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量一量樹有多粗》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用合適的工具測量樹干的粗細,喜歡測量活動,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量一量樹有多粗》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合適的工具測量樹干的粗細,喜歡測量活動。
2、 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數學繩子、毛線、吸管、鉛筆、各種尺若干;水彩筆、記錄表若干。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在幼兒園內先確定10棵待測量的樹,并分別在樹干上編上1—10的號碼。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里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么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干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干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測)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
幼兒討論:用手環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后交流:
1、粗細:
(1)用什么材料測量?有多少粗(在記錄紙上記錄)?什么方法測量的?
(2)(選擇用繩子測量的)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字是多少?
(3)為什么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有的測底部、有的測中部)
2、高矮:
(1)小花園里哪棵樹最高?
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測:用尺無法測量高度時可目測)??怎么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么測?(直接測量)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測量?
用鋼皮卷尺直接測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生。
1、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現在請你們來做樹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并把數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小百科: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量一量樹有多粗》】相關文章:
• 小班科學課教案《蛋寶寶站起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中草藥》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探究植物靠什么喝水的》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采蘑菇》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質課教案《顏色變變變》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讓熱水變冷》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紙的由來》含反思
• 中班科學教案《流水吸管》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秀教案《動物的嗯嗯》含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陀螺轉轉轉》
•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