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行業人力資源管理更加規范,更人本化。在幼兒教育行業里,隨著辦園模式多樣化,對幼兒教育人員專業化的需求在不斷提升,給幼兒教育人力資源隊伍管理帶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作為高校附屬幼兒園,在轉制發展過程中,以規范勞動合同、改革薪酬福利、啟動勞動激勵、規劃職業愿景等措施來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素養又團結和諧的人力資源隊伍,共同為幼兒園發展揚帆,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勞動合同 人力資源 薪酬福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幼教事業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展格局。從人力資源角度看,幼兒園辦園模式有公辦園和各種社會力量辦園。2003年9月,華僑大學幼兒園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引進社會力量辦學體制,開始一種全新的發展格局。面對依賴學校投入到自供自給,幼兒園走向社會,要在社會中立足,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質的人力資源隊伍。為此我們從學園定位、骨干培養、經費計劃、發展規劃幾大方向著手,以人力資源最優化發展需求為基本要素,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取得初步的成效,學園榮獲泉州市示范幼兒園、泉州市建功班組、福建省高校后勤管理協會優秀企業等榮譽。辦園聲譽一年好過一年,在園幼兒從原來的169人到現在的450人,學園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一、規范“勞動合同”,搭建幼兒園人力資源結構
幼兒園是保育和教育幼兒的機構,肩負著為祖國花朵健康成長的艱巨使命。在這個神圣的組織機構中,教職員工除了應具有專業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能力外,更應有愛心、細心、耐心等高尚的職業道德及心理品質。從管理角度來說,幼兒園崗位繁雜,涉及教育、保育、衛生、飲食、安全保衛、財務和維修維護等多個行業,這些都對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質的要求。
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條件下,幼兒園實現轉型,合同制的員工越來越多,90%人員為事業單位在冊非編制用工,對新機制新用工體系不了解,產生心理不適應等因素,造成人員流動,高峰期年流動近10人。為改善改制后幼兒園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我們借助《勞動法》法律條款,以及《勞動合同法》關于社會力量辦園中的勞資關系,從原有不適應法律要求的《勞動合同》入手,在高校主管部門領導下,由校人事部門聘請法律專業人員制定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華僑大學非在編員工勞動合同》,與每一位聘用員工正式簽訂具有法律保障的勞動合同,從而使員工享受到養老、城鎮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骨干老師享受住房公積金等待遇,使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多地受到法律的規范,較好地為幼兒園發展與穩定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改革“薪酬福利”,穩定幼兒園人力資源隊伍
在當今教育行業的薪酬水平當中,幼兒教師的薪酬水平普遍較低,尤其是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薪酬偏低更為明顯。同時國家對學前教育日益重視,公辦園數目逐年明顯增加,急劇招聘大量公辦園老師,造成民辦幼兒園人力資源隊伍的嚴重流失。一是由民辦向公辦園流動,給民辦園的發展形成無形的壓力。二是在民辦幼兒園園際流動,其實這不利于幼兒園及員工的發展。三是幼教行業人才的流失,表現在幼教從業人員的年齡普遍較低,從業時間短,不利于幼兒園教師的整體發展。因此,我們根據幼兒園實際,起草擬定相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如招聘制度、合同管理、員工薪酬及福利、考勤及休假、績效考核、崗位精細化管理制度等來完善用人機制。在完善制度建設基礎上,著手進行人力市場調研,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估算,包括在職前專業學習及在職進修等項目的測算。對幼教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分化,對預期工資目標定位等進行了解,初步形成幼兒園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和離職成本的預算,為學園財務預算編制較好地提供人力資本核算。其次針對薪酬福利制度,進行聘用人員工資待遇的調整。
第一,福利方面。以考勤制度為例,我們根據國家相關政策以及學校要求,確定了法定節假日,婚假、喪假、計劃生育假(產假和哺乳期),規范請假的流程要求,同時也理順了關于事假、病假、探親假、加班和曠工的界定。這些人性化制度的修訂與落實,讓更多的教職工得到了實惠,同時方便了管理者。
第二,借鑒高校工資改革政策,我們重新調整落實幼兒園聘用人員工資結構,以及績效工資的發放制度,根據學歷、崗位職別、工作年限,確立了幼兒園聘用人員的薪級工資、崗位工作、在崗津貼和加班工資隨月發放。其中薪級工資采用逐年上浮的方式計算,績效工資按年度考核等級分值發放,并將標準公示,讓每一位聘用職工了解幼兒園工資待遇政策,知道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幼兒園可以享受的待遇會越來越高。
三、啟動“勞動激勵”模式,喚醒幼兒園人力資源潛能
隨著人本思想的廣泛應用,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完善,為了留住人才,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負成本效應,我們啟動“勞動激勵”模式,以培訓機制及學歷進修來喚醒員工的勞動潛能。
第一,我們從人力資源個體發展需求為基本元素,結合學園工作要點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培訓。先后選送骨干老師前往日本進行業務交流、參加2012“國培計劃”師資培訓、前往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交流學習,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園本培訓和邀請專家到園講課,不定期到省內示范園參觀學習交流與分享,使每個員工的知識潛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升。
第二,鼓勵員工參加繼續教育進修,提高學歷,加大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去進修提高學歷者,取得學歷后還可以提高工資待遇,在以后的工作崗位安排中也參考職工的學歷程度,從而激發了員工的學習熱情。通過這些活動,使教職員工充實自己,加強對幼教專業理論的學習,掌握新的教育技能,新的教學觀念。特別是非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在幼兒園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中,他們自覺地參與學前教育本科、大專專業的學習,取得國家認可的學歷水平。目前有6人在原有學歷基礎上進修取得本科學歷,9人在學歷提高進修中。
第三,通過黨工團活動凝聚團隊熱情,讓大家感受到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自己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幼兒園發展得好,我們所付出的勞動更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形成目標一致的發展愿景。
四、規劃“職業愿景”,明確幼兒園人力資源角色定位
在多年幼兒園管理工作中,每當學期末接待前來提交離職報告的教師,都會不斷促使我反思:為什么他們會離職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善這種人員流動大的狀態?在不斷的思索中,我們在做好學園近景發展規劃的同時,要求在園教師圍繞個人特質起草“個人成長規劃”及規劃成長中的困惑。在了解老師的成長需要基礎上,我們啟動“新教師基本素質園本培訓和區級新老師專業培訓相結合”的模式,結合課題研究“抓骨干教師的專業提升,促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計劃”等措施來促進人力資源隊伍的“職業規劃”愿景的實現,并落實到自己的職業崗位中,充分發展自己的角色功能。其次,在重視對員工專業素質的規劃實現過程中,我們還注重員工的人格素養、團隊精神、品德行為的培養。因為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需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要有一種積極的人群氛圍,來促進相互之間的關懷、激勵,迸發集體的智慧。這是一個無形資產,是對人才資源的無限利用,帶來的社會效益與經濟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奧托曾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只不過埋藏在人的較為深層的自我里。”作為管理者,我們應尊重人力資源個體的發展需要,從人本精神出發去挖掘大家的潛能,以促進幼兒園向前發展,為高校教學科研提供優質的保障服務。
【高校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初探】相關文章:
• 為何孩子在幼兒園不擅長人際交往
• 淺談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
•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優化與研究
•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初探
• 幼兒園保育員專業素質提升研究
• 幼兒園意外事故案例分析
• 漫談新時期下的幼兒園管理工作
• 傳統棉紡工藝與幼兒園特色教育
• 談幼兒園種植活動與教育價值
• 幼兒園教師班級計劃制定之我見
• 幼兒園意外事故的預防及處理對策
• 幼兒園高收費現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