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分析
《小刺猬燙發》是一個生動有趣,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故事。故事描述了小刺猬看到森林里的小動物都燙了頭發,在不計后果的情況下,將本來保護自己的“刺”燙成“卷發”,最后遇到大灰狼卻無力反擊而自食其果;故事富有教育意義,揭示了做事情不要看別人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中班的幼兒也會經常出現像小刺猬一樣,在不分辨事情對錯的情況下盲目跟從,因此當孩子們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會展開回憶、聯想,受到啟發。本節活動通過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借助課件分段欣賞、完整欣賞、啟發提問等了解故事內容,引發幼兒和同伴大膽猜想交流故事情節,讓幼兒在情節猜想中更深入的理解故事,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分辨事情的對錯,不要盲目跟從。
課程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小刺猬燙發的過程和燙發帶來的后果,豐富詞匯:齜牙咧嘴。(重點)
2.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小刺猬不能燙發的原因。(難點)
3.懂得不能看到別人怎么做自己就盲目地跟著學的道理。
課程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了解小刺猬的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小刺猬燙發的課件、火鉗實物
課程過程
一、出示熊貓師傅和理發店的圖片,引導幼兒交流理發店的作用。
提問:熊貓師傅開了一家什么店?理發店可以干什么?
小結:理發店是燙發、剪發做發型的地方。
二、分段講述,了解小刺猬燙頭發的過程和燙發帶來的后果。
(1)講述故事1-4自然段,引導幼兒觀察獅子、長毛狗、花母雞燙發后的變化。
提問:“有哪些動物來燙發?燙后都變成了什么樣子?”
(2)播放課件,呈現小刺猬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刺猬是否適合燙發。
提問:小刺猬看了三只小動物都燙發了它會怎么想呢?它為什么那么著急的要去燙發?”
小刺猬適合燙發嗎?為什么?
(3)播放課件,講述故事5-8自然段,幫助幼兒了解熊貓師傅給小刺猬燙發的不易,豐富詞匯:齜牙咧嘴。
提問:熊貓師傅是用什么給小刺猬燙發的?為什么要用火鉗?
“小刺猬痛的什么樣子?誰能表現一下小刺猬齜牙咧嘴的樣子?”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表現。
(4)播放課件,講述故事9-10自然段,啟發幼兒感受小刺猬燙發后的得意。
提問:“小刺猬燙發后覺得自己怎么樣?它會怎樣在回家的路上展示它的發型?引導幼兒學小刺猬的樣子用動作、表情表現小刺猬得意的樣子。
(5)播放課件,呈現大灰狼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危急時刻小刺猬的無奈和恐懼。
提問:“小刺猬遇到了誰?”
“這時小刺猬心里會想些什么?”
“大灰狼會吃掉小刺猬嗎?為什么?
小結:結局是不是跟小朋友們想的一樣呢,讓我們一起完整欣賞故事。
三、配樂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小刺猬最后明白了什么?
小結:小刺猬身上的刺時保護自己的武器,燙彎了就沒辦法保護自己了,不應該看到別的小動物燙發,自己就跟著燙,這樣做很危險,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見。
四、活動延伸
除了小刺猬有自己的本領,還有許多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活動結束后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調查一下,然后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課程反思
1.本節活動通過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借助課件分段欣賞、完整欣賞、啟發提問等了解故事內容,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通過提問猜想故事情節,更好的引發幼兒和同伴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益于拉近幼兒與作品的距離。
2.本次活動環節順暢,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可以提出問題:“如果小刺猬沒有燙發結局會是什么樣子的呢?”進一步引發幼兒思考,創編出不同的結局并進行表演,理解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3.在最后一環節,可以結合幼兒生活經驗懂得不盲目跟從的道理。比如結合生活中的一些行為圖片,引發幼兒思考,提出問題:“什么樣的行為我們可以去學”。例如:小朋友隨手撿起垃圾,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等。從而進一步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分辨事情的對錯,不要盲目跟從。
【中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相關文章:
• 中班語言教案:包子不見了
• 中班語言教案:白羊村的美容院
• 中班語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車》
• 中班語言教案:蚯蚓
• 幼兒園PPT課件《小刺猬燙發》
• 中班語言教案:請誰來幫忙
• 中班語言教案:恐龍媽媽藏蛋
• 中班語言《小刺猬燙發》含課件教案
• 《大象救兔子》中班語言教案
• 中班語言教案《多么溫暖的禮物》
• 中班語言教案:被澡盆卡住的熊
• 中班語言課件《小刺猬燙發》含教案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