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重培養幼兒的記錄意識和習慣 在一所幼兒園,我們發現每個孩子都有一本科學記錄本(見圖1)。對于那些十分年幼的孩子,教師也要求他們嘗試做觀察記錄。有一組幼兒在嘗試把不同的東西和水混合在一起(見圖2)。
筆者曾隨國家教育部的一個代表團在法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以兒童科學教育為中心的考察和培訓。期間,我們走訪了法國多所幼兒園,對法國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個幼兒發現沙子無論怎樣搖晃都不能溶到水當中去,于是他就通過繪畫的方式把這一現象記錄了下來,而教師在圖畫下邊用文字記錄下當時孩子所說的話(見圖3)。
在課后的交流中,我們提出疑問:這么小的孩子做科學記錄有意義和價值嗎?任課教師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她說,即便孩子目前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觀察到的事件,但是通過此類的訓練,他們會逐漸熟悉和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而促進學習。在另一個“怎樣讓風車轉起來”的活動中,我們看到孩子們嘗試各種讓風車轉動的方式,并用繪畫作了記錄(見圖4),最后師生共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法國的教師也十分重視自身的記錄工作。“打開核桃”是一節啟發幼兒選擇合適的工具打開核桃的活動(見圖5)。
我們看到任課教師一邊詢問孩子們,一邊迅速地把他們的回答記錄在隨身攜帶的本子上。教師繪制了相關的圖表讓孩子們通過貼點子的方式先進行猜測和選擇,在動手操作后,再看看自己的猜測與實際結果是否相同(見圖6)。
在平時的課堂以及培訓活動中,我們也多次看到授課老師十分喜歡采用在大紙上書寫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他們會在大紙上記錄下學生們的回答和選擇,以便于交流和理解這種做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而且也便于資料的積累和教師的反思。
2 活動前準備好大量豐富和實用的學習材料
在法國的課堂上,我們常常能見到非常豐富的用于動手操作的學習材料。為了開展各類探索活動,學校往往會儲備大量的材料,如各種各樣的瓶子、繩子、紙張、秒表、天平、磁鐵、冰箱、電爐等。凡是動手操作所需要的材料幾乎都能在存放材料的柜子中找到。這里有嶄新的材料,也有很多陳舊的材料。事實證明,豐富和經濟實用的材料能夠有效地支持幼兒通過動手實踐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大大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欲。
3 力求讓幼兒親身經歷學習的整個過程
讓幼兒自己去經歷,而不去替代他們的想法,這已經成為了法國教育中的慣例。在“打開核桃”活動中,我們見到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試圖用老虎鉗把核桃夾開。可是他一次次地失敗了。我們都十分緊張地看著這個孩子的操作。當時只有8個孩子在進行此項活動,教師放手讓孩子選用各種工具嘗試。這時,我們注意到那個男孩坐在地上先是愣了幾秒鐘,然后忽然把老虎鉗高高舉起砸向核桃,只用了兩下就把核桃打開了,他終于成功了!在那一瞬間,這個孩子有了頓悟,老虎鉗其實可以有新的用法。
我們多次觀察到老師總是把問題先拋給孩子,讓大家先說出想法和理由,然后再通過實踐來求證自己的想法是否合適,最后在交流中逐漸形成統一的認識。如在小學的一節“比較手的大小”活動中,孩子們就可以通過比比誰抓的珠子多以及畫手的輪廓等方式來比較手的大小(見圖7)。在經過多次此類訓練后,孩子們就會像真正的研究者那樣去確定研究課題、提出假設、選擇方法、制定步驟、操作實施、記錄過程、分析結果、驗證假設和得出結論等。
法國人普遍重視科學和教育,教師們在社會中有著較高的地位。據了解,法國教師的收入在各階層中居于前列。任何大學畢業(3年制)的人都可以選擇教師職業,而地方教師培訓中心較高的入學淘汰率(淘汰率達50%),讓那些立志從事兒童教育事業的人倍加珍惜自己的職業。法國的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相當的自信,并富有熱情,我們看到法國的幼兒園規模都不大,每班幼兒數量較少(不超過20人),人均占有空間較大他們非常重視學習環境的布置,在活動室的墻壁上總是布滿了各類幼兒的作品,而老師的工作桌往往被安排在活動室的一角 教師在教學中十分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們對教學有自己的理解,也善于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如教學參考資料、網絡和家長資源等,樂意開展各類富有創意的活動。在和我們交流中,普通的教師所表現出的那種類似于學者般的自信和堅定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法國幼兒園科學教育見聞】相關文章:
• 規劃引領幼兒園科學發展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
• 幼兒園教育的有效性、科學性與藝術性
• 用科學的管理打造高品質幼兒園
• 試析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
• 論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
• 有效開展幼兒園科學活動的要點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開展初探
• 淺談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
• 淺談幼兒園教學中的科學啟蒙教育
• 如何使農村幼兒園教學更加科學發展
• 幼兒園科學教育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