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將文明禮貌言行滲透在幼兒一日學習生活活動中,運用多種手段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這樣對幼兒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山區幼兒;一日學習生活活動;禮貌言行
幼年時形成的習慣可以改變一生。《綱要》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將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言行,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平時在幼兒園常常會看到孩子們一些不當的言行習慣。就像我們班浩浩年齡偏小,平時也較為好動,只要是坐在小椅子上的時間,他不是兩條腿盤著坐,就是坐在地上或者是鉆在桌子底下;還有些可能是周圍地區環境的影響,平時爺爺奶奶說話嗓門大,導致孩子們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不是集體活動,一般情況下,活動室內的音量分貝總是很高;最近還看到了一類現象:一些孩子高高興興來幼兒園,拿了小椅子準備坐下,旁邊馬上有小朋友推開他,不離遠的話,他們繼續用拍打、捏臉等各種方式欺負到那個小朋友離開為止等等。看到這些更讓我清楚地知道,幼兒良好的禮貌言行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的一節課、一個活動就能見效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將禮貌言行教育滲透在幼兒在園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每個孩子從早晨入園后,每天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占據了幼兒的絕大多數時間,我利用一日生活中入園、入廁、盥洗、戶外、集體活動、游戲等各個環節將禮貌言行教育滲透其中。同時,平時還注意教導孩子們隨時使用禮貌用語,有好東西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等等。
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在園一日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禮貌言行呢?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給孩子一個學習、模仿的榜樣
模仿是小班幼兒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幼兒好模仿別人的語言、動作和行為。這一時期的幼兒正處于好奇心強的模仿階段,他們尤其喜歡模仿自己尊敬的人――老師。然而又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低,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而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與自己的老師接觸最多,從早晨入園開始,每個環節都需要我們老師用自身的言行給孩子做榜樣,時時注意自己的禮貌言行,以此來引導孩子們。在班里面無論孩子來園還是離園,我都會趕在家長和孩子跟我打招呼前,先問他們“好”,同時還提醒已經在園的或是還沒被接走孩子,跟他們“問好”和“再見”;平時在園內只要看到小朋友或家長隨地扔垃圾,我都會當著他們的面把垃圾撿起并帶走,因為我覺得用自己的行動比用語言說教更有效;在跟孩子們接觸時,我們大人也難免會犯錯,有一次我在背對孩子們繪畫示范時,我誤會了琪琪講空話,在我知道錯怪了她后,立即當著所有孩子的面,跟她說了“對不起”,當我看到琪琪笑得甜甜的時候,我知道作為老師自己就是應該這樣做的。孩子只有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當中,才能在自然中受到老師的影響,學習老師的禮貌言行。
二、 時刻引導孩子,逐漸讓禮貌言行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由于年齡特點,孩子禮貌言行的養成不可能像成人那樣一說就懂,一學就會的,這是一個相對長久的時間,是一個從模仿――學習――掌握――習慣的一個過程。無論在態度上還是在形式上,我們都要有足夠的耐心,給錯了再改的機會,讓禮貌言行與孩子們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及時抓住機會,適時地啟發、引導。喝水時,有些孩子總是喜歡一只手拿著杯子,邊走邊喝,這時候老師就要及時提醒,引導孩子要雙手拿杯子走到位置上坐下來再喝;有些強勢的孩子在欺負其他孩子時,就應該及時引導孩子了解到在幼兒園要和每個小朋友做好朋友,不能隨便欺負別人,知道這是不禮貌的做法等等。由此看來,一次又一次的引導,能更好地使孩子慢慢形成良好禮貌言行的習慣。
三、創設一個良好的視覺學習環境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讓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的發展,教師的職責在于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環境。”因而,我在活動室里布置了自己班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中一些禮貌言行的圖片,如:問好、道別、排隊洗手、安靜吃飯、安靜午睡、折疊衣服等等,讓孩子能更形象地了解最基本的禮貌言行內容。在活動室的周圍布置了一些禮儀基本手勢圖,請、安靜、勝利、棒等,讓幼兒了解除了語言,行動上也是能很好體現禮貌行為的。
接著就是要用適當的獎懲評比,鼓勵孩子禮貌言行習慣的積極養成。現在的孩子雖然小,但個個都有著好勝心,我們對孩子中那么有好的或是有進步表現的孩子進行表揚、鼓勵。我都會在自己班中,一周一小評,將這些孩子的照片張貼在“我真棒”的墻上,并把拍下的行為照片張貼在家園聯系欄中,以便家長觀看和有效地進行家園互動;一月一獎勵,自制小獎牌獎勵給他們。對于表現不如意的孩子,進行適當正確的引導,并罰他為孩子們服務一星期。
最后,對我們山區孩子的禮貌言行培養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家園共育。就像我在前面說過,我們這里大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而他們一些不正確地教養方式,嚴重影響著孩子們。這樣就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學期初我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讓家長了解小班孩子禮貌言行的內容、要求,以及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是怎樣的;在園期間我會怎樣對孩子們進行禮貌言行滲透的,從而進一步豐富家長的教育方法。
總之,禮貌言行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它與幼兒的生活應時刻聯系著,我們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的,利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隨時觀察、隨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孩子的禮貌言行,才能逐漸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禮貌言行習慣。這更是我們山區孩子現階段現狀發展刻不容緩地一部分內容。
【山區幼兒園幼兒禮貌言行的培養】相關文章:
• 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探析
• 舞蹈創作學前教育論文
• 協商,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人——運用“協商”,在一日生活中支持與引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 淺談幼兒園球類活動的組織
• 幼兒園的槐花樹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要素作用
• 幼兒園見習的任務
• 優化幼兒園管理建構和諧優質園
• 幼兒園公開課的問題及對策
• 淺論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主題活動
• 幼兒教育問題及對策
• 淺談幼兒園角色游戲指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