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幼兒園教案 > 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

數學教案    日期:2019-12-31    作者:紅顏
【www.888bfw.com - 幼兒園數學教案】

大班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玩格子的樂趣,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促進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發展,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有趣的格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
  2.體驗玩格子的樂趣。
  3.促進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發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多媒體設備。
  2.人手一張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圖譜,人手6個棋子。
  3.布置"尋找周圍象格子形狀的物體"之任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呈格子形狀。
  1. 看課件,猜一猜禮物(格子)。
  師: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一件禮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課件,至出現格子)
  2. 尋找和回憶生活中的格子師:你們平時有沒有見過什么東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狀的?(啟發回憶在家里、幼兒園、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續看課件,了解生活周圍有許多東西呈格子狀。

  二、感知8個格子的特征,和8個格子玩游戲。
  1. 那這個格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幾個,橫線有幾條,豎線有幾條呢?引導幼兒從上往下數橫線,從左往右數豎線,并小結:原來8個格子由3條橫線和5條豎線組成。
  2.看課件中的一個棋子,說出位子。(在第幾條橫線、第幾條豎線上)
  3.我們已經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們玩追棋子的游戲,請小朋友拿出棋子擺在你的格子上,看誰放得又快又好!
  4.和8個格子玩追逐游戲,感知方位及空間,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三、感知9個格子的特征,和9個格子玩追逐游戲。
  1.師:8個格子,6個棋子,一點兒都難不住你們,想不想挑戰更難一點的格子?畫面出示九格,問有幾格,它是什么樣,由幾條橫線、幾條豎線組成的?
  小結:九個格子是由4條橫線、4條豎線組成的。
  師:格子想跟你做游戲,他跳到哪兒?你就追到哪兒?誰的棋子放對了,就捉到了。
  2.請幼兒翻到   9格的格子圖,玩追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轉轉轉、棋子跳跳跳的游戲。
  規則:幼兒的格子不能轉,等畫面中的格子停下來后,重新移動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
  1.出示魔棒,介紹游戲規則:現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來了,老師說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請幼兒用魔棒在對應的格子上點出來,如果點對了,會顯示出笑臉,點錯了,會出現警報。
  2.幼兒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反復進行幾次。

  五、導入延伸活動:在12個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戲。
  1.畫面出示12個格子 ,老師同時出示大KV板,介紹規則:請6個小朋友來當棋子,電腦上調皮的棋子跳一跳,上來的6個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12個格子上站好。
  2.邀請6個小朋友合作游戲一次。
  3.提出游戲要求: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需要我們大家仔細觀察,共同合作,你幫我、我幫你。下課以后我們到操場上一塊兒玩好嗎?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圍繞棋子這個中心,通過“情境激趣、適時引導、自由探索、集體競賽”這一主線進行展開教學,讓幼兒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鍛煉。活動利用不同數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復“跑來跑去”吸引了幼兒的目光,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安排、活動實施簡而有序,教學調控靈活,有足夠的思索與探究空間與時間,并能及時獲取課堂反饋信息,適時調節課堂教學,教學效果達到了預設目標。

小百科:格子,方形的空欄或框子鐵格子,方格圖案格子圖案的花布,為了規整田地而用橫豎線劃成的方格。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公開課教案《5以內的序數》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鋪路》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和朋友比高矮》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的減法》含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老底子飯堂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9》

• 幼兒園小班教案《青蛙坐船》

• 幼兒園大班教案《球體與圓柱體》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上學期教案《一起去郊游》

• 幼兒園小班教案《紙盒一家》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5的分成》含反思

• 大班數學教案《按物體量的差異性排序》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