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公開課是幼兒園正式組織的,提供旁聽,以觀察和評估為目的的教學活動。公開課有利于教師技能的發展,園本教研的開展,但也存在不足:功利化、表演化、不公平現象。
關鍵詞:幼兒園 公開課 價值
隨著教改的推進,人們對幼教要求的提高,幼兒園公開課已經成為一項非常普遍的、伴隨著教師職業生活的教研活動,且越來越受到重視。認識幼兒園公開課的本質,理解公開課的真正意義,從而更好的發揮公開課的作用,F在我們就基于幼兒園實踐來談談公開課。
幼兒園公開課的界定、類型
對于什么是幼兒園公開課現在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一般認為有同行或者他人參觀的幼兒園教學活動即為幼兒園公開課。南京師范大學陳友娟提出公開課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是否有他人在場;是否以觀察與評估為目的;是否是正式組織的教學活動。有些研究者將幼兒園觀摩教學概括為,除任課教師和上課幼兒以外,有他人有意在課堂教學現場對其予以觀察和評判的正式組織的教學活動。(馮婉禎)有研究者將公開課界定為,由幼兒園正式組織,提供旁聽和評析,執教教師事先得知的,有所準備的教學活動。(蔡冰夏)筆者認為幼兒園公開課是幼兒園正式組織的,提供旁聽,以觀察和評估為目的的教學活動。
就幼兒園公開課的類型而言,有研究者認為,目前幼兒園常見的公開課有:考察型公開課、練功型公開課、研討型公開課、選拔型公開課、示范型公開課等。(母遠珍)有研究者按照不同維度來劃分公開課:一種是根據公開課組織所涉及范圍的不同,分為園內公開課和園外的公開課;另一個緯度則是根據對公開課的重視程度,即分為一般的公開課和級別比較高的公開課兩種。
幼兒園公開課的價值
有利于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幼兒園公開課是幼兒教師專業化的重要途徑,是教學理論和實踐溝通的橋梁。幼兒園公開課教師的選拔,一方面是對教師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分享,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由于幼兒園公開課一般要經過多次磨課,也就意味著它比常態課有更多的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等要活動, 因此為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專業支持也有利于滿足新教師的特點和需求出發,能夠為新教師的成長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與此同時,在公開課的執教過程中為教師提供了現場教學的機會,鍛煉了心理素質,積累教學經驗,這樣可以促進幼兒教師的快速成長。隨著教師教學功底的不斷加深,自信心增強,活動的組織、控制以及應變能力也會隨之增長,從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ǘ┯欣诖蚱茍@際界限,樹立良好形象
受環境、經濟、地緣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幼兒園所占有的資源不盡相同。而隨著園本課程的發展,幼兒園公開課立足于本園的實際情況,具有特色性。不同的幼兒園之間也以幼兒園公開課為媒介,展示優質資源和課程,共同交流合作,形成彼此學習的氛圍,打破園際之間的界限,促進良好關系。同時,幼兒園公開課的開展也有利于形成幼兒園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對樹立幼兒園良好的整體形象和特色品牌、贏得良好的聲譽和口碑具有積極的意義。
幼兒園公開課具有示范性,可以促進教學發展
被幼兒園推出的公開課一般都認為是好課,經過不斷的磨課,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其一般體現教改探索的成果,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由此,公開課成為了教學理論的活的案例,是理論的情景化,比幼兒園日常活動有更多的理論色彩與向導,教學探索和創新,新的教學法和理論通過公開課得以傳播,對日常教學活動具有示范性。
同時,在磨課的過程中,執教教師多方聽取意見,在增長教育智慧的同時還有助于教師從多種角度認識、分析、理解和解決問題,豐富、拓寬教師的教育教學思路和視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公開課的不足
然而,在幼兒園公開課如火如荼開展的背后,也存在隱患,成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及幼兒的需要,這違背了公開課的本質,人們紛紛指出公開課已經異化,并質疑公開課存在的意義,有些研究者甚至認為公開課是虛假的,沒有價值。
幼兒園公開課功利化
