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幼教論文 > 其他論文

幼兒園虐童事件之我見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麥芽糖
【www.888bfw.com - 幼兒園其他論文】
【摘 要】孩子的成長需要健康的環境,但是虐童事件的發生令人憂心忡忡。對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策略,對于更好地規范幼兒教師行為,避免虐童事件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虐童事件 幼兒園 原因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99
  近一年來,頻繁報道的虐童案件,雖然只是特殊的個案現象,但卻觸碰了道德的底線,挑戰了輿論的紅線,性質十分惡劣,對兒童的身心來說影響極其嚴重。
  一、虐童事件現象產生的特點
  (一)幼兒園所屬性質
  在頻繁報道的事件中,涉事幼兒園多屬于民辦性質,涉事教師學歷低或者無證上崗,不具備幼兒教師職業的規定和要求。相對而言,發生在私立幼兒園中的虐童事件多于公立幼兒園,一方面是由于私立幼兒園經費把控,降低成本,辦學條件相對較差,配套設施并不完善,多數企業或個人為了利益最大化,租個房子,擺些桌凳,聘請了低層次、低學歷、低素質的員工,繼而增加了虐童事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私立幼兒園大部分都是園內自主招聘所屬教師,加之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不高,優秀幼兒教師稀缺,教師隊伍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和??化,為了節約成本,很多所聘教師都是通過低門檻的接納,教師的素質無法準確了解和掌握,就會導致很多無證上崗的現象發生。
  (二)受虐兒童性別、年齡
  受虐兒童中小班年齡段兒童居多,一般男孩多于女孩。主要是低齡段幼兒表達能力和自理能力欠缺,語言和精細動作能力較弱,加之年齡小,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受到了傷害也不懂得表達;部分低齡幼兒性格膽怯、孤僻內向,遭遇傷害也不敢聲張,逐漸延伸了受虐的范圍和深度。而男孩天性淘氣好動,不好管理,在園內容易引起紛爭,幼兒教師一般相對年齡偏小,耐心不足,處理問題簡單粗暴而增加了幼兒受虐的概率。
  二、幼兒園虐童事件原因探討
  (一)幼兒園有效管理的缺失
  1.招聘機制的問題。學前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需求量提高,但幼兒園教師招聘機制卻不盡完善。事實上一些民辦幼兒園入職門檻過低,急于師資需求的同時卻缺乏嚴格的招聘程序,在教師招聘中忽視職業道德的考核,使得一些沒有職業素養的人員進入幼師的隊伍中,為虐童的發生埋下隱患。
  2.內部管理的問題。一些幼兒園沒有建立教師虐待兒童的懲處規定,對于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處理設置模糊,缺乏內部相互之間的有效監督,在發生問題之后急于自我撇清或是相互包庇,在一定程度上隱瞞或者謊報真實的情況,將責任推卸到“臨時工”或者“實習教師”的身上,所做的處理不能達到以示懲戒的效果。
  (二)教師的自身問題
  1.幼兒教師社會地位偏低。
  幼兒教師承擔著兒童一日常規的全部任務,工作量大、內容煩瑣、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偏低。
  2.教師缺乏倫理道德規范。
  虐童事件產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極個別幼兒園教師缺乏倫理道德規范的約束,沒有正確的學生觀、教育觀。一些幼兒教師認為幼兒的年紀小、不懂事,出現問題必須以體罰、責罵這些“管教”方式來約束,而在這個過程中又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便容易產生失當的教育行為。
  (三)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1.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 4―5歲兒童處于告狀、攻擊性行為高發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期不愿意傾聽、不相信兒童,也沒有教會兒童如何防范自身,如何在受到威脅和虐待后告訴家人,那么兒童在遭遇侵害后,很容易迫于教師的權威而不敢告發。
  2.獨生子女性格的缺陷。 一些獨生子女從小就成長在幾代人的呵護之下,養成了驕縱的性格,相比一般的兒童更容易出現哭鬧、攻擊性行為。
  (四)法律保障的缺失
  1.立法的缺失。我國法律上沒有關于虐童的概念、分類,實體法也沒有“虐待兒童”這一專門概念,目前只是民法上的監護制度、刑法上的虐待罪以及《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上禁止虐待的原則規定發揮著作用,不過效果不明顯。
  2.刑法立法的困難。相比美國“有懷疑就報告”的訴訟模式以及控辯雙方的平等地位,我國目前無法做到因懷疑去排除刑事責任,就刑事立法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困難:第一,犯罪主體比較特殊。第二,被害人不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通過法律來保障自己權利的意識不夠。第三,這種行為具有隱蔽性,證據的收集存在困難。第四,容易擴大入罪的范圍。第五,如果設立“虐待兒童罪”,還必須對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進行細化,但存在認定上困難。
  三、防止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的對策
  (一)嚴把入職關
  對于幼兒園來說,不光是教師,包括整個園所內的保育員、后廚人員、安保人員都應該制定嚴格的準入機制,同時做好園所內課堂管理方式的規范、園區安全隱患排查、定期審查教師資格證、明確教師違反規定處理條例等,一經發現此類情況出現,必定嚴處決不姑息。
  (二)宏觀層面上的把控
  加大對幼兒園的排查,取締不合規范的園所。同時加大對幼兒園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幼兒教師工資水平,帶動社會層面對幼兒園教師的認可與尊重,嚴格師范類畢業證和教師資格證的考察,只有從根本上把控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才能避免虐童事件再次發生。
  (三)發揮媒體輿論監督作用
  虐童事件能夠達到一個關注度高、影響范圍廣、解決效果明顯的程度,與廣大輿論媒體的宣傳報道作用分不開。因此可以利用廣播、電視以及第三方線上平臺進行監督,可以達到透明、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成本小等效果,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是新時期網絡平臺的優勢所在。
  (四)完善立法
  立法的缺失是虐童事件不能得到很好處理的一個關鍵所在。考慮到我國國情,應該學習和移植國外經驗,明確不同程度虐童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和判別標準,制定適合我國的虐童法律,同時在對受到虐待的兒童后續安排過程中,完善監護人之外的社會福利機構職責,提高整個社會對虐童事件的重視度,用法律去約束犯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竟楠,張晴.從“虐童”事件看當今幼兒教師素質[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6):274-275.
  [2]許東,秦雪嬌.近十年來我國幼兒園“虐童”事件的研究綜述[J].早期教育,2017(8):12-16.
  [3]謝治東,盧峰.虐童行為的類型分析及刑法規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3,3(5):104-111.

【幼兒園虐童事件之我見】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的感恩教育

• 學前教育類樂理教學創新探索

• 對幼兒園游戲異化現象的思考

• 試論幼兒園超前教育

• 淺談幼兒園剪紙課程的開展

• 懷念我的幼兒園

• 幼兒園的興旺在于特色

• 辦個老頭老太太的“幼兒園”

•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幼兒園活動

• 幼兒園班級精細化管理模式探究

• 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

• 保健工作貫穿在幼兒園一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