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提出 教師在職培訓作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關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了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的戰(zhàn)略方針,要求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因此,從國家到省市,各級各類的教師培訓轟轟烈烈地展開。而這些培訓是否能夠真的提高教師素質,能否真正加強我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已有研究均表明,按教師培訓需求進行培訓,有利于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對幼兒教師培訓需求進行分析是在實施具體的幼兒教師培訓之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已有不少的研究者對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做了相關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往往將對培訓需求的認識局限于主觀層面上――將教師對于培訓的主觀愿望等同于一次培訓或者所有培訓的需求,對于教師培訓需求的這種界定,勢必會影響到教師培訓效果的達成。
二、組織-任務-人員經(jīng)典模式
趙德成和梁永正在他們的《教師培訓需求分析》一書中對于組織-任務-人員經(jīng)典培訓需求分析模式做出了比較詳盡的闡釋,并將這種模式引入到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實踐當中。
組織-任務-人員經(jīng)典培訓需求分析模式包括三個層面的需求分析:組織-任務-人員。組織分析通過對組織發(fā)展戰(zhàn)略、資源與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識別組織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以確定是否需要采用培訓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任務分析側重于描述某一工作崗位的性質,明確員工的工作職責及任職條件,以明確培訓的內容;人員分析從員工的實際狀況出發(fā),考察員工的知識結構、技能、能力、態(tài)度以及工作績效,以確定在組織中哪些員工應該接受培訓以及接受何種培訓。這種分析模式整合了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可以有效識別組織及員工的培訓需求,發(fā)現(xiàn)一個組織在特定發(fā)展戰(zhàn)略條件下是否需要對員工進行培訓、對哪些員工進行培訓以及進行怎樣的培訓,將組織需求與個人需求整合起來,可以使培訓方案更加完善,更能取得預期實效。
三、基于組織-任務-人員經(jīng)典模式的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分析
本文采用組織-任務-人員經(jīng)典分析模式,提出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框架和思路,以強調教師培訓項目中宏觀與微觀層面需求的結合,從而提高幼兒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組織分析層次
以下從國家組織和幼兒園學校組織這兩個方面來對幼兒教師培訓需求進行組織層次的分析。
1.國家層面的組織分析。
。1)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師資水平分析。
在對國家層面進行組織分析時,分析者應該對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教師整體師資水平進行分析,這是國家層面進行幼兒師資培訓定位的起點與基礎。
(2)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教師培訓的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
分析國家對于幼兒教師未來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與要求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教師培訓的類型、數(shù)量、內容及所需要的資源。如《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地提出了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教師培訓的戰(zhàn)略目標――三年內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五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yè)培訓。
。3)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教師培訓資源分析。
同時,政府層面提供的資源和支持程度也是分析者所必須考慮的因素,可利用的資源數(shù)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兒園教師培訓的數(shù)量與質量。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培訓者需要對各種培訓需求進行排序,有限滿足重要迫切的培訓需求,使培訓效益最大化。
2.幼兒園層面的組織分析。
對幼兒園進行學校層面的組織分析,主要是通過對幼兒園的發(fā)展目標、幼兒園的環(huán)境特征、幼兒園培訓資源以及幼兒園培訓氛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幼兒園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以確定教師培訓中的用力方向。
。1)幼兒園發(fā)展目標分析。
明確幼兒園發(fā)展目標對于幼兒教師培訓的規(guī)劃和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所幼兒園的教師便是這所幼兒園的靈魂,因此,教師的成長是與幼兒園的發(fā)展相互依存的,培訓者必須在明確幼兒園園所發(fā)展的基礎上去規(guī)劃和設計教師培訓的方案,這樣才能真正地將教師的成長和園所的成長有機結合起來。
(2)幼兒園環(huán)境特征分析。
幼兒園這一組織是存在于各種經(jīng)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之中的,外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都會對幼兒園組織變革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將幼兒園作為組織層面對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組織層次進行分析時,必須考慮到幼兒園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這一因素。