幼兒園公開課尤其是競賽課,不僅僅影響到幼兒園的形象,同時也會作為評價教師教育水平、教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標準,影響教師的獎金、福利,甚至“一課定乾坤”。對于教師而言,這種公開課是必須成功的,對于結果的重視多于重視過程。因此,為了保證公開課的質量,有些教師剝奪幼兒活動的權利和受教育機會,只讓表現積極、可愛的幼兒參加公開課;選取容易操作和出彩的活動內容,幼兒沒有選擇權。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幼兒園教育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為了成人的功利,而犧牲幼兒的利益,這是不可取的,既不符合公開課的初衷也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幼兒園公開課表演化
幼兒園公開課與日常教學活動相比,其最大的不同處在于公開。執教老師為了完美的完成公開教學,需要用比平時準備一個活動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時間和精力,精心地設計、準備和改進教學;還需要篩選幼兒,多次磨課,重復操作。以達到在執教過程中師幼配合完美,沒有一點疑義,沒有一點嘈雜,秩序規范的目的,從而展現教師的技能和風采。但是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不可能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和多次磨課。因此幼兒園公開課不免有表演痕跡,缺乏操作性和真實性。
幼兒園公開課課后評課往往缺乏一種民主寬松的氛圍,缺乏鼓勵教師自主創新的機制,領導、專家以及同行習慣于采用挑剔的眼光去審視和品評公開課,這就迫使執教教師心理壓力過大,從而采用虛假的表演。而幼兒園公開課作為一種交流課,其目的是相互學習,使教師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增強組織活動的能力。但是執教老師存在心理壓力,認為必須展現精彩的、完美的活動,這就導致了公開課的虛假,扭曲了公開課的價值。
幼兒園公開課存在不公平現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幼兒的發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幼兒,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而在公開課中,教師不但要挑選幼兒參加公開課,而且公開課進行中,教師也會選擇表現積極的幼兒,給其更多的表現機會和夸獎,丟棄了那些不聽話或者表現不好的幼兒,這傷害了幼兒的感情,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教師應該關心每一個幼兒,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人。
同時,幼兒對于教師依賴性大,因而教師的許多教學方法得以“有效”運用。在公開課中,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象征性地征求幼兒的意見,這種做法,屢見不鮮,如“你們覺得‘我的爸爸’棒嗎?”“棒!”聽了幾遍
音樂之后,老師根據活動需要詢問幼兒:“小朋友們,我們再聽一遍好嗎?”“好”大部分幼兒可以領會教師的意圖,隨聲附和。老師商量的語氣雖然溫柔卻能控制。
當幼兒回答時,老師并不是認真傾聽幼兒的回答從中了解兒童的心情和想法,只是尋找與自己教學的契合點。當幼兒的回答不符合教師的預想時,教師不斷的重復,但無積極情緒,或者直接忽略幼兒的回答。當某一個幼兒的回答正好符合教師的預想時,教師往往非常歡喜,及時捕捉住這個答案,拾階而上,鼓勵和表揚幼兒。這些行為違背了雙主體的原則,使教師與幼兒的地位不平等,造成了雙方的失衡。
參考文獻:
[1]陳友娟.幼兒園公開課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 2006
[2]李海林.公開課的價值及其局限性[J]湖南教育,2001
[3]母遠珍.淺議幼兒園公開課的診斷現代教育科學,2009
[4]夏劍,湯軍琳.公開課價值取向的問題[J]現代教學,2009
【幼兒園公開課小議】相關文章:
• 教育評價與幼兒園教學
• 宿遷市中心城區幼兒園布局優化研究
• 我也要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解析
• 幼兒園教育敘事案例
• 幼兒園教師職業準入信息技術標準研究
• 幼兒教育實踐論文5篇
• 淺談幼兒園游戲環境的創設
• 鄉村幼兒教師幸福感失落與回歸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探究
• 在幼兒園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
• 淺談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提問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