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逐步接受大圖書、單頁多幅、多頁多幅圖書的閱讀指導下,閱讀圖書的興趣不斷增加,對畫面中的符號敏感性漸漸提高,特別是簡單的漢字符號輔助閱讀,更激發了他們閱讀的熱情。幼兒也逐漸學會從畫面中解讀故事發展過程,樂意展開想象,猜想故事發展的可能性,并能夠在集體面前比較清楚地敘述個人的看法。幼兒從集體性的“看、聽、說”,逐漸發展到獨立地自主閱讀。此外,幼兒到大班后,讀物中精練優美的文字逐漸增多,大多數幼兒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對漢字符號的感知愈加敏銳,時?梢源舐暤乩首x出來,樂意猜想不認識的漢字。因此,在幼兒口語經驗發展并樂于靈活運用的時候,教師有意識地為幼兒創造一定的接觸“讀”和“寫”的機會,對幼兒獲得一些有關書面語言的信息,增長學習書面語言的興趣,獲得一些“前閱讀”、“前書寫”的方法,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師在開展早期閱讀活動中,應注意遵循幼兒早期閱讀的規律,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指導。
一、早期閱讀活動的誤區
1.過分強調識字
識字必須有利于幼兒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在實踐中一些教師過分強調認字,要求幼兒一拿到圖書就先認字朗讀,結果幼兒常常忽略觀察圖片中的細節,也不再樂意大膽想象。有些圖書語言簡單,幼兒照本宣讀遠沒有體驗故事情境、畫面的樂趣,閱讀活動成了朗讀文章。上述現象是幼兒對漢字產生濃烈興趣后,剛開始獨立閱讀圖書片段時產生的。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幼兒了解:看懂一些文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畫面上沒有畫到的或者表達不明顯的部分,而在觀察畫面細節的時候,又可以用自己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講述,說不定比圖書上寫得還要好。這樣的引導后,幼兒更樂意將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結合起來,興趣更高,也更樂意參與以后的書寫活動。而單純的閱讀識字只會扼殺幼兒的閱讀興趣。
2.以集體活動為主
早期閱讀活動滲透于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之中,但是在不同年齡段應各有側重。小班時,幼兒的早期閱讀應以集體活動為主,先讓幼兒學會閱讀的一些基本技巧。隨著年齡的增長,應逐漸減少集體閱讀的比例,以非正式的活動為主,如閱讀區的活動、閱讀環境的創設等,充分調動幼兒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此外,再加上集體活動的輔助指導作用,靈活調控。不同類型的閱讀活動有不同目的,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地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
二、指導早期閱讀活動的有效方法
1.創設多元的閱讀環境,提高幼兒對文字的敏感性
在活動室的主題墻上,可以將生動形象的圖片與大號的標題相結合,形成直觀的漢字刺激。這是對幼兒主題活動階段性的總結,使幼兒熟悉主題中常用的以及反復出現的漢字。如墻飾中出現“我愛刷牙”、“我們要上學啦”等漢字,簡單又容易記憶。
除了大環境上有直觀的漢字刺激外,在一日活動中還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提供材料和展開活動。
(1)聽。“故事角”里除了各種故事磁帶外,還要提供一些對應圖書的故事磁帶,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傾聽,也可以對照圖書閱讀。教師提供復讀機和隨身聽兩種播放機器,方便幼兒操作,讓幼兒傾聽故事中優美的片段。也可以指導幼兒對應漢字,逐字朗讀。在幼兒午睡前,教師可以安排幼兒欣賞配上輕松音樂的散文,幼兒在放松的狀態下很容易進入優美的意境,飄人甜美的夢鄉。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師可以逐漸增加內容,要求幼兒在傾聽的同時腦海中盡量浮現畫面的情境。
(2)說?梢栽诎嗉夐_設“小不點講新聞”、“小小廣播臺”等活動,在幼兒操作錄音機逐漸熟練的基礎上,從最初簡單的自我介紹,到播報天氣情況、宣傳好人好事和近日的新聞等。尤其是那些平時發言機會少或膽子比較小的幼兒,錄音時相當自信和興奮,愛說愛聽,也體會到同伴和教師關注的愉快。大班還可以設置“每周一談”,組織幼兒根據所公布的漢字主題展開討論。
