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炊事室(區)的課程價值 本文將為幼兒準備各類食物的活動均稱為炊事活動,文中的幼兒炊事室(區)也稱幼兒烹飪室(區),特指幼兒專門從事有關炊事活動的場所。不同幼兒園的空間條件各不相同,有些幼兒園專門設立了幼兒炊事室,不同的班級輪流在此開展炊事活動;有的幼兒園在一個樓層設有一間幼兒炊事室,供在該樓層的不同班級根據需要輪流開展相關活動;有些幼兒園沒有專門的幼兒炊事室,但每個班級根據需要靈活設立炊事區,并經常開展炊事活動。幼兒炊事室(區)與娃娃家不同,它不是一個游戲室或游戲區域,不開展假想活動,而是一個真實的生活活動場所,是一個真實的幼兒實習場,幼兒在真實的活動情景中面對真實的任務、真實的材料,使用真實的工具主動操作,解決真實的問題,獲得真實的生活經驗。幼兒炊事室(區)的活動既涉及幼兒對很多事物(蔬菜、水果、糧食等)的認識,也涉及幼兒基本的活動技能(切、搓、團、捏、刮、包、洗等),還涉及幼兒的態度和情感。因此,當我們將炊事活動作為課程實施的重要活動時,幼兒炊事室(區)也就成了幼兒獲得各種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當然也成了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
在幼兒炊事室(區)開展活動之所以能成為幼兒獲得經驗的重要途徑,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炊事活動內容廣泛,且可以不斷深入,無論是食物、工具(塑料刀、小剪刀、筷子、小搟面杖、點心模具、印花章等)及制作方法都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第二,炊事活動往往能滿足幼兒的現實需要,容易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更加投入和專注,更愿意探索和嘗試,更容易獲得相關經驗。第三,炊事活動是一種動手操作活動,既有一定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創造空間,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第四,炊事活動往往是幼兒相互合作的活動,幼兒需要經常協商、溝通和交流,在此過程中可以獲得很多交往方面的經驗。因此,幼兒園課程設計經常包括炊事活動的設計。在一些生活取向或經驗取向的幼兒園課程中,炊事活動占有很大的比重,因為它符合在生活和活動中學習的原理,符合以幼兒的興趣為導向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它有大量適合幼兒需要、能使幼兒獲得各種有益經驗的課程資源。
二、幼兒炊事室(區)的活動內容
幼兒園的炊事活動內容廣泛,可根據活動對象的不同劃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
(一)蔬菜類炊事活動
蔬菜類炊事活動可根據活動對象的特點和活動的難度,區分為協助性炊事活動和獨立完成性炊事活動兩類。
協助性炊事活動是指在成人開展炊事工作的過程中,幼兒參與其中一兩個環節的活動,協助成人完成部分任務,如幼兒參與摘菜、剝豆子等。這是目前幼兒園中最常見的幼兒炊事活動。很顯然,幼兒具體參與活動的過程,對特定的食物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入。因此,當幼兒享用自己參與勞動獲得的食物時,幼兒對食物就多了一些經驗,甚至有了某些特別的態度和情感。
在開展協助性炊事活動時,我們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且力所能及的活動,選擇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又能豐富幼兒活動能力的活動,當然,最好選擇能給幼兒帶來一定挑戰的活動。由于在協助性炊事活動中幼兒往往只參與活動過程的一兩個環節,不能在活動過程中現實地滿足對食物的需求,尤其是在那些單一性的協助性炊事活動中幼兒僅僅參與了一個環節,從事的是同樣的不斷重復的活動,幼兒有可能會產生機械和單調的感覺。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增加一些要求和環節,使活動更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如在大班剝蠶豆或毛豆的活動中,可增加一張統計表,讓幼兒統計自己剝的蠶豆莢或毛豆莢中1粒、2粒、3粒及4粒豆子的蠶豆莢或毛豆莢各有多少,最后也可以數一數自己剝的豆子的數量,還可以交流一下剝豆過程中的一些新發現。
獨立完成性炊事活動是指由幼兒獨立完成從蔬菜加工到食用過程的活動,內容主要是涼拌一些食物,或在教師指導下簡單燒制一些食物。在這類活動中,幼兒參與的活動環節更多,獲得的經驗更豐富,得到的發展更全面。獨立完成性炊事活動主要包括清洗、切、拌、燒煮等環節。如幼兒清洗蘿卜,然后切蘿卜,接著使用各種調料拌蘿卜,最后品嘗。此類活動可使用的材料還包括冬瓜、西紅柿等。有些材料還需要一個燙制的環節,一般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甚至由教師代為處理,如涼拌苦菜、馬蘭頭、薺菜等。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完成性炊事活動還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和幼兒園的條件開展延伸活動。如有的幼兒園將逛農貿市場與炊事活動相結合,增加讓幼兒挑選、購買的環節,拓展幼兒的經驗;有些幼兒園將種植園地與炊事活動結合起來,讓幼兒積累從認識蔬菜種子到食用的完整經驗,豐富了活動環節,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當然也豐富了課程內容,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二)水果類炊事活動
