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幼兒園的課程進行游戲化能夠促進幼兒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幼兒在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中不斷地獲取相關的知識,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進而不斷增強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將游戲作為教育手段,運用信任、尊重、呵護、鼓勵的態度來面對天真善良的幼兒,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鍛煉其品質,促其成長。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88-01
一、幼兒園游戲化的基本含義
根據幼兒園教育的指導綱要,幼兒園的教育是給幼兒的一生奠定基礎,其基本活動就是游戲,這就明確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的重要性,給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指明了方向,也就是其課程需要實現游戲化的要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前教育的改革方向。
我國的教育學者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生來就喜歡游戲。這也可以理解為游戲就是幼兒的生活。事實證明,這是對的,最符合幼兒的活動形式就是游戲。幼兒園的課程也是在游戲中進行,讓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更有吸引力,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在潛移默化過程中獲得知識。幼兒園課程游戲不同于生活游戲。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家長對孩子的愛是很充分的,家長會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如動畫片、手機、精美玩具等,但一味給予這些游戲在某種意義上起著阻礙作用。幼兒不善于溝通,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在家長的安排下很可能成為模式化游戲的代表者。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把游戲作為教育方式,促使幼兒能夠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得到有利于他們未來發展的啟發,而不是滿足幼兒一時的欲望。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應用
1.設置幼兒游戲專區,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根據幼兒年齡、認知與意識特征,其教學活動也就是游戲活動。幼兒教師可以設置幼兒游戲專區,向他們提供專門化的游戲場所,并將游戲場所分成多個區域,如游戲區域、益智區域、積木區域、角色游戲區域、閱讀區域、操作區域等,每個區域均有獨特的主體與特色,做到專區專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區域活動能力與認識能力。比如,學生可以在積木區域搭積木,在美術區域畫畫,建構自己的認知能力,游戲讓學生認識不同的空間,獲取最為基本的數量、形狀、顏色等基本認識。在搭建積木時,學生要運用自己的能力不斷嘗試搭積木的不同角度、手段,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想象能力。為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合作、團結能力,可以將幼兒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合作搭建一個小房子,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
2.創設優良環境,滿足幼兒游戲心理
幼兒課程游戲化,需要從不同視角展開滲透,創設優良游戲介入環境,這是幼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前提條件。幼兒展開游戲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幼兒興趣取向、游戲場地和器材條件設計組織游戲。為提升幼兒參與游戲興趣度,滿足不同群體幼兒游戲需要,教師要對場地、玩具等資源進行整合和協調,讓不同班級的幼兒能夠同時參與游戲。在游戲開始時,教師要注意科學分組,并介入到游戲之中,與幼兒一起活動,這樣可以快速發現問題,給出應對措施。在游戲中,教師細致觀察幼兒表現,對相關游戲適應度進行評價,以便改進教學設計和游戲設置。
中班幼兒對游戲有較高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個性需求,不能簡單投入一個游戲。如傳球游戲,讓幼兒坐成一排,幼兒傳遞一個大球,鍛煉幼兒上肢能力。由于傳遞速度有些緩慢,很多幼兒處于觀望狀態,這會降低游戲效果,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也會減弱。于是,教師對這個游戲進行了改造:首先是增加球的數量,由一個變成五個;其次是增加傳遞難度,要在地上拍兩下再傳遞。游戲開始后,幼兒都動起來了,每一個幼兒需要做好?韉藎?還要關注游戲進程,游戲活躍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教師對游戲規則進行了改進,增加了游戲材料,改善了游戲環境。幼兒參與游戲的主動性大大提升,幼兒活動量增加了,其鍛煉效果就呈現了出來。
3.組織合理的戶外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發展
戶外的游戲活動,是探索戶外體育活動的形式之一,它是在傳授幼兒一些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對于幼兒各種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進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協調發展。戶外的活動需要教師在授課之前進行精心的設計,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以及對幼兒進行各方面素質教育。那么在幼兒園活動活動中,如何開展戶外活動呢?首先,就是對于時間的安排和把握,一個良好的戶外活動是需要有一個充足的游戲時間的。其次,教師要能夠給幼兒們的規劃活動場地,給幼兒提供很豐富的游戲材料,只有這樣,幼兒的游戲積極性才能被激發出來,進而提升幼兒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例如,在幼兒園課程中的《1和許多》這一節,教師可以帶著孩子們在操場上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孩子們選出“老鷹”,然后教師在游戲開始之前,就可以先介紹說:“我們這里有1只老鷹,卻有很多只小雞。”然后,每當老鷹抓到1只小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說:“看,又有1只小雞被抓走了。”[2]這樣,教師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孩子們傳達和強調1的含義,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對1的認識更加的深刻,還可以將抽象的數字1變得更具體化。由此可見,戶外游戲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還可以有效地增長幼兒的智慧,使幼兒在玩中獲取知識。
總之,幼兒課程游戲化,并非是為游戲而游戲,而是將游戲引入課程教學中,利用游戲展開教學,幼兒從游戲中獲得認知成長,這是幼兒園教學發展大勢,符合現代幼兒園教學基本規律,為幼兒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姜楠.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3:262.
[2]王海英.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嘗試[J].基礎教育研究,2016,08:87-88.
[3]顧云玉.玩中學,學中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38.
[4]秦金亮.《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功能定位――兼談幼兒園教師專業覺醒[J].學前教育研究,2012(08).
【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 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