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名稱
|
小班—健康—我有一雙小小手
|
|
課程分析
|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活潑好動,總想親自動手去擺弄和嘗試,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因此,幼兒可以在成人的指導下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
本活動通過希沃課件的有趣設計,以小手圖片、小熊聲音、趣味闖關為抓手,深深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最后,以師幼共同討論保護小手的方法和觀看圖片自然結束活動,使幼兒有完全自由、自主的活動表現。
|
|
課程目標
|
1.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手指有不同的名字。
2.能學會簡單的保護小手的方法。
3.喜愛自己的小手,喜歡做關于小手的游戲。
|
|
課程準備
|
課件、小熊教具、音頻《洗手歌》、紙圈若干。
|
|
課程過程
|
一、活動開始
1.師幼手指操《小手拍拍》。
二、出示“手”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手
1.幼兒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小手,通過觀察、描述和感知知道一只小手上有5個手指頭。
2.出示小熊課件,讓幼兒觀察小手并了解每個手指有不同的名字。
三、游戲“套圈圈”
1.分發紙圈,幼兒自主把紙圈套手指上,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紙圈套在哪個手指上?
2.集體游戲,教師說口令幼兒把紙圈套在對應的手指上。
3.教師小結:紙圈游戲好玩嗎?小熊用小手做出了漂亮又好玩的紙圈!
四、了解生活中保護小手方法
1.師:你們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小手這么能干,我們要怎么保護它呢?
2.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并討論保護小手的方法,教師總結。
活動延伸
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動,鼓勵幼兒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
|
|
課程反思
|
在本次教學中,通過可愛的小熊形象吸引幼兒注意,讓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了解保護小手的辦法。并在多個環節的幼兒發言中,以觀察、討論、回答問題、游戲等方式增強幼兒基本的安全知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我本次通過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方式吸引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信息素養。
幼兒不能總是在成人的保護和照顧下生活,隨著幼兒年齡的逐漸增長,幼兒還需要在成人的指導下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幼兒活潑好動,總想親自動手去擺弄和嘗試,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因此,通過本次《我有一雙小小》活動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保護小手的辦法。下面我就這次活動進行如下反思:
1.借助內容,提高幼兒對小手的了解。
幼兒手的動作能力是實現生活自理最為重要的能力基礎,也是學習使用工具以及進行繪畫、寫字等活動的能力基礎。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就多處增強幼兒對小手的了解:
(1)開始環節有趣的小熊形象引發幼兒對小手的興趣,再通過討論和回答等提高幼兒對小手的了解。
(2)游戲套圈圈和師幼討論環節中幼兒交流小手可以做什么,從而提高幼兒對小手的了解。
(3)觀看圖片中,幼兒分享保護小手方法,提高幼兒對小手的了解。
|
【小班健康《我有一雙小小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鼻子真靈》含反思
• 大班健康教案:我想嘗一口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舞獅》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奇妙的爬行》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健康優質課教案《隨地吐痰不文明》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健康教案《打球門》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牙齒》
• 幼兒園小班教案《笑一個吧》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玩報紙》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不怕黑》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逮小熊》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怎樣保護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