。3)幼兒園培訓資源分析。
幼兒園培訓資源主要是包括培訓經(jīng)費、培訓時間、培訓人力資源以及培訓設施設備等。首先,培訓經(jīng)費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園內能夠參加培訓的教師的人數(shù)、頻次以及參加培訓的質量;其次,幼兒園人力資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內教師參加培訓的人數(shù)以及頻次。如果園內教師資源短缺,教師供給明顯不足,那么能夠在任課期間參加教師培訓的教師人數(shù)以及頻次就會大大降低。
(4)幼兒園培訓氛圍分析。
培訓氛圍是一種無形的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員工培訓工作的質量。在幼兒園組織內,園長對于培訓的重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培訓的實效,園長對于培訓的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著教師。因此,如果園長對培訓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那么教師個體培訓需求就更容易與幼兒園組織需求變得一致起來。
。ǘ┤蝿辗治鰧哟
任務分析指的是一種系統(tǒng)地搜集職務或職務系列的相關資料,以決定員工需要什么培訓來提高職務效率的方法。
在對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做任務層次的分析時,應該從幼兒教師職業(yè)特征入手,考察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在專業(yè)知識、能力以及專業(yè)意識等方面的要求。如在對“幼兒園課程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這一培訓項目做任務層次的需求分析時,培訓者應該準確分析一名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園課程”領域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具體的要求,如對幼兒園課程理論的了解程度,對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乃至評價的能力等等。 。ㄈ┤藛T分析層次
人員分析的目的在于確定教師個人的培訓需求。為了準確地識別教師個人的培訓需求,需要對教師的工作績效進行考核。因此,培訓者在對幼兒教師個體培訓需求進行分析時應該將個體主觀需求與客觀需求結合起來。
1.個體績效評估。
對幼兒教師的績效進行考核,找出當前表現(xiàn)與績效標準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師培訓需求的產生點,確定誰需要和應該接受培訓及培訓的內容。除此之外,培訓者還需要分析教師績效差距產生的原因,因為實際上有些差距產生的原因并不是知識、技能或能力的欠缺,是培訓所不能解決的。
2.教師自我報告。
雖然完全地將教師的自我報告等同于培訓需求失之主觀,但對于一個完整人員層面的培訓需求分析來說,教師的自我報告卻是必不可少的。在找到個體客觀需求的基礎上,尋求個體主觀層面的、個性化的需求是豐富和深化教師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培訓者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跟蹤觀察、參與幼兒教師教學工作的方式去調查和了解幼兒教師對于培訓的主觀需求,主要包括對于培訓內容、形式、時間安排、經(jīng)費、培訓者等方面的需求。
值此學前教育大發(fā)展的時機,幼兒師資的培訓者需要從組織、任務和人員等多個層面對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將組織與個體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增加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為培訓效果評估奠定好基礎,促進組織的發(fā)展,迎接在幼兒師資隊伍建設、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過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王瑾.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及培訓成效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位
論文,2012
[2]趙德成,梁永正.教師培訓需求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3]余新.學校組織發(fā)展: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重要基點.中小學管理,2012(3)
[4]諾伊著,徐芳譯.雇員培訓與開發(f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陳知君.上海市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需求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位
論文.2009
[6]楊婧超.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需求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2
[7]宋寅?.我國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2
[8]趙德成,梁永正,朱玉玲.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教育科學,2010(5)
【幼兒園教師培訓需求分析新思考】相關文章:
• 幼兒教育中有效回應的策略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分析
• 如何開展幼兒園的舞蹈課教學
• 幼兒園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
• 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與對策
• 談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 德國雙語幼兒園建設方興未艾
• 幼兒園種植活動中的合作意識
• 評價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以垃圾分類活動談話為例
• 幼兒園的管理藝術:大象無形
• 讓閩南民間工藝進入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老師“喜歡”怎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