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在幼兒園工作中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同樣保育對幼兒健康的保護和促進也早已引起了很多幼教界人士的關注。由于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家長對于孩子在幼兒園能否吃好、喝好,睡好、生活好、環境好特別關心,因此,科學有效的實施保育工作顯得尤為的重要,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保育工作,才能讓幼兒健康活潑地成長,讓家長們放心工作。
一、提供量優化的生長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環境的整體美觀、潔凈衛生應成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先決條件,只有兼顧了疾病預防、衛生消毒、安全防護的基礎上,為孩子智能發展提供所需要的房屋設施配備、墻面裝飾布置等才能確保幼兒園真正成為兒童樂園。如我們幼兒園的門廳,映人大家眼簾的是軟包裝的兒童化的環境:小草、小花,藍天白云小鳥的背景圖,使孩子一進入大廳就會留連往返;利用樓梯下的空間建起的親子書屋,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地方,每天離園的時間這里最受歡迎,孩子們和爸爸或媽媽一起看書學習,我園還有多個功能室:感統室、陶藝室、美術室、閱覽室、角色城、建構室、淘氣堡等等,這些既給孩子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又使其身心得到愉悅。幼兒園的消毒,生活設施也更加人性化,班級的消毒燈的設置是電子自動化管理,每天晚上定時消毒,不需要老師每天下班前在設置消毒,充分保證了消毒時間;每個班級都安裝了太陽能,方便了師生用水。
在保育過程中保教人員與兒童的情感互動也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教人員不但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生活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還必須與他們建立平等、親密的關系,滿足其情感需要,才能夠全面實施保育措施。同樣的兒童之間的相互促進、同伴互助也十分重要。如有一次我看到一位保育老師在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做的很好,當她看到老師上課提的問題孩子都不能回答時,就及時坐到孩子們中間,像孩子一樣舉手回答,使尷尬情景得到緩解,孩子們也從回答中得到啟發,問題得到解決,還有一位保育老師為解決一幼兒頻繁去廁所尿尿的毛病,她細心觀察孩子,發現是孩子是因為情緒緊張或者是遇到不感興趣的事情造成的,于是就經常與幼兒進行有趣的游戲,延長每次去廁所的時間,并不時地與幼兒交流,摸摸頭對其鼓勵。漸漸地孩子頻繁尿尿的毛病改掉了。
二、規范操作程序,落實日常工作中各個環節的保育工作。
日常的保育工作是否落實到位是保證保育工作質量的基礎。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保育員工作瑣碎而又繁雜。為了使保育員明確工作任務,減少忙亂現象,我們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擬訂了一日保育工作常規,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程序。在每個班級的衛生間都張貼一日工作流程及消毒要求,使每個進入班級的人員能夠很快了解班級保育工作要求。保育工作包括生活活動與學習活動,生活活動中的保育工作具體內容有:進餐、睡眠、衣著、排泄、個人衛生等。因此在生活活動中的每個環節規范保育程序,落實保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如在進餐的護理中不但要為幼兒提供科學、平衡的膳食,同時還應注重對其良好飲食習慣培養和對膳食的調查與評價。我們餐廳設有小小飲食家專欄,用小笑臉、哭臉代表今天這頓飯是否喜歡,讓幼兒對每餐進行評價,孩子特別高興,很愿意做這件事情;為讓孩子能夠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我們制作了直觀的洗手步驟圖,孩子一看就能學會。保育員不僅僅要搞好清潔衛生和照顧好孩子的生活,還應該配合老師組織好教育活動,在一日活動中隨時注意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并能隨時組織幼兒活動。因此保育老師意識到學習活動中的保育工作,不僅要注意在安排幼兒活動實現動靜交替的原則,還必須發展幼兒動作、啟發幼兒智力,同時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三、保育工作科學、細致化。
一是安全工作細致,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利用游戲和各種活動教給幼兒一些安全知識和技能,保健老師利用講座和晨檢進行有關安全知識教育。我們每月有一次安全應急演練,如“防走失”演練,不僅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教育了每個幼兒;“防地震”演練、“消防演練”使師生都學會了正確的逃生方法與路線;每個班有每日安全工作記錄本,記錄班級中是否有安全隱患,整改情況怎樣等。二是保教措施細致,我園的“一日生活反饋表”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反饋表包括幼兒在園一日三餐的飲食情況、集體活動、睡眠、游戲、飲水、大便情況等等,督促保教人員細致觀察幼兒在園生活,家長每天只要看一下反饋表,就能夠對幼兒在園的情況有所了解,這項活動得到了家長的一致稱贊。在每個班的衛生間都有方便幼兒取放的衛生紙簍,有專門的幼兒藥箱,喝水、洗手有起止線、小腳丫等等提醒幼兒,活動室有每個幼兒梳頭的梳子,拖布分有衛生間的、活動室的,抹布也是這樣,進入房間,很快就能明白怎樣去做。
四、管好幼兒的膳食。
“民以食為天”,在幼兒園伙食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好壞。因此,要做到以下兩點:
1、合理配餐,先算后食。合理配餐是幼兒飲食的關鍵。所以在制訂幼兒食譜中注重以科學調配,使營養均衡。每周四下午由分管園長、保健醫、炊事班長、采購員等膳食小組成員,按幼兒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要求,共同研究,提前制定下周食譜,并輸入電腦計算一周食物中的各種營養量是否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份量,及時調整后再付之實施,保證幼兒能夠從每日的膳食中得到符合標準的各種營養素。
2、堅持深入實際,嚴格膳食工作的檢查、監督。后勤管理人員和保健醫生每天要堅持下廚1-2次檢查工作:對照食譜檢查當天是否按照食譜有計劃進購食品,按質按量操作;督促炊事員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和嚴格執行伙房清潔衛生制度等。每月定期組織召開膳食會議,對幼兒餐飲中存在問題加以探討,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并深入班級了解幼兒飲食情況,根據家長、班級工作人員反饋的信息調整飲食方案,如在每月一次的膳食調查中了解到做的飯菜有些成,就及時與炊事員溝通,把味道放淡,孩子不愛吃香菇類,建議放在包子里,我們試了試,效果不錯。在工作中做到領導心中有數,工作人員配餐有譜,采購員進購適中,這樣就保證了孩子能夠吃得營養,吃得更加科學。
總之,保育在幼兒時期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也越來越被世人所關注。我們必須重視保育管理、積極開展保育工作,才能發揮保育的有效功能,更好地為幼兒健康成長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
【淺議幼兒園的保育工作】相關文章:
• 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運用
• 幼兒園節奏樂活動探秘
• 如何開展幼兒園素質教育??
• 淺談童謠在幼兒園的作用
• 讓民族文化走進幼兒園
• 幼兒教師知識管理對策分析
•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反思與批判
• 幼兒園保育員崗位涵義探析
• 淺談幼兒園游戲材料的投放
• 幼兒園音樂性主題課程建設初探
• 幼兒園音樂教學課之我見
• 幼兒園小學化癥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