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船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適用于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發現,知道通過改變形狀可以把沉的東西變成浮的,樂意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船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改變形狀可以把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2、能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發現。
3、樂意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裝水的大臉盆每組一個、毛巾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托盤、內裝:包裝紙、橡皮泥、蠟光紙、帶蓋玻璃瓶。
幼兒人手一份“沉浮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1、問題激趣
提出問題:誘發幼兒討論:輪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
2、猜測結果
組織幼兒觀察材料:看一看,托盤里有什么?
引導幼兒猜想:拿起來摸一摸,哪些東西放水里是浮的。哪些東西是沉的。
交代記錄要求:在記錄表上,把你認為會沉的東西畫上“↓”符號,會浮的畫上“↑”符號。
引導幼兒假設、猜想:我認為:橡皮泥會浮、玻璃瓶會沉。因為……。
3、驗證假設
引導幼兒將自己假設的材料放入水中,驗證沉浮事實。
引導幼兒討論驗證結果,重點觀察:沒帶蓋子的玻璃瓶是沉還是浮。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了解到橡皮泥一下子就沉進水里了,沒蓋子的玻璃瓶會浮一會,一會兒過后也沉進水里了。
4、讓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引發幼兒思考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沉的東西浮起來?
引導幼兒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讓提供的四種東子浮起來,如:蠟光紙、包裝紙折成船,將橡皮泥捏成碗,將空瓶子擰上蓋。
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操作和實驗結果。
教師重復幼兒的方法,做一遍總結示范。并在驗證途中加入新的發現:在紙船和碗中可以加入新的東西,他們還可以運物。
教師小結。
小百科:船舶是隨著人類的發展而開發的。不論是戰時或是平時,都有船舶的出現。世界上有數百萬的漁民用漁船捕魚。戰時的海戰及海上軍事補給都和船有關。
【幼兒園中班教案《船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會吹瓶子的氣球》含反思
•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變了變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變廢為寶》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風》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冬天里的動物》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漂亮的水果外衣》
• 幼兒園中班教案《會爬的植物》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神奇的太陽鏡》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石頭的奧秘》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芹菜和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