):49-52.
〔9〕李曉蓉.女性教師文化之探討:女性主義的觀點〔J〕.幼兒保育學刊,2003,(1):39.
〔10〕張廣利.重構女性主體性:一種后現代女權主義理論〔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7(4):89-92.
〔11〕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M〕.俞智敏,等,譯.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5:19.
A Stud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Suo Changqing, Dan Fei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Abstract】Kindergarten teachers are the occupational group which greatly manifests female gender cultural character. This study, from women’s perspective, trie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direction of “homogeneity assumption” and the ignorance of female subjectivity, and emphasize the “heterogeneity” of women compared with men and the gender subjectiv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women’s experience” and “daily life” highlighting the gender subjectiv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issue. Th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women’s perspectiv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this combination helps to expl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life experience.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 women’s perspective; women’s experience; qualitative research
【女性視角的幼兒園教師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活動空間的重構
• 和幼兒園不得不說的故事
•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邏輯性研究
• 幼兒園教師傾聽幼兒的現狀分析
• 幼兒園小班數學的趣味教學
•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 幼兒鋼琴學前教育發展
• 關于幼兒園電氣設計的幾點思考
• 鄉村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之我見
• 幼兒園男教師職業心理研究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