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的幼兒讀物繁多,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圖文并茂,寓教于樂,有助于幼兒健康成長,如思想修養、科學知識、歷史類圖書等。第二類故事性強,以娛樂為主,引人人勝,主要是供幼兒消遣的圖書,如卡通故事等。第三類格調低下,夾雜一些封建迷信、兇殺暴力等內容,是在無形中毒害幼兒純潔心靈、易引入歧途的消極圖書。由于幼兒看問題不全面、不深刻,辨別力差,在選擇圖書時缺乏科學標準,具有盲目性、隨從性和膚淺性等特點。此外,雖然他們已經參加集體和社會活動,但是自控力和抗毒害力不強,情感和意志不成熟,行為比較幼稚。在發展初期,幼兒的言行舉止具有很強的模仿性,他們往往會將圖書中主人公的行為、品質、態度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來。因此,為幼兒選擇好圖書,為他們的發展提供精神營養,讓他們汲取、吸收并促進長遠的健康發展,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一件事。那么,如何正確地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圖書呢?
一、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
教師在自己或指導家長為幼兒選擇圖書時,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需要的、感興趣的圖書。幼兒年齡越小,思維越具有具體性、直觀性和形象性等特點,對一些具體、形象、直觀的東西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對于年齡小的幼兒來說,教師或家長要為幼兒選擇一些以圖為主、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幼兒畫報、故事連環畫和趣味性強的畫冊等。在這一時期,文字是圖書的次要內容,對圖書內容起到命名、提示、強調等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是構成圖書“可有可無”的內容。幼兒信息的主要來源是書中的圖畫。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可逐漸添置一些圖文并茂的書籍和深入淺出的知識性書籍,如歷史故事讀物、科學知識讀物等。這一時期,圖畫依然是圖書的主要構成部分,文字可能只有三五句話,但是文字不再是圖書可有可無的一部分,它和圖畫是相互支持、相互映襯的關系。從圖畫中,幼兒可以獲得除文字以外的更多信息;從文字中,幼兒可以得到關于圖畫的主要內容。對于較大年齡的幼兒來說,可以有意識地介紹、推薦一些優秀的世界名著及內容健康、推理判斷性強的讀物,隨著幼兒識字量的增多、對周圍世界了解欲望的增強,他們閱讀這些圖書的興致也會日益提高。相對來說,在這類圖書中,圖畫是次要內容,它是圖書的補充,為幼兒呈現了一個靜態的眼前形象,而在幼兒的頭腦中,憑借他們閱讀的文字信息可以構建一個豐富的動態世界。
其實在整個幼兒階段,以文字為主的圖書絕不是他們閱讀的主要內容,即使到了幼兒發展相對成熟的5~6歲,他們依然關注具有鮮明人物形象、曲折故事情節的圖書。因此,圖書中的圖畫便成了考量一本圖書優劣的主要標準。對于1~2歲的幼兒,圖書的繪圖一定要準確逼真,有些幼兒圖書中的小動物非牛非馬,大人也許看著可愛,但對幼兒來說卻起著一種誤導作用。2~3歲時,幼兒圖書畫面可以復雜一些,逼真程度也可以些許降低,但仍舊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讓幼兒能夠把握辨認事物的主要線索。4~6歲時,選擇圖書的重點從以畫為主向以字為主轉移,圖書的內容要生動有趣并蘊含一定的道德觀、價值觀,不應一味地打打殺殺。現在有些幼兒讀物的畫面好像進行著丑的比賽,主人公要么丑陋不堪,要么兇狠怪異,這無疑會對幼兒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說到圖畫,有必要提及選擇圖文并茂的圖書的要點。一是圖書中的文字不應生僻,而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的漢字,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圖書之外可見可讀,并產生學以致用的效用。二是在一本圖書中,生字不應該太多,否則會增加幼兒閱讀的陌生感,削弱他們閱讀圖書的興趣。事實上,幼兒有重復閱讀的興趣,在成人看來是索然無味的事情,在幼兒眼里卻是一種語言游戲,他們在不斷的發音、組詞中實現字、形、義的感知和理解。
三是文字作為閱讀內容,還應該具備準確性與得體性,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漢字書寫本身正確無誤。②組詞造句符合規范,不亂用、不錯用。③文字所體現的內容如科學知識、道理寓意是正確的,不會讓人看了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或者根本就是錯誤而不可接受的。④文字作為圖畫的補充或支持,應該與圖畫融為一體而不是彼此獨立,在主題上具備一致性,讓幼兒接觸了圖畫和文字之后加深認識并進一步整合自己的知識。
二、以幼兒的個性特點為依據
現實生活中的幼兒個性千差萬別,因此教師或家長需要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有區別地為他們選擇圖書。加德納認為,人類普遍地具有八大智力領域,但是每一個個體的智力組合方式和智力特點是不同的,基于此,每一個個體都具備不同于其他人的智力優勢領域和運用智力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幼兒面對紛繁復雜的圖書時,他們同樣會根據自己的智力組合特點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圖書。例如,有的幼兒喜歡手工類的書籍,當他拿著剪刀、膠水、尺子等工具,對照圖書的提示和圖畫來完成手工活動時,他不僅實現了有次序、有目的地閱讀,而且鍛煉了自己的肌肉運動和操作能力。有的幼兒偏愛益智類的書籍,對于猜謎、看圖找錯等方面的書籍總是樂此不疲,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比別人多了幾分細心和認真,在從圖片、文字中尋找答案線索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努力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發展特點,不僅關注幼兒之間的“同”,讓他們獲得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知識,而且把握幼兒之間的“異”,讓他們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經驗,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
三、以圖書本身的質量為依據
教師或家長為幼兒選擇圖書時,還要特別重視圖書本身的質量,應該為幼兒選擇好書,對其發展有益的圖書。這就要經常了解幼兒獨立閱讀時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發現他們讀好書時應及時表揚,發現讀不良書籍時要及時制止并追查其來源。教師還要與幼兒交流讀書的心得,在了解幼兒收獲的同時,深化其正確的態度、價值觀,并糾正幼兒一些錯誤或不當的看法,使圖書真正發揮“無言的教師”這一作用。如前所述,幼兒知識經驗少,分辨是非能力差,喜歡模仿,好奇心重。因此,在選擇圖書時,要注意圖書的內容應以介紹正面形象為主,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總之,早慧的幼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讀書。圖書同電視比起來,雖然少了動感和聲音,但卻為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圖書可以反復讀,可以在任何時候讀,可以指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或讀或寫、或畫或說、或動或演,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合適的圖書】相關文章:
• 以園為本,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
• 激發幼兒創新意識的五大提問技巧
•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故事教學中的應用
• 構筑“對話”的平臺,培養幼兒口語表達
• 探索科學認讀之情趣妙法
• 幼兒識字芻議
• 創設生活情景化的語言
•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閱讀]
• 激發幼兒的古詩學習興趣
• 讀《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三步曲》有感
• 孩子學外語最好在幾歲?
• 語言教學中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