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應“從生活、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既幫我們指明了幼兒園數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也指導我們積極地開展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踐探索,幫助幼兒在生活中建構初步的數學經驗、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努力實踐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理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街上的汽車是越來越多,不少小朋友的家長都擁有私家車,孩子對車是越來越熟悉,孩子間有關車的討論話題也越來越多。傾聽他們的談話,以車的種類、品牌、顏色為居多,也最為熟悉。有時也會關注到車牌,會說“我家的汽車車牌是XXX。”“你家的汽車車牌XXX”等等。為此,我開展了有關“我們的汽車”主題活動,從認識汽車、汽車分類、行車安全等多個角度關注身邊的汽車,引導幼兒探索有關汽車的秘密。
《設計車牌》是其中的活動之一,車牌號碼中蘊涵的“排列與組合”是大班幼兒數學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探索與體驗1、2、3、4四個數字的不同組合,變化出一系列不同的車牌,培養幼兒對數字的敏感性和思維的靈活性,充分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用1、2、3、4四個數字設計不同的車牌,增強對數序的敏感性。
2.提升觀察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磁性黑板、1、2、3、4數字卡若干套、數卡袋若干、車牌。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馬路上有許多許多汽車,怎樣能在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車?
小結:每一輛汽車都有不同的車牌號碼。有了車牌,即使兩輛汽車的顏色、標志都一樣,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車。
二、設計車牌
(一)第一次操作——自由設計
1.每位小朋友拿1、2、3、4四個數字,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車牌。
2.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車牌放在相應的帶頭的數字下面。
3.師幼共同檢驗。
(二)第二次操作——嘗試合作
1.小組補充以某個數字帶頭的新車牌。
2.檢驗每個小組所補充的車牌。
3.找出某兩塊車牌的異同點
三、尋找規律
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了解:隨機交換兩個數字的位置,就能產生新的車牌。
四、比較延伸
1.比較浙GT5786和滬GT5786兩張車牌的異同。
2.小結延伸:車牌上因為漢字、英文字母、數字排列組合不一樣,才有了千千萬萬的車牌號。請你回家把自己家車牌上的數字重新排列,看看能變出多少新車牌。
活動反思:
一.選材貼近生活
活動以“生活中的數學和數學活動生活化”為依據,把孩子們隨時會觀察到、感受到有規律的排序的車牌為主線,在活動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利用孩子平時經常體驗的內容和關注的話題展開活動,一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發起了孩子學習、發現的樂趣。
二.目標制定合理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此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從能力、知識、情感三方面來制定,在目標制定時也考慮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活動中,我也緊緊圍繞著目標來開展每個環節。
三.過程注重探究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兒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在活動中,我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究、希望嘗試的欲望,始終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孩子主動參與到觀察、分析、探究的學習活動之中,實現了“孩子是學習的主體。” “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四、環節緊湊有序
本次活動設計條理清楚、從易到難、層次分明。從“發現車牌的秘密”引起孩子“找秘密”的興趣;隨后又通過孩子的觀察、老師的總結得出排序的規律;接著再通過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種規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散了孩子的思維;最后又回歸到生活,激發起孩子繼續尋找生活中的排序現象的興趣。整個課堂教學有序有線、豐富多彩,使幼兒至始至終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活動效果好。為孩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大班數學活動:設計車牌】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數學活動《學習對稱》
下一篇:大班數學:比較輕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