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制作燈籠》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心靈手巧、動作協(xié)調的技巧,并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習慣,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的技能,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制作燈籠》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心靈手巧、動作協(xié)調的技巧,并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幼兒手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紙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簽、雙面膠、毛線。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
當你家里過新年的時候,你家門口會懸掛什么東西呢?
讓我們一起來制作紙杯燈籠吧!看看誰制作的最美、最好看吶!
2. 老師指導幼兒制做燈籠
⑴分發(fā)制作材料;
⑵指導安全制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簽;
⑶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彩色卡紙粘貼在紙杯的外面作裝飾;
第二步:把在卡紙上畫好的耳朵、眼睛、鼻子、胡須和嘴巴,分別剪下來,然后貼在裝飾好的紙杯上;
第三步:在紙杯底部的中間用牙簽鉆一個小孔,穿上毛線,并在杯里將線頭打好結。將線的另一頭系在竹筷的一端,燈籠就做好了。
3. 師生一起念兒歌:
小紙杯,
真好玩,
剪好圖形上面貼,
在鉆一個小小孔,
系好繩子成燈籠。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現(xiàn)有資源設計的,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在這次活動中,孩子都在情感互動、技能等方面都體驗到了樂趣,制作了比較精美的紙杯燈籠,達到預定的活動目標。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幼兒園大班教案《制作燈籠》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yōu)質課教案《太空搶險隊》含反思
• 凡高油畫《星月夜》大班美術欣賞教案
•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七彩的世界》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做麻花》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五彩氣球》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孔雀開屏》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畫蘋果》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路邊的樹》
• 幼兒園中班教案《花仙子》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美術公開課教案《黃瓜和西瓜》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美術棉簽點畫教案《青青草地》含反思
• 美術教案:多彩的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