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學習外語影響發音
上海市閔行科技幼兒園園長李偉女士以前曾經在烏南幼兒園工作,該園在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一家涉外幼兒園,有不少使領館的孩子在該園就讀。 “當時有一個小朋友,爸爸是荷蘭人,媽媽是北京人,保姆是上海人。這個小孩子在同爸爸說話時用荷蘭語,和媽媽說話時用普通話,和保姆說話時說上海話。我那時便意識到,3-6歲是小孩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和敏感期。 ”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過早接觸另外一種語言,會對第一種語言產生影響,進而混淆兩種語言。之前也有專家表示,家庭語言環境中的“多方會談”會對幼兒的語言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嚴重者甚至導致語言思維混亂。市兒童保健所沃樂柳副教授建議:“幼兒最好是在3歲以后再開始學習外語,過早學習有時反而會影響幼兒以后學外語的正確發音。 ”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3-6歲的兒童最多可以同時學會5門外語,這是記者昨天從“3-6歲幼兒英語課程專家座談會”上獲悉的。有專家指出,學習多門語言能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但為避免引起語言混淆,最好把學習外語放到3歲以后。而且由于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因此3-6歲幼兒并不適合在一個班級中學習外語。
【孩子學外語最好在幾歲?】相關文章:
• 新形勢下如何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 《快樂閱讀 輕松講述》
• 怎樣激起孩子讀書的欲望
• 幼兒語言教育中談話活動和講述活動的區別
• 利用多種發展托班幼兒口語
• 探索科學認讀之情趣妙法
• 如何為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 幼兒園開放性語言教育活動初探
• 怎樣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 評小班早期閱讀活動《小兔孵蛋》
• 《生命世界》:解析人類嬰兒語言學習之謎
• 小班集體閱讀活動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