(3)讀。教師應當鼓勵幼兒和“書”成為好朋友,但不強迫幼兒識字。自主閱讀時,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在選擇圖書上喜好不同的特點,投放各種閱讀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4)寫。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安排一定的書寫練習,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書寫姿勢與習慣。小班時,不必要求幼兒寫出規范的字,只要讓幼兒有“寫”的興趣即可,他們可以拿著筆在紙上隨便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到中、大班以后,教師可以逐漸提供描畫卡、田字格、空白紙張等,方便幼兒取拿,隨時書寫。幼兒特別珍惜自己的“作品”,如果能得到一句“寫得真好”,會很有成就感,還會樂滋滋地帶回家去與爸爸媽媽分享收藏呢
2.識字書寫游戲化,提高幼兒的愉悅感
教師可以在集體活動中專門指導幼兒r解漢字的構成規律,如“木”字旁往往在各種樹木或木制品的名稱中出現,“手”字旁和“足”字旁的漢字往往和手部、足部動作有關。對漢字敏感的幼兒能很快地準確說出漢字,不敏感的幼兒也能根據規律猜想漢字。教師及時書寫出來后,他們發現漢字原來是如此的奇妙和有趣,就會喜歡認字了。
在區角中應該根據幼兒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安排多樣形式、多種材料的小游戲,如“偏旁花”、“詩詞配對”、“圖文拼字”、“漢字接龍”等,讓幼兒在擺放材料的過程中體會漢字的奧妙和趣味。
由于單一的書寫比較乏味,教師應該注意通過“變式”激起幼兒的書寫興趣,也就是提供同一目的不同形式的書寫方式,如“剪貼漢字”和“我的名字”以及“我認識的字”等。此外,也可以將寫字與操作活動結合起來。如開展“制作名片”的活動,幼兒不僅要書寫自己和伙伴的名字、聯系電話等,還可以盡情豐富想象力、創造力,設計名片的款式、背景、插圖等。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幼兒更喜歡書寫,而且交往能力、創造力也得到同步發展。
3.盡早發現幼兒的閱讀困難,并及時提供支持性幫助
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受認知經驗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兒常常無法流暢地閱讀,有時甚至放棄閱讀或對閱讀產生不了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提供支持,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根據前面的閱讀訓練,幼兒已經逐步具備對故事進行預期和假設的技能,質疑的技能初步具備,而反思的能力仍然主要依靠教師引導。對于閱讀困難的幼兒,教師可以在個別指導時推薦圖夾文圖書,既圖文結合地引導幼兒認識圖書中與畫面相對應的文字,又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預期”和“假設”,不強求體現故事的邏輯性,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有關書寫的問題,我們發現,在家練習寫字的幼兒書寫工整、筆畫筆順準確,而沒有練習的幼兒只是在“畫”字。我們主張耐心等待幼兒成長,不強求書寫活動。書寫往往放在集體閱讀活動后或穿插在主題活動中,書寫過程中允許描畫,但在后期階段要求幼兒在理解筆畫的基礎上,看清筆順,書寫時注意姿勢和方法。
總之,創設多元環境,幫助幼兒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幼兒主動探索更廣闊領域的知識,在知識的海洋中體驗“沖浪”與“搏擊”的快樂。
【幼兒教育中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方法】相關文章:
• 幼兒園英語故事教學課后反思
• 《論幼兒語言學習的雙重性與語言教育的多領域滲透》讀書體會
• 關于幼兒語言游戲的本質特點
• 我對兒歌情有獨鐘
• 讓閱讀活起來
• 淺談方言在幼兒普通話教育中的影響
• 淺談幼兒的語感啟蒙培養
• 教學雋法蔫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多種途徑
• 淺談兒童語言教育的發展
• 以園為本,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
• 語言活動思考:大班文學活動的經驗和做法
• 淺談大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