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何培養他們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大方、熱情、禮貌待人的文明舉止,是當今學前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誠實、守信、知恥、守公德、講良心,讓孩子們從小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與人交往、合作,不僅有利于提高孩子教養,培養其健全的人格,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綜合素質,最終促進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一、培養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的養成
禮儀教育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呵護和溺愛,不少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往往習慣于以自我為主,缺乏一種與人謙讓、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關心、體諒別人,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愛發脾氣,以大欺小,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得到。他們需要教師的關心、指導,需要家長的監督,同伴的互助。他們學習某一禮儀的規范,需要經過多次的“反饋――矯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的習慣是入園前形成的,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哪樣做是不對的,家長對孩子錯誤的做法沒有什么意見,孩子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做的是正確的。“身教重于言教”,家長的教育引導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文明禮貌要從小培養,老師要以適當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家長要給孩子以榜樣的作用,以正確的方法進行引導。
(一)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身教重于言教
教師的世界觀、品行和態度等都影響著幼兒,教師在工作中應充分認識到做好示范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要條件。一些小班教師認為,“言傳”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孩子的想法很多不是教師一言半語能影響的。觀察和模仿是幼兒最初和最基本的學習方式,幼兒主要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模仿他人的動作來豐富自己的行為規范,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在孩子禮儀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響,注意以身作則。主動與孩子、同事以及家長打招呼,言談文明有禮,時時提醒自己不說粗俗的話語,與人交往中做到“禮”字在先,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禮貌言行去感染孩子。
(二)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禮儀知識
由于幼兒年齡小,對于許多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沒有準確的概念,因此老師不能簡單地指責或阻止,而應正確地講解、示范,使孩子形成正確的概念,有一個可效仿的榜樣。同時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創造條件,為孩子提供練習的機會。如在入園初,多數幼兒在玩玩具時或收拾玩具時,不懂得輕拿輕放,而且會經常把玩具互相碰撞,這時教師可以運用童話般的語言告訴孩子如何愛護玩具,并學習收納和擺放。幼兒有許多禮儀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習得的,老師應注視常規工作的隨機教育。如在盥洗室里小便、洗手后,有孩子沒有及時關好水龍頭,對此教師要和孩子們討論水的用處,并示范如何洗手,如何正確關好水龍頭。
(三)在區域活動中輕松運用禮儀知識
教師應在游戲中引導孩子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在區角游戲中,如“小醫院”“娃娃家”“小超市”這樣生活化情景再現的游戲,他們很快融入角色中,很自覺地就會需要使用一些禮貌用語。
二、創設禮儀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禮儀學習空間
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也是幼兒禮儀學習的必要條件。在教室布置方面,設立禮儀角放置禮儀小
兒歌、小故事,禮儀《三字經》《弟子規》等。區域活動時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教師加以指導。教師及時說禮貌用語,引導幼兒學會說“對不起”“謝謝”“你好”“再見”等簡單的禮貌用語。在走廊設置“禮儀小常識”“禮儀圖片”“家長日常行為規范”和“教職工禮儀行為規范”。樓梯上貼有《弟子規》,上樓梯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看標識、去讀說。每個班級的門前都有一個“禮儀之星”的評比欄,以身邊的幼兒為榜樣,促使幼兒像“小明星”學習,爭做“禮儀之星”。這種無時不在的禮儀文化宣傳,使孩子、教師與家長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很多禮儀常識,并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加以運用。
教育學家杜威說過:“要想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了,人也就改變了。”環境對孩子的發展具有特殊價值,教師應充分創設和優化教育環境,使孩子在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組織各種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
(一)禮儀教育滲透于細微處
幼兒禮儀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幼兒禮儀行為的養成。每天早上接待時,我園會有三位“禮儀小明星”幼兒和老師一起歡迎小朋友入園,并且大聲說:“早上好!”“叔叔、阿姨再見!”在組織幼兒到江邊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感受春天”時,我們邊走邊讓孩子們發現環境的變化。江邊有很多人在散步,這時班里的金金大聲說了一句:“奶奶好!”緊接著一個一個的孩子都來問奶奶好,一路上問好聲不斷,贊美聲不斷。禮儀教育,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會讓孩子們更好地實踐。
(二)禮儀教育貫穿于一日教學活動中
要讓家長了解開展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并給予教師支持。在開展禮儀教育中,教師要以愛心感染孩子,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如“母親節”我們開展了語言活動《游子吟》,讓幼兒體會母親的偉大;在
音樂活動中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讓幼兒體會媽媽一天勞累的辛苦;在開展手工、繪畫活動中,為媽媽制作節日卡片,畫節日蛋糕等,表達對媽媽的愛;在社會禮儀方面,對媽媽說一句最想說的話“媽媽辛苦了!”“媽媽我愛你!”家長們反響很好,特別是孩子對媽媽的祝福,對媽媽說的一句話,有些媽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禮儀教育的實施需要引導、啟發和感染,需要教育和環境形成合力,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需要將禮儀教育貫穿于實際生活中。注重儀表形象,養成文明習慣,讓幼兒的禮儀教育從小事做起,做點滴做起。
(責任編輯 史玉英)
【淺談幼兒園的禮儀教育】相關文章:
• 試論如何增強幼兒園教職工的凝聚力
• 幼兒園教師語言藝術的幾點思考
• 淺議幼兒園國畫教學
• 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研究
• 幼兒園小班化課程的研究
• 30大支持愛上幼兒園
• 幽默老爸,幼兒園故事睿智解讀
• 幼兒園分享式社會實踐活動探析
• 幼兒園美術教學
• 幼兒園連貫式教研活動的嘗試
• 幼教師資團隊問題與措施
• 以圖畫書為載體開展幼兒園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