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中國的入世和互聯網的建立,中國與世界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英語, 作為一門全球性溝通的共同語言備受重視, 獲得了國際化語言的地位并成為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對于個人來說, 掌握英語, 就意味著增加了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領;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 普及英語, 就等于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 獲得了國際競爭的先機。所以, 英語教育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問題,而是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融入國際社會的大問題。
目前, 許多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需求, 已將英語教育納入啟蒙教育的內容。因此, 近幾年來, 有的幼兒園辦起轟轟烈烈的雙語幼兒園, 以此作為爭奪生源的招牌, 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家長, 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支持。但從嚴格意義上講, 多數幼兒園在英語教學的認識上以及實施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在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要求、幼兒學習適宜程度的把握、教學方法、組織方式的安排以及對幼兒學習的評價上, 都存在著明顯的不當, 導致背離了幼兒英語教學的根本原則和最終目標。
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幼兒習得英語, 為幼兒奠定一生受用的英語基礎。我在此進行了如下初步研究:
一、建立多元化的具體目標
在研究過程中, 根據幼兒英語發展的實際情況, 總結出多元化具體目標。目標遵循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需求和特點。體現了英語教學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二、挖掘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幼兒階段是無意性多于有意性, 幼兒所獲得的知識經驗, 很多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地記住的。所以在英語教學內容選擇時, 充分考慮幼兒年齡及身心發展的特點, 在不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范圍內進行教學活動, 話題的范圍和接觸的詞匯總量以及視、聽、說、玩、演等活動能力的要求等, 適合大多數幼兒的年齡的特點。我國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一直以來就十分提倡生活教育, 特別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幼兒年齡越小, 教育與生活的關系也就越密切。將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起來,使幼兒感到親切、自然, 充滿人情味。每天重復出現的生活內容, 幼兒才能夠高頻率地使用英語, 進而降低幼兒學英語的難度, 使幼兒適應生活、獲得經驗、得到發展。值得注意的是, 英語教學內容必須選擇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為基本內容。
三、研究直觀的教學方法
英語教師如果掌握科學英語教學方法, 并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英語教學規律靈活運用, 幼兒就會主動地學, 積極地用。使英語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研究過程中, 借鑒了外國教學史上曾有過的多種教學流派和方法, 如翻譯法、直接法、認知法、交際法、視聽法、游戲法、全身反應法等, 但是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后來經過觀察和推敲, 我認為幼兒的學習是用自發、個體自由的游戲來體驗直接經驗的過程。英語教學活動中的語言學習應與直觀教學形式相結合。根據幼兒的這一學習特點, 我研究了許多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情境逼真的直觀教學方法:
聲勢教學法: 就是把身體動作和有趣的聲音相結合的一種教育方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 能夠很快地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身上。
情境互動教學法: 設定一個教學情境, 幼兒根據情境輪流交換角色, 進行英語對話。通過這種教學方法, 使幼兒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由交際掌握日常用語。
活動操作法、對比認知法、實際表演法、圖片演示法、吟唱法等。
四、創設豐盛的環境
著名語言學家Willis 總結了語言學習的以下4 個基本條件。①要有語言環境, 有大量的真實的語言輸入。②有使用語言的機會, 要能使用語言做事情, 交換信息。③有使用語言的動機。④理想的狀態, 應有教學的條件, 也就是有機會注意語言的形成。
這4 個條件告訴我們學習外語的人只有沉浸在豐富的強化的、持續不斷的外語環境, 那樣才會獲得最有效的外語學習效果。因此, 在研究中我們創建了豐富、和諧、積極互動的環境, 使之產生浸潤的效果, 即讓幼兒愉快的融合在英語環境之中, 自然地、不知不覺吸收和操練。
1. 彈性的語言環境
為給幼兒創設語言環境, 提供英語表達機會, 營造語言運用的氛圍, 我們挖掘教室空間, 創設活動區域。如“英語閱覽區” 有單詞、
兒歌、短語、小故事圖片供幼兒邊看邊說; 如角色游戲區“娃娃家” “麥當勞” “超市” 等, 幼兒可在這些角色游戲扮演不同的角色, 將學過的英語口語加以組織交際運用。“表演區” 幼兒在此區域表演英語故事、
兒歌歌曲等。活動區的設置及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的需求進行彈性的調整。
2. 親和的情感環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 “心理的安全與自由是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重要條件, 在心理與自由的環境下, 幼兒心情輕松、愉快、無壓抑。他們在與環境的不斷交互作用中不斷學習發展。” 這就要求老師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寬松的精神氛圍, 在這種親和的精神環境中, 幼兒才會主動地學習新語言, 并努力地去掌握, 幼兒會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樂說。
以上是本人在幼兒園英語教學的初步研究, 我會在研究中繼續努力探索, 在探索中快速成長, 在成長中不斷拓寬發展之路。
【作者簡介】劉麗明(1969.12― ), 女, 漢族, 2001 年畢業于沈陽師范大學, 本科學歷, 小學高級職稱, 任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教工第二幼兒園副園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幼兒園英語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英語教學初探
• 幼兒園英語教學初探
• 幼兒園英語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