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幼兒園男孩的科學保教問題。目前,愈來愈泛濫的“偽娘”現象已對男孩的科學保教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主流價值觀必須歸位,錯位的性別觀必須厘清。教育男孩,首先要進入男孩世界。男性的大腦與女性的大腦相比,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在“因材施教”中,也應因“性”施教,充分發揮男孩的潛力與特長;男孩的學習特別要重視體驗,只重視學業成績會使男孩對枯燥的書本學習喪失興趣,最終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男孩危機詮釋了應試教育的危機。對男孩實施科學的保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實施,家長配合,從而社會參與,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科學保教網絡。
【關鍵詞】“偽娘”;男孩;科學保教;因“性”施教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2)05-0023-03
【作者簡介】李建芝(1965-),女,江蘇徐州人,豐縣機關第二幼兒園黨支部書記,中學高級教師。
近兩年來,娛樂界有一種“偽娘”現象盛行。這種反傳統的性別觀對廣大幼兒家長以及部分幼兒教育工作者的保教理念起著不小的負面作用。我們的社會允許價值觀多元、生活方式多樣,但錯位的性別觀必須厘清,這個工作必須從幼兒園做起。
一、教育男孩,首先要進入男孩世界
與女孩相比,男孩有著獨特的世界。不走進這個獨特的世界,我們就像邁克爾,古里安(Gurian.M)所說的那樣:不曉得男孩的腦子在想什么,很可能在幼兒園就把男孩貼上“失望的人群”的標簽。
男孩的生理世界是什么樣的?
最新研究顯示,男性與女性大腦之間的差別至少有100多處,從教育角度而言,大腦思考的不同越來越重要。與女性的大腦相比,男性的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因此,男性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相對于女性,男性更不易接受語言刺激。教師講解太多,男性的大腦更有可能感到厭煩。資料顯示,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發育水平只相當于3歲半女孩的水平,直到少年晚期,男孩才能追趕上女孩。因而,這一時期的男弱女強情況,是正常的,進入高中以后,男生的學習成績就會趕超過去。但是,現在女生的學習優勢卻在不斷延伸和擴展,高中大學階段以及所有的學科領域都呈現出“陰盛陽衰”。從這一點看,教育需要反思,在“因材施教”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的性別差異,因“性”施教,充分發揮男孩不同的潛力與特長。
男孩的內心世界同樣有其獨特的特點。如上所述,男性的思考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不了解這一點,不從這個特點出發對男幼兒進行有針對性教育,則會加速男孩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男孩更需要與大自然接觸,做男人們做的事情,比如打獵、釣魚、捕蟹、宿營等,這些活動會給他們帶來自信心和成功感。男孩淘氣,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冒險;男孩喜歡搞破壞,是因為他們更具探索精神;男孩學習不如女孩,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被限制、被束縛;男孩爭強好斗,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總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英雄情結……任何一個男孩,都有著神秘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只有教師和父母真正走入男孩世界,才能理解他們那些不可思議的行為,才能知道他們有多棒、多優秀,并為之而感到驕傲!
二、男孩危機說明應試教育的危機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仍是應試教育問題,即幼兒教育小學化。在《拯救男孩》一書中,孫云曉指出,應試教育的高壓已經下延到了幼兒園,他形象地概括為“幼兒教育小學化”。這種現象對男孩最具殺傷力。中小學最受重視的科目是語文、數學和外語,幼兒園的“特色”或“興趣小組”也大都圍繞小學的語數外開辦,許多幼兒園設置的學前班則完全教授的是小學內容。
大多數調皮的男孩不被教師喜歡,因為這些男孩好動,遠遠不如女孩安靜聽話。從生物學角度看,由于體內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較為充分的體育或課外活動。然而,越來越多的男孩被剝奪了這一對他們最重要的學習方式。男孩天生的學習方式與學校的教育方式之間嚴重不搭配。這種沖突的惡果是什么呢?《拯救男孩》用大量的數據顯示,從中小學到大學,男孩的學業成績正一路下滑。在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下,越來越多的男生因為學習成績不良或失敗而被教師、家長、社會蔑視甚至拋棄。讓人十分擔憂的是,男孩的學業成績早在幼兒園或學前班就掉隊了,男孩這種被蔑視甚至拋棄的心理同樣在幼兒園就已萌芽,這才是問題的可怕之處。《拯救男孩》一書還認為,除學業危機外,中國男孩還面臨著體質危機、心理危機和社會危機等諸多危機。這種危機,其核心是教育危機,就是它成為男孩成長過程中最為兇猛的殺手,并因此加劇了所有危機對男孩的傷害。可怕的是,這種失敗的經歷會慢慢強化,上升為一種失敗型的人格,外顯在行動中,就是男孩不愿嘗試,缺乏改變環境和自己的勇氣,缺乏男子漢氣概。這也是“偽娘”泛濫的深層次原因。可以肯定地說,我們目前所信賴的教育體系并不完全適合于男孩的大腦。改變男孩還是改變教育?答案是明顯的:只有改變教育。而這一點必須從幼兒園抓起。
三、群策群力,科學保教
對男孩實施科學的保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實施,家長配合,社會參與,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科學保教網絡。
(一)教師根據男孩的特點科學實施保教工作
目前,很多幼兒教師實施的是不分性別的教育方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是男孩的天性,但我們的幼兒教師往往要求男孩端正坐姿、規矩站立,而遠足、春游類的活動也都因為怕出現安全問題,而在幼兒園慢慢消失。大多數幼兒教師沒有注意到,相對而言,男嬰比女嬰就更容易煩躁。生活中的一點點改變或者媽媽、爸爸稍微嚴厲一些的口吻,都可能使小男孩變得煩躁不安,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對男孩給予更有針對性、更加理智和科學的關注。具體地說,一是要針對男孩幼兒的生理特點進行教育。對那些需要改進自己行為表現的男孩,幼兒教師的要求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改變過程。如果一下子要求太高,很可能會讓男性幼兒退縮,打擊男性幼兒進一步發展和探索的積極性。開展游戲活動時,幼兒教師應給男孩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并多多鼓勵表現不理想的男孩。這是因為,一旦男孩對羞辱做出反應,他就對成人的信賴大打折扣。二是關注男孩的心理歸屬需求。澳大利亞教育專家伊恩·利科指出,男孩必須在幼兒園有一個心靈的港灣。沒有這個港灣,他們對幼兒園就沒有歸屬感,就會不守紀律。研究表明,攻擊性強或有暴力傾向的男孩通常在小時候就缺乏溫暖,缺乏擁抱。教師與家長應該重視與男孩的非語言的交流,如拍肩、握手、撫摸、擁抱等。三是要預防男性幼兒虐待現象的發生。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都不應放過任何讓男孩接觸動物的機會,這些小動物能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愛心。只有心中有愛心,男性幼兒才不會出現欺凌、虐待現象,在幼兒園才會有安全感覺。
(二)引導家長做好男孩的保教工作
教育男孩不只是幼兒園教師的責任,更是父母甚
【論幼兒園男孩的科學保教】相關文章:
• 幼兒園探究式科學活動開展之我見
• 源于生活的幼兒園科學活動
• 農村幼兒園科學教育淺談
• 讓科學管理促進幼兒園有效發展
• 淺析幼兒園科學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科學教育初探
• 幼兒園科學膳食管理探究
• 優化幼兒園科學活動教育教學
• 淺談如何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工作
• 淺析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