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的提出 (一)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勢所趨。 主題教學課程模式在幼兒園普遍運用已有多年了,相對于傳統的分科教學來說,主題活動更具系統性。它取材立足于幼兒的知識水平和生活實際,接近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充分重視了幼兒的主體作用的發揮;而且還打破單一的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允許幼兒分組討論學習,這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因此,主題該選什么,怎么選,對于幼兒園有效地開展主題活動至關重要。
(二) 受到國際先進幼教理論和模式的影響。
主題教學的核心是為了讓幼兒理解而教,其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倡“個別化教育”。對于讓3-6歲幼兒“理解”過程,更注重讓他們去感受,形式的多樣化,趣味化,有效地引導,都需要老師去推敲,可見教師要具備相當的應變力、觀察力和隨機教育能力;“個別化教育”不能是一種口號,它需要老師極具靈敏的分析力,采取相應的教育模式。主題活動中有涉及到適合幼兒發展的各個領域的各種知識;主題的展開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提問式、探索式、互動式、創造式……極注重孩子在親身體驗中獲得經驗。與主題有關的不同活動能反應出不同的課程方向和不同的兒童的參與模式。每位兒童都有不只一次和用多種方法接觸同一內容的機會,由此可見,主題活動的開展非常適合3—6歲兒童的感知需要的發展。因此,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關系到幼兒的身心發展。
(三) 借鑒小學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生活”課程。
幼兒園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幼小銜接”,小學低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生活”課程是克服我國教育弊端,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強調構建以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為核心的教育目標觀應為當務之急。而幼兒園主題教學的開展模式正是由孩子在認知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和共同合作得出經驗知識的過程,可見幼兒園的主題教學與其有相得益彰的作用,由此可見主題教學,它是一種“活教育”,單純地開始、結束,無法體現其的價值,它注重的是在過程中的探索,嘗試,哪怕是失敗,因此如何有效的組織幼兒園的主題活動值得研究。
二、研究步驟
(一)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預設、生成適合本園教學的綜合主題活動內容
1、主題開始階段。
主題的制定,不是由老師來一手策劃和制定,而是要在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及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孩子來共同關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指導中充分給予幼兒機會,尊重幼兒自主游戲的活動權,在游戲、探索、參與中產生生成問題,引發幼兒自己確立主題。如:現在很多商品都有商標,孩子偶爾發現商標上有圖文,而這些圖文中蘊含了許多知識,“有趣的商標”主題就形成了。
當主題確立后,教師則應充分考慮有關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知領域的均衡性,幼兒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幼兒參與過程中的參與性等等,合理規劃主題活動開展的周期,循序漸進地安排主題進程。
2、主題的學習階段
通過教師引導,幼兒參與討論、收集及準備,創立了主題,幼兒有了自己的理論、自己的邏輯,獨特的見。通過參觀、了解、家園互助,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增長他們的知識面,支持他們用各種方法查找資料,解決問題。
在主題探索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給幼兒足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要急于給他們答案,也不強加給他們觀點。同時要開展與主題相輔的區域活動,給幼兒足夠的時間讓幼兒進行活動。首先教師要對材料的擺放有一個有固定的安排地方,讓幼兒知道如何收拾、整理區域材料,養成良好的進區規則。
對于材料的提供,老師要多渠道的方式進行,既能減輕自己的壓力,又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主題的展示階段
3-6歲幼兒的學習特質就是溫故知新。我們應該把主題活動成果,其中包括主題網絡,計劃,總結,圖片資料,和孩子的成長檔案,做一個展示,一方面做一總結,另一方面讓孩子進行一下回憶,對園所今后的主題開展也會有借鑒的作用。
( 二)重視教師的集體備課
如今,我們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是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的。因此,集體備課的形式對于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尤為重要。在幼兒園教師采取骨干師預設主題以后,其他教師在集體備課活動中共同考察主題內每一個小活動。每周專門有一天,教師們都要進行集體研討,在集體備課之前要先把教材看熟,準備好相應的材料,整理好相應的說明,然后根據課程實施的,再加以選擇,并修改調整方案,在研討中,教師們各抒己見,甚至推翻原來的設計,使之更好地適應幼兒。集體備課的開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師課程實施的效果。
(三)考慮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
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于美化班級的環境創設有所不同,它需要與主題內容相匹配,為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服務,有更大空間的給幼兒操作的機會。它不僅僅局限于墻式,還包含了區角,玩具、班級布局等等。老師在主題開始前就要有一個合理的構思,并將其簡單呈現,加以標識,孩子們在其中豐富內容,使之體現幼兒的意愿、興趣、體現幼兒主體意識。包括圖片、照片、卡片、實物,活動記錄,如主題活動做的調查表、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圖片、有關主題活動的繪畫手工.照片等,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并不是要求一步到位,而是在主題進行的整個過程中不斷豐富,不斷提高。
與主題背景墻飾有相得益彰作用的還有區域,區域活動是主題環境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將主題中的部分易操作,具探索性的環節置于區域中,效果會很好。
三、成果預測
(一)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長, 開發幼兒智能, 促進幼兒的主動發展, 為幼兒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二)更新教育觀念, 轉變教育行為, 強化科研意識, 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 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合作、引導者。
總之,有效地組織幼兒園主題活動,能夠讓孩子在自己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新鮮的事物和知識,在探索操作中積累經驗,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三之三幼兒園 江蘇】
【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相關文章:
• 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