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剛上幼兒園小班。每天,送丁丁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總能看到孩子們在娃娃家里忙著照顧娃娃,在小舞臺唱唱跳跳……孩子到幼兒園難道不用學習嗎?怎么都在玩啊?老師說,這是幼兒園里的“角色游戲”,這個角色游戲有什么名堂呢?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在很多家長的概念中,上學就等于上課。對于幼兒園里的“游戲”直呼看不懂,老師就這么讓孩子玩,豈不是太輕松了!讓孩子隨便玩就是學習?其實,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活動”,因為游戲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要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學習和發展,老師的工作可決不是像有些家長想象中的那么輕松。
角色游戲是什么
游戲沒有長遠的目的,是孩子用來娛樂的一種方式。但是,游戲對孩子的社會性、身體以及智力發展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角色游戲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動作、語言、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又稱象征性游戲。1歲左右的孩子就會自發地出現裝扮性的角色游戲,如假裝吃飯或者睡覺。到了2歲以后,孩子的角色游戲進入爆發期。角色游戲是他們最鐘愛的游戲,他們學會把物體、人以及活動,轉換成他們希望的任何東西。角色游戲中充滿了想象,涉及符號表征、模仿、預測以及問題解決等重要的認知能力,因而許多角色游戲有利于幼兒思維靈活性、流暢性和獨特性的發展,有益于孩子智力的發展。
角色游戲中有大量的社會交往行為。孩子通過角色游戲再現自己的生活經驗,在游戲中學會如何滿足自己的需求,學會輪流、交換、制定規則等社會性行為,這些都有助于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角色游戲是一種敘事性的游戲,孩子們在這里導演劇情、安排道具、編創臺詞,這些活動促進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和敘事能力的提升。
角色游戲中老師干什么
提供一個讓孩子能夠玩起來的環境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師準確把握孩子的生活經驗和興趣。比如,小班的孩子喜歡動物,一位老師提供幾個動物模型,創設了動物園,結果孩子去了兩天就沒有興趣了。另一位老師提供了幾個毛絨動物,設置了寵物店的場景,孩子們可以給寵物洗澡、穿衣、喂食,結果孩子們玩得越來越豐富,還自己開了寵物醫院。
觀察孩子的游戲情況
游戲是幼兒已有發展水平呈現的窗口。通過游戲,教師可以把握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孩子的發展。另外,通過觀察,教師也可以發現哪些游戲的材料是孩子們不感興趣的,需要調整的。
您可以干什么
和孩子一樣擁有“游戲精神”,做孩子的玩伴
當孩子騎著掃帚滿屋子跑的時候,不要簡單地呵斥阻止他。可以問一問,他在干什么,然后,把自己也變成一個角色,和他一起游戲吧!做孩子的玩伴,不僅能讓你找回童心童趣,也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活動變得更有情趣。
給孩子充足的游戲時間,在游戲中發展
游戲是需要時間保證的,如果你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當當的,充斥著各種興趣班和學習任務,那么孩子就失去了享受游戲快樂、通過游戲發展的機會。因此每天至少要保證孩子1個小時自由游戲的時間,讓孩子在游戲中得到自由愉悅的發展。
【幼兒園中的角色游戲】相關文章:
• 大蘑菇幼兒園
• 幼兒園班級管理實施策略
• 談幼兒園戶外運動游戲材料的投放
• 現象學視野中的幼兒園課程
• 關于幼兒園管理工作創新的對策研究
• 淺談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價值
• 完善園內管理,爭創優質幼兒園
• 幼兒園自然角創設之我見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組織策略
• 如何提高幼兒園孩子的注意力
• 淺談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對幼兒園走廊環境建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