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了解河北省農村幼兒園的課程現狀,提高河北省農村幼兒園的辦學質量,本文通過問卷法、訪談法和文獻法等方式,著重調研幼兒園課程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對策,以期促進河北省農村學前教育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河北省 農村幼兒園課程 現狀 對策
河北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十一五”以來,河北省的學前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我省農村幼兒園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和教育資源的不足等因素,與城市幼兒園相比,辦園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筆者通過問卷、訪談和文獻法等方式,對我省石家莊、邢臺、邯鄲、唐山、秦皇島、滄州、廊坊等二十余個農村幼兒園發放問卷200份,同時對150余名幼兒園教師進行了訪談,調研了農村幼兒園在課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
一、河北省農村幼兒園課程存在的問題
1.重視顯性課程,忽視隱性課程。
顯性課程以教材教學等形式存在,隱性課程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教育環境、游戲、活動等傳遞教育理念、習慣養成、情感的培養和老師的言傳身教等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我省的農村幼兒園,幼兒獲得知識和技能是教師關注的主要內容,而對于在教學及玩耍中,幼兒之間如何相處,如何培養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如何表達對別人的關愛,如何與環境互動等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3-6歲的幼兒處于人生的奠基階段,性格、情感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遠遠重要于知識的記憶,幼兒園教育應重視隱性課程的開發。
2.課程內容小學化傾向嚴重。
小學化傾向表現為以“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上課方式組織教學,教學內容側重知識的傳授和記憶。問卷顯示,90%以上的樣本幼兒園教授幼兒認字、寫字和背誦唐詩;85.5%的樣本幼兒園有嚴格的上、下課時間,并教授基礎的英語單詞和數學運算;絕大部分樣本幼兒園用考試的方式來評價孩子學習的效果;經常帶幼兒走入大自然、開展戶外游戲的幼兒園不到50%;70%的樣本幼兒園由于條件有限不能培養幼兒的
音樂、畫畫等藝術才能。幼兒教育的小學化不符合幼兒認知規律,過于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而忽視對幼兒性格、習慣和興趣的培養,極易導致幼兒產生厭學情緒。
3.教學材料貧乏,忽視對農村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調查發現,農村幼兒園硬件設施普遍較差,缺乏教具、適合幼兒認知水平的圖書、掛圖和電子設備。87%的樣本幼兒園室內玩具以積木、積塑為主,戶外玩具以球類為主,品種單一;65%的幼兒園沒有除教材以外的
繪本等圖書;76%的幼兒園教師意識到應該利用農村資源開發課程,卻不懂得如何把兩者結合起來;54%的教師不會利用自然界的物品自制玩具或教授幼兒制作玩具。因此,不少幼兒園教師把教材作為教學的唯一途徑,缺乏引導幼兒感知大自然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育,也不利于發展幼兒的動手和創新能力。
4.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因材施教的理念。
目前我省農村幼兒園在組織教學方面,仍然以集中講授為主,沒有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盡管95%以上的老師認同應該根據幼兒不同的智能特點因材施教,但并不知道如何評估幼兒的智能類型;98%的被調研幼兒園都沒有提供多樣化的區域活動,沒有創造多元、豐富、開放的區域環境,引導幼兒自主活動。
二、河北省農村幼兒園課程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師資隊伍嚴重不足,教師專業素質偏低。
課程實施的關鍵在教師,師資隊伍的缺乏和專業素質亟待提高的,嚴重制約著我省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在調研的二十余所幼兒園中,師生比為1:23,平均一個老師要帶二十多個孩子,教師缺口較大,難以做到保教結合。待遇方面,有65%的教師是沒有正式編制的專職或代課教師,工資僅有幾百元;學歷方面,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的幼兒園教師寥寥無幾;僅27%的教師是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畢業生;42%的教師為其他專業的專科學歷,還有30%左右的教師為高中及以下學歷,例如霸州市楊芬港鎮某村的兩所幼兒園10位教師中有8位是高中及以下學歷。教師工資待遇低,辦園條件差、地方政府不重視等因素嚴重影響到優秀的農村學前教育畢業生回鄉就業的積極性,教師的流動性大,整體專業素質偏低。
2.教師培訓機會少,課程觀落后。
通過訪談,很多教師告訴我們自從入職后就沒有得到過正規的培訓,大都是通過一個老教師帶幾個新教師的師徒制和集體備課的方式來進行教研活動,極少有教學觀摩研討會和省內專家及優秀幼兒教師的巡回指導,接觸不到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陳舊,難以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組織教學活動和開發課程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
3.教材本土化開發不足。
調查顯示,95%以上的幼兒園采用的是上級規定的國家編排的幼兒園教材。這些教材內容大多源自城市教育資源,很少涉及跟農村幼兒息息相關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幼兒園課程應該是園本的,甚至是班本的、個本的,脫離農村實際、幼兒實際、教師實際的教學內容,無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4.家長錯誤的教育理念。
通過訪談得知,不少家長花錢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希望孩子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樣,會英語,能背詩,會算術,為上小學打下基礎,到幼兒園是為了學到真正的“東西”而不是“玩玩”而已。這些家長對早期教育認識不足,不懂幼兒教育規律,只有望子成龍之心,注重知識傳授。幼兒園為了生存,迎合家長的心理,導致幼兒園課程小學化。
5.基礎設施落后導致教學水平難提高。
調查發現,多數的農村幼兒園由閑置小學或民房改建而成,校舍比較陳舊,絕大多數沒有多功能教室、圖書室、兒童游樂設施;條件較差的幼兒園玩具和教具常年得不到補充和更新,幼兒讀物嚴重缺乏,教師們不得不常年采用講授式方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解決河北省農村幼兒園課程問題的對策
我省農村幼兒園課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從宏觀角度來講,它與我省的學前教育投入水平,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培訓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微觀角度來說,它與教師的教育觀和課程觀,教材本土化程度,教師運用先進教學理論的能力和家長對幼教事業的理解和支持是息息相關的。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對策。
【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及對策研究】相關文章:
•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