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戲。自主游戲就是幼兒做游戲時,主要靠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自由、愉悅的心態和情緒下,完成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轉變角色,學會放手,讓幼兒體驗到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真正體現幼兒是游戲活動的主人。
關鍵詞:幼兒園 自主游戲 幼兒發展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深深地認識到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是保證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幼兒園自主游戲是一種教育載體,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放下權威,把握好活動指導的尺度,做幼兒自主游戲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是自主游戲的創造者、決定者和主導者。主要體現在幼兒可以自己決定游戲活動的主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和游戲形式,可以自己設計和安排游戲活動的過程,是幼兒個性化的游戲,是幼兒自主自愿的游戲,而不是成人強加于他們的活動,他們是游戲活動的真正主人。
一、幼兒自主游戲的實施原則
(一)環境至上原則
幼兒自主游戲環境的創設對于提高游戲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通過創設豐富、適宜的環境條件及材料,尊重幼兒自主游戲的空間,支持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主題,商量決定怎么玩和誰一起玩等,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培養主體意識。
1.營造寬松的心理環境。首先要求教師的態度要親切、自然、平和,主動與幼兒溝通交流,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有自主選擇游戲的權利,這樣孩子們才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才敢于做出自己的選擇。
2.提供豐富的物理環境。游戲環境離不開時間、地點及運用到一定的材料。為保證游戲效果,教師要努力提供足夠的時空條件或材料,給幼兒選擇的空間,實現游戲的自主性。
(二)靈活性原則
自主游戲的目標、內容、材料及教師的角色都隨著幼兒的發展而調整。教師的指導非常靈活,何時介入幼兒活動給予適當的指導是關鍵。
首先,教師根據游戲內容及幼兒游戲過程中的表現給予指導。如在建構游戲和美術游戲中,教師一般不直接參與幼兒的游戲,而以觀察者的身份出現,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問題或困難時,教師運用啟發性的提問或建議,幫助幼兒找到解決的辦法。
其次,對于在游戲過程中出現不參與游戲的幼兒,教師必須及時與其進行交談,了解原因及興趣點,幫助他建立游戲內容。
最后,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通過向幼兒提出質疑或建議,幫助幼兒提升游戲水平及活動質量,規范幼兒的行為。
(三)創新性原則
教師根據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發展現狀不斷反思,提出新玩法,創造新游戲,不斷給幼兒提供新鮮的刺激,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并幫助幼兒保持濃厚的興趣。
(四)時效性原則
自主游戲的開發注重長期的潛在效果。指導方式是間接的自然影響與直接的指導相結合,計劃性與隨機性相結合,注重發現性學習。另外,必須注重環境與活動的相互作用,教師可采取討論和集體制作的方式指導幼兒共同創設環境和準備材料。
二、開展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
自主游戲強調在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中心。幼兒全神貫注地進行活動,自我操作,自我發展,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和研究幼兒,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
(一)根據自主游戲的類別采用不同的指導方式
自主游戲的類別有許多種,不同類型的自主游戲的過程指導方法不盡相同。我園創設的體育自主游戲是由以下四種形式開展:
1.提供戶外所有大型活動設施,自選器械玩耍。教師此時的身份是游樂場管理員,主要是維護秩序和安全,并對來參與的幼兒給予社會性方面的指導與教育。
2.提供各類中、小型體育器械及各種運動器材,幼兒自選器材展開運動,主要是練習各種基本動作及技能。教師不得干預幼兒的選擇,應以指導教練的身份出現,對每一位來到自己負責區域的幼兒給予技能方面的指導。
3.以游園活動的形式提供各類體育游戲,幼兒根據興趣選擇各種體育活動,體驗體育運動的快樂。
4.開展自主晨運活動。我們的做法是,幼兒早上一回園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所有的教師都有各自負責的場地及內容,結束時用
音樂進行指揮。
(二)把握好自主游戲的觀察與評價
自主游戲的組織結構較松散,自由度高,自主性大,沒有以往的集體組織游戲那么容易駕馭。因此,游戲的觀察及評價尤為重要,這是教師收集和歸納幼兒經驗的好時機。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1.幼兒游戲內容的選擇;2.幼兒使用材料情況;3.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專注性;4.幼兒與同伴之間的關系;5.幼兒語言表達;6.幼兒持續狀況;7.幼兒常規。
教師在觀察中應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可過多地參與幼兒的活動,以免干擾幼兒活動,影響觀察的真實性。
(三)處理好自主游戲中的師生關系
真正的自主就意味著“以人為本”。教師在自主游戲中作為組織者、觀察者、協助者,必須與幼兒形成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放手幼兒自主游戲。
三、自主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一)自主游戲使幼兒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展
自主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表現與創造的機會,使幼兒有了充分的想象、發現和創造,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自主游戲促進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
自主游戲完全根據幼兒自己的興趣需要,自主選擇游戲內容,自主決定游戲同伴,自我發現和體驗游戲過程,幼兒在屬于他們自己的一片天空里感受發現和創新,心情是愉快喜悅的,體驗是充實和強烈的。
(三)自主游戲增強幼兒集體意識,交流意識和協作意識
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自主交往,友好合作,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能力,嘗試著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習與同伴協商合作,相互交流經驗做法,體驗共同游戲的無限樂趣,有助于幼兒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交往合作能力的增強。
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多觀察了解,注意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內容、玩具材料等,關注幼兒在游戲中遇到什么困難,解決了沒有,是怎么解決的,從而認定幼兒的興趣是什么,認知經驗和社會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進步等;二是適時地幫助指導;三是隨時注意游戲中不安全因素,防止過激行為的發生。
(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藝術幼兒園)
【參考文獻】
[1]線亞威,趙翠英. 關于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的幾點認識[J]. 遼寧教育, 2001年Z2期
[2] 陳國強. 從觀念到行為(續)[J]. 早期教育, 2000年15期
[3] 顧麗亞. 大班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心理需要及教師的指導策略[J]. 山東教育, 2002年33期
【論幼兒園自主游戲與幼兒發展】相關文章:
• 如何作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淺論幼兒園班級管理
• 學前教育畢業生職業發展探究
• 中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策略
• 幼兒園大班麥稈畫教學初探
• 《幼兒園管理導讀》書評
•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認同感現狀
• 幼兒園泥工教學之我見
• 學前教育專業生繪圖講故事的重要性
• 實現幼兒園美術教學游戲化
• 從“心”選擇幼兒園
• 對幼兒園教育教學開放活動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