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幼兒教育要圍繞活動目標設計及組織有效的練習,指出了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科學活動的導入設置得興趣盎然,教師在科學集體教學活動之前一定要進行彈性規劃,呈現有準備的材料提高幼兒探究活動的深度和效度,為幼兒提供持續有效的支持等強化幼兒科學活動的策略及方法。
關鍵詞: 幼兒園 科學教育 有效性
科學活動中重探究的特性將幼兒科學教育分離了出來,怎樣確定幼兒園科學活動集體教學的有效性及怎樣提高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有效性,成為許多教育學者共同追求的目標。文章對科學活動逐步進行系統分析,著重于幼兒園科學活動集體教學活動的研究,希望借此探尋科學活動有效實施的新方式和方法。提高幼兒科學活動的有效性,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思考。
一、始終圍繞活動目標設計及組織有效的練習
科學探究的過程,一旦教師確定了教學內容,就要選擇相應的操作資料,設計相應的教學程序,在運用教學指導方法時,務必依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的學習關鍵點進行,同時需要反復考慮這幾個問題:主題的目的是什么;讓幼兒學習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有必要,讓幼兒了解某些現象并且獲得相應的知識是否有必要;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引發其更強烈的探究欲望。在以上課例中,如果教師在幼兒操作前讓幼兒充分思考,然后讓幼兒有目的地進行操作,會更有效。
二、強化幼兒科學活動的策略及方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科學活動的導入設置得興趣盎然。
人們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傾向被稱為興趣,人們得到知識、技能的根本力量來源于興趣。幼兒的興趣需要教師精心培養。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及幼兒發展的需要,將交互式白板融入科學教育活動中,可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對各種現象及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教育活動過程之前,評判教育活動的好壞,第一點要看導入環節,導入是否有趣決定了能否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且使之沉浸在活動的快樂里。交互式白板設計活動的靈活運用,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結合交互式白板導入環節的情境創設是多樣的,如在情景導入中,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感。情景導入是根據活動需要在開始部分設計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景、游戲情景等,引導幼兒在觀看、傾聽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想象,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激起幼兒的興趣。
(二)教師科學集體教學活動之前一定要進行彈性規劃。
教學不同環節的設定一定不能過于緊密,否則會完成不了,而且目標的設定不能太具體。首先,教師在活動設定過程中,容易對自身能力把握不準。科學層面比其他層面更注重能力的鍛煉,淡化對知識技能的追求,教師要善于分解情感和能力兩個維度,設置層次性目標,使每位幼兒都能在其中得到挑戰。其次,教師需要幫助幼兒做好經驗準備和心理準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教學計劃。再次,教師處理意外事件比較生硬,要彈性籌劃教學設計,遇事切忌驚慌失措,干擾到正常的教學秩序。
(三)呈現有準備的材料來提高幼兒探究活動的深度和效度。
探索活動一般由相關問題引起,此類問題通常與環境及操作材料緊密相連。因此在幼兒自由探索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探索情況及時創設環境、提供有關資料,材料的設定及意義既因為其能夠影響幼兒實驗操作過程和結果,同時因為實驗操作過程對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材料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幼兒需要在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環境里進行學習和探究活動,而操作材料是直接和幼兒進行對話的對象。所以,選擇的材料應該是幼兒熟悉的,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推動幼兒的探究進程,應避免因材料的生疏帶來一系列問題。如有的幼兒教師在教育學生什么是摩擦起電的現象時,這樣引導孩子觀察: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玩的東西,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幼:尺子、碎紙屑。師:現在呢,老師想請一名小朋友上來做一個實驗,實驗要求是用尺子把碎紙屑吸起來。幼兒動手操作,一般情況下不會吸起紙屑。師:剛才大家都開動了小腦筋,可是紙屑都沒有吸起來喲!你們知道么,老師可是一個有名的魔術師,現在就讓我這個大師來給你們變個魔術吧!你們想不想看呢?教師動手實驗,讓幼兒認真觀察。教師小結:尺子在頭發上摩擦后,可以吸起來碎紙屑,這種現象就叫摩擦起電。然后引導孩子根據材料做科學小實驗,幼兒動手做實驗,統計實驗結果。
《綱要》中提出,要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環境,初步了解自然與自己生活的關系。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幼兒之間的差異,并尊重幼兒個體的需要,在為他們創建寬松的心理環境的前提下,創造條件讓幼兒操作自己喜歡并適合自己的材料,這樣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探究操作的積極性,讓每個幼兒的科學能力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有效發展。
(四)教師為幼兒提供持續有效的支持。
科學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要體現出它的探究性特點,這就要求幼兒教師的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如有足夠多的活動材料;組織形式新穎靈活,整體教學活動中不僅穿插進行分組活動,還注重幼兒個人的操作活動,開展獨立探究式學習、小組分享合作式學習。此外,科學活動的領域特質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教師需要在課外休閑時間多多充實自己的科學知識;自身的語言方式要盡量做到富有啟發性、適時性,豐富自己的回應方式,加強指導性評價。
三、結語
科學教育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活動的主體性特征,能夠啟發幼兒大膽探究,同時使幼兒的發展需求得以滿足,對實現幼兒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幼兒園教學中,要積極滲透對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的培養,使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時效性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李槐青.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7):60-62.
[2]木全晃子,霍力巖.中日幼兒園科學教育之比較――以中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分析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5,26(1):82-86.
[3]劉慧.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J].學前教育研究,2011(5):64-66.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相關文章:
• 源于生活的幼兒園非正式科學活動
• 幼兒園科學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如何制訂科學營養食譜
• 農村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
• 奏響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的樂章
• 幼兒園科學教育實踐生活化探析
• 試議如何進行幼兒園科學管理
• 淺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
• 論幼兒園男孩的科學保教
• 讓幼兒園的科學活動生活化
• 如何做好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