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講上海話的美國小姑娘 6歲的女孩兒Gillian Rexach來自美國,金發碧眼,活脫脫一個真人版的芭比娃娃。她的中文名字叫李小鳳,像中國父母為自己的小閨女取的名兒。
小鳳3歲時,來到上海久負盛名的宋慶齡幼兒園。老師從“你好”開始教她聽說中文。很快,小鳳就上了路。現在,她不僅能講一口準確、流利的普通話,還會說上海方言。
宋慶齡幼兒園共有700多名孩子,其中300多名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宋慶齡幼兒園的專業教師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聯合國。這些年來,宋慶齡幼兒園引進國際先進學前教育流派,與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融合、交流,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找到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兒健康成長的道路。
小鳳剛來時不習慣吃中國菜。媽媽覺得宋慶齡幼兒園的中國菜很有營養,而且孩子應該適應純粹的中式生活,于是讓小鳳將中午吃剩的飯菜帶回家。晚上,媽媽將飯菜重新加熱,再讓小鳳吃。小鳳是個自信要強的孩子。午餐時,她低頭吃著紅燒魚,聽見一旁老師的夸獎:“啊,小鳳,你真了不起,比中國孩子更像中國孩子!”很快就把自己面前的飯菜吃了個精光。
小鳳在宋慶齡幼兒園學了很多中國
舞蹈,跟著家人外出時,手上還在旋轉東北秧歌里的手絹花,那份像模像樣的專業和專注,將一旁陌生人的視線牢牢吸住。
作為美國人,小鳳的父母很欣賞宋慶齡幼兒園的教育。他們跟中國的父母一樣,也在雙休日送孩子參加武術、芭蕾等興趣班。小鳳成了一個知書達理的中國孩子,進門的時候,她會很自然地走在后面,為你拉門,說“你先請”。
小鳳父親接受電視臺的采訪,被問及孩子將來會不會在中國念大學時,他堅定地說:“會。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中國現在發展得很快,將來很有前途。孩子能在中國接受大學教育,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小鳳說:“我長大了,還要用中國話主持宋慶齡幼兒園的國際幼兒藝術節開幕式!
身價百萬的家委會主席
戴安娜博士是在美國出生的第四代華裔,曾就職于投資銀行高盛公司,現任富有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主管公司亞太地區的策略性投資業務。她是許多非盈利慈善機構的執行董事,常常通過組織葡萄酒和藝術珍品拍賣會,為婦女、兒童和大自然項目募集善款。
2008年,戴安娜又有一項豪邁之舉:她放下年薪幾百萬的工作,請假一年,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分文不取的宋慶齡幼兒園家委會主席。
學期之初,她把一份既專業又詳盡的家委員工作計劃書,遞到了園長封莉蓉的面前。
2008年正值中國福利會70周年慶典,戴安娜負責制作一本厚達450頁的年冊。當組稿、撰寫、翻譯和照片拍攝完成后,距離畫冊面世僅有3周的時間,制作公司嫌利潤低,忽然終止制作。戴安娜找到公司經理,交談了3個多小時,最后,總經理被她的真誠打動,答應即使不賺錢,也要保質保量完成制作。大家剛剛松了一口氣,又被告知,沒有制作需要的一種原材料。戴安娜拿著原料樣品,在木材市場昏暗骯臟的倉庫里搜尋比較了整整兩天,終于找到了滿意的材料。隨后,戴安娜帶著家委會成員坐鎮制作公司,連續奮戰27小時,與制版人員一起進行設計上的修訂。
宋慶齡幼兒園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家委會的咨詢、監督、管理作用,把家長對子女無私的愛,轉化為學校以兒童為本的兒童發展觀,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戴安娜說,是宋慶齡幼兒園愛的理念,以及封莉蓉園長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自己,F在,家委會中不乏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咨詢顧問公司和律師事務所的董事長和合伙人,中國頂級企業和重要機構的總裁和負責人。宋慶齡幼兒園家委會,已經成為一個非官方、非盈利、具有嚴格管理體系和辦事效率的公益服務機構。
教師中的國際志愿者
仇劍虹具有相當于大學副教授職稱的教育專業資格,參與過國家級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她在宋慶齡幼兒園任教16年,中文棒,英文好,先后擔任班主任、多元文化課程主管等職務,獲得過很多榮譽。
2008年,瑞典國際發展合作署與瑞典救助兒童會等機構共同舉辦困境兒童醫療和心理服務國際培訓項目。得知這一信息后,宋慶齡幼兒園鼓勵仇劍虹應征。
為了當上國際志愿者,仇劍虹精心設計準備了中國福利會的介紹和宣傳畫報,包括中福會到云南、西藏等地的知識扶貧計劃、貧困地區的教師獎勵基金和學生獎學金、貧困地區教育設施援建項目、流動少年宮等等內容,更多的是她在宋慶齡幼兒園工作的寶貴心得和各項成果。
瑞典的組織者們被中福會所做的兒童工作所感動,仇劍虹如期收到了來自瑞典的邀請信,成為該國際培訓項目的6位中國代表之一。
2009年上半年,仇劍虹隨著培訓項目一起赴越南河內,進行此項目的總結評估。
在整個培訓中,讓仇劍虹最為感動和印象深刻的,是國際組織對困境兒童的人文主義關懷。雖然困境兒童最需要的可能是物資和醫療救助,但不能忽略對他們心理方面的支持。讓他們有參與救助自己的權利,說出自己的需要,表達自己對未來的希望。
仇劍虹說,能當上國際志愿者,愛心之外,還要有能力,這些都是宋慶齡幼兒園這個世界一流的教育機構帶來的。
被幸福充盈的園長媽媽
封莉蓉園長是一位有30年教齡的特級教師,又是一位特級校長,數次榮獲中國教育界的最高榮譽。她愛穿中式服裝,愛用顏色略微出跳的圍巾,語音柔和,透出一股女性的溫暖和書卷氣。她身上散發著自然而然的感召力和親和力,孩子們喜歡跑過去抱住她,喊著“莉蓉媽媽”。
“莉蓉媽媽”要求自己把孩子的事情做到最好。她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部用在孩子身上。幼兒園是大教育、小行政的管理格局,所有朝南的房間都是孩子的。
秉承宋慶齡優良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宋慶齡幼兒園成了推廣優質早期教育、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知名國際學校。封莉蓉帶領團隊親力親為,用愛心做著細致的工作。為了使教室裝修達到最高環保要求,她帶領老師們,用鞋底一點點磨掉新上的地板蠟,以致通宵達旦。
“莉蓉媽媽”非常忙,她要赴臺灣講學,要主持國際幼兒教育學術會議,每年寒暑假還要帶領優秀教師隊伍赴青海、新疆、貴州等西部地區“智力扶貧”,為西部教師舉辦免費幼兒教育培訓班。西部地區的幼教界對她的講學求之若渴,幾百名教師中,有許多要趕上幾天幾夜的路,才能到達培訓點。
愛著那么多孩子,并被孩子們所愛,封莉蓉感到非常幸福。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是給予她的最珍貴的禮物。
【宋慶齡幼兒園:孩子們的地球村】相關文章:
• 幼兒園益智區材料投放
• 幼兒園如何開展素質教育
• 南陽市臥龍區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學情況調查報告
• 利用網絡爭創群眾滿意幼兒園
• 感恩教育在幼兒園中進行
• 幼兒園如何強化幼小銜接
•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高效管理幼兒園
• 普及型的幼兒園舞蹈教育初探
• 幼兒園廁所的“秘密”
• 幼兒園數學操作材料的選擇
• 論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有序性
• 幼兒園素質教育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