水果類炊事活動是在幼兒園出現頻率較高的活動。除了菠蘿等特殊水果外,大部分水果幼兒均能獨立完成切、剝等準備工作。因此,與蔬菜類炊事活動相比,水果類炊事活動總體上要容易一些,環節和程序也要簡單一些。最大的問題不是幼兒會不會,而是成人能否認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機會,這個機會蘊含了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
水果類炊事活動雖然相對簡單,但通過這類活動可以培養幼兒自我服務或者為同伴服務的意識以及剝、切、削等基本能力。教師可引導幼兒從里到外觀察不同的水果,比較同類水果之間的不同,比較不同水果之間的不同,也可以將操作與觀察結合起來,增進幼兒的認識。同樣,也可以將水果的購買、種植與水果類炊事活動結合起來。有些幼兒園從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出發,種植了柿子、蘋果、橘子、棗子、李子、梨、石榴等果樹,讓幼兒參與觀察、管理和收獲,豐富了幼兒園水果的品種,延伸了水果類炊事活動。
(三)點心類炊事活動
與蔬菜類和水果類炊事活動相比,點心類炊事活動的難度增加了,環節變復雜了,對幼兒能力的要求提高了,給幼兒發揮創造性的機會增加了。點心類炊事活動包括米粉點心和面粉點心兩種。但這兩種點心有很多相似之處,大致包含和粉、搓、團、捏、包、切、烤、蒸等環節。幼兒經常進行的點心制作活動包括做小餅(甜、咸或無味的)、做饅頭、做花卷、做各色糕點、包餛飩或餃子等。
點心類炊事活動與其他炊事活動相比,更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因為點心的制作不只是動手能力和熟練程度的問題,還涉及運用一些長期積累的經驗,如和粉時水的多少,糖或鹽的分量等。手眼協調、手指協調和靈活等方面的經驗和能力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搓、團、包等環節中這些能力和經驗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習制作點心的過程,就是幼兒積累經驗的過程,也是幼兒動手能力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點心制作活動最后的蒸制、烤制環節,幼兒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有些幼兒園在班里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給烤箱、蒸鍋設定溫度、時間,也有一些幼兒園將幼兒制作的點心送到伙房請炊事員烤制,幼兒可以根據烤制時間長短等情況決定是否守侯。
與蔬菜類和水果類炊事活動相比,在點心類炊事活動中,幼兒付出的勞動更多,幼兒操作的對象發生的變化更大,從開始活動到食用需要的時間更長,幼兒的期待更強烈,幼兒的成就感更明顯。幼兒園應充分利用點心制作的機會發展幼兒的相關能力,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組織點心類炊事活動時,還可以引導幼兒向兩頭延伸,如讓幼兒參與購買米、麥的過程,觀看或參與磨粉的過程;將自己制作的點心成品讓更多的小朋友分享,等等。
三、炊事活動中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意識
幼兒炊事室(區)是幼兒園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炊事活動是綜合活動,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開展幼兒炊事活動時,應具有以下三種基本意識。
(一)資源意識
要把炊事活動當作重要的幼兒園課程資源加以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努力把活動的機會留給幼兒,這樣才能把發展的機會還給幼兒。要將炊事活動經驗納入整個課程經驗之中,加以整體的協調和安排,切實利用好每一個炊事活動的機會。應從不同年齡幼兒的發展需要出發,努力豐富炊事活動的資源,對炊事活動的材料、方式及幼兒可能獲得的經驗加以系統的安排和組織。
(二)過程意識
要切實關注炊事活動的過程,關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動作、經驗和能力。避免把炊事活動當作進食活動,只讓幼兒享受結果,不讓幼兒參與獲得結果的過程。注重過程意識意味著選擇炊事活動內容、材料和工具都要考慮可能產生的活動過程和可能形成的經驗,真正使材料和工具在活動過程中產生作用,從而真正引發幼兒的經驗。
(三)發展意識
炊事活動的根本指向是幼兒發展,能讓幼兒園炊事活動持續開展的內在動力也應該是幼兒發展。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炊事活動資源,借助園內外的各種資源,引導幼兒投入活動。同時,炊事活動的內容和過程必須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原則基礎之上。只有這樣,幼兒園炊事活動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炊事室(區)與幼兒園課程】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專業寫生教育探究
• 鄉村學前教育狀況與思考
• 如何讓紹興方言教育走進幼兒園
• 妹妹上幼兒園的第一天
• 啟發式語言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 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探討(3篇)
• 淺析幼兒園園長的管理藝術
• 談幼兒園謙讓教育
• 歡樂教育與學前教育論文
• 幼兒園應是一片凈土、樂土
• “不務正業”的日本幼兒園
• 幼兒園體驗式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