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記得要微笑》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知道關心他人,培養愛心,擁有快樂的心境,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記得要微笑》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知道關心他人。
2、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
3、培養愛心,擁有快樂的心境。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
2、難點:使幼兒能大膽的表達讓別人快樂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信封4個,微笑字卡,小鳥、小象、小兔、蝸牛圖片各一張。
2、音樂《歌聲與微笑》,愛心記錄卡,小愛心30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讓幼兒初步感受微笑)
(一)出示蝸牛微笑的圖片,講講卡片上面有什么?
(二)談談小蝸牛的笑。
(三)教師肯定幼兒的回答并出示“微笑”字卡。
二、基本部分
(一)體驗微笑能帶來快樂
1、猜猜原因:小蝸牛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
2、導語:老師還收到了幾位小客人的來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信封,圖片)
3、看了這些小客人的來信,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要把微笑卡片寄給大家了嗎?
小結:微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二)用微笑傳遞快樂
1、體驗微笑:你會微笑嗎?做個最美的微笑給老師看。
2、送微笑:和旁邊的小朋友微笑。
3、你還想把微笑送給誰?為什么?啟發幼兒送微笑時說一句話。
(三)探索多種用帶來快樂的方法
1、除了微笑,還有什么方法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故事里的小動物是用什么方法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2、在愛心卡上記錄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法(發放愛心卡)
3、張貼記錄卡,并分享交流(播放音樂)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學到了許多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法,老師認為,這些方法里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微笑”,讓我們每天都保持微笑,做個快樂的孩子,好不好?現在請小朋友排隊洗手吧!
【活動反思】
葉圣陶先生曾強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生活是語文之源,語文的學習應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詩歌是語言的精華,更是生活的高度濃縮,詩歌的學習更需要回歸生活。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采用了以讀代講、讀中感悟、情境渲染、熟讀成誦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展開想象,把詩歌的精煉語言與生活銜接起來,再現生動具體的生活場景,并及時補充資料深化感悟,既實現了課內與課外、學習與生活的有效結合,又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教學中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他們無拘無束地表達真情實感,進行“多元感悟”,在自主互動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維的訓練。
小百科:在人與人之間,它是一個表達方式,表示愉悅、歡樂、幸福,或樂趣。微笑是不分文化、種族或宗教,每個人都能理解的,它是國際通用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面帶微笑是世界各地情感溝通的手段。
【大班社會教案《記得要微笑》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合作力量大》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優秀社會教案《十二生肖》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優點展示
• 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需要關心的人》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商店招牌》
• 幼兒園大班教案《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
•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安全教育《小貓被淹》
• 幼兒園中班教案《老師》
• 幼兒園小班教案《夸媽媽》
•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課教案《中秋節快樂》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勤儉節約》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工作最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