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飛速進步,要求不斷培養有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的人,如何讓幼兒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就接受良好的科學教育,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皮亞杰曾經說過:每個兒童無論他在哪里,都應該使他能夠以恰當的方式學習科學,而且終身成為“科學之友”。他們是未來的主人,他們對自然和科學的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未來,直接關系著人類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讓幼兒感受科學活動的快樂,萌發幼兒愛科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不用老師提醒他們也會積極主動地參加與到活動中去的。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幼兒熟悉的東西,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可為幼兒獲得能真正理解科學知識的經驗,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也只有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有相關的意義,才能發現和感受到周圍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例如: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現象明顯,操作性強,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實驗證明了他們的假設。幼兒的興趣也就更濃了,也達到讓幼兒在快樂的情緒中學習的目的,并保持幼兒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態度。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注意形式多樣化,利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興趣。
這時,教師拿了張餐巾紙在水面上擺動幾下,嘴里自言自語地說: “怎樣才能讓它慢慢地沉下去呢?"聽到教師這樣一問,幼兒的活動興趣再次被激活,他們通過不斷嘗試,想出了許多辦法:有的將餐巾紙疊成雙層;有的折成小船;有的放在牛皮紙的上面;有的將掛歷紙折成小船,餐巾紙放在小船里…”
通過孩子們的努力,一個個新奇的方案產生了,他們在創造的過程中體驗了創造的樂趣。這些操作活動讓幼兒對自己的發現感到驚奇,使整個活動始終保持很濃的興趣。
二、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宜孩子的科學教育活動
作為教師首先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注重科學教育內容的趣味性,方法的靈活性,手段的多樣性。幼兒科學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教師們常常感到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我們認為選擇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
首先要設計有所區別,同一個主題可以在不同年齡的兒童中出現。很多教師在設計科學活動時,認為幼兒曾經涉及過的主題就不能再組織了。事實上,同樣的主題在不同年齡的兒童中出現時,在設計上要有所區別,如活動的設計、活動的目標都要有所不同。在考慮幼兒科學教育內容的安排時,應該考慮到兩條線索:一條是科學知識體系,另一條就是兒童的生活經驗,只要是兒童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或者是已經碰到的現象,就可以研究,知識結論可以淺顯一些,有些道理可以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地深入學習。
其次是要明確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論意義的知識內容更值得讓兒童去探究學習。為了發現和認識自然現象或事物的特征,揭示自然的發展規律,要運用一系列的科學方法,包括觀察、比較、分類、測量、交流、預測、假設、實驗等來尋求對于問題的答案,獲得對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因此,科學方法是科學探究的靈魂,在選擇科學活動內容時,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論意義的知識內容尤其值得讓兒童去探究學習。
第三,在選擇和組織科學教育內容上,要注重連續性和層次性。很多教師在組織科學教育活動時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教育內容,事實上,我們原有的常識內容中,有很多簡單的科學知識和原理是適合于讓孩子進行探究學習的,比如顏色(調色)、磁鐵、水、空氣等等;此外孩子們身邊很多的自然現象也都是很好的科學教育內容。
但是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和層次性,這種連續性主要表現為要給孩子提供連續的對科學的理解和體驗,而不是隨意的、盲目的活動;層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動的難易和重點,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要讓孩子觀察,有的活動就可能側重在孩子對于科學方法的認識。
三、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幼兒的科學態度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讓幼兒主動參與,親自動手做一做是探索科學奧秘的有效方法。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增強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盡可能利用豐富多樣的材料,讓幼兒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在認識“沉浮”活動中,向幼兒提供了石頭、泡沫、竹葉、鐵塊、各種紙等許多材料,先讓幼兒試一試哪些材料是沉的?那些材料是浮的?然后讓幼兒想辦法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個個思維活躍,躍躍欲試。
有的做了一只紙船把釘子放在紙船里,使釘子浮起來;有的在木頭上放一塊小石頭,使木頭沉下去……多么豐富的想象啊!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表現不僅體現了對物體沉浮的濃厚興趣,而且還充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如,在認識各種樹的活動中,先讓帶幼兒到大自然中感知樹的外形、高矮、粗細,比較它們的異同點,然后讓幼兒思考:除了用尺可以來測量樹木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測量樹木更方便?有的說用繩子量;有的說用手量;有的說用竹子量……最后讓幼兒自選測量工具去測量樹的粗細、高矮。這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幼兒動手以后變得具體化了,從而讓幼兒感受科學的嚴謹。
幼兒科學教育并不是講解灌輸科學知識的過程,而是培養探索精神,指導幼兒學科學的過程;是順應幼兒創造性思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的過程;是為幼兒探索提供材料,創造條件的過程。幼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及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讓幼兒在生活中接觸科學,萌發探究問題的興趣,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真正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河北省正定縣曲陽橋學區西里寨幼兒園)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實施】相關文章:
• 談科學的幼兒園環境設計
• 農村幼兒園的科學區角活動
• 專業培訓推動幼兒園科學保教可持續發展
• 達州市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化的實證探討
• 法國幼兒園科學教育見聞
• 如何在幼兒園正確開展科學活動
• 探索幼兒園科學保育路徑的新思維
• 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的組織策略
• 對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幾點看法
•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初探
•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生活化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