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感知小猴子旅行歷險記,體驗其中幽默有趣的情節,知道要遵守公共規則,不做危害環境危險的事情。
2、通過提問和閱讀警示牌的方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經歷,感知調皮的小猴子轉變的過程。
3、喜歡閱讀小猴子旅行的圖畫故事,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七只猴子去旅行》的PPT;警示牌圖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樹、禁止入內、禁止進入木桶、禁止穿行。
活動過程:
一、出示警示牌,引起幼兒興趣。
師(出示警示牌):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警示牌,你認識他們嗎?(幼兒講述)師:這些警示牌出現在哪兒呢?對了,公園等處會出現這樣的警示牌。今天,七只小猴子要去公園旅行啦,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旅途中會碰到什么樣的警示牌吧!(教師播放課件)二、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通過看看講講,理解故事內容。
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七只小猴碰到了哪些警示牌?(幼兒講述)原來,他們碰到了禁止摘花和禁止爬樹的警示牌。(同時教師出示相應的警示牌)師(出示相應警示牌):花園旁(大樹邊)豎著什么牌子?小猴子看見了警示牌后是怎么做的?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帶領幼兒閱讀漢字警示語:"禁止摘花""禁止爬樹" )師小結:他們的做法是不對的。他們摘花、爬樹,說明他們不能夠愛護花草樹木,破壞了綠色的環境。
師:最后,他們爬進大口袋會發生什么事呢?(幼兒猜測)那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教師講述故事中間部分)哦,小猴子全被怪獸抓走了。
師(出示相應警示牌):怪獸為什么能抓到小猴子?(幼兒回答,并帶領幼兒閱讀漢字警示語:"禁止入內")師:怪獸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幼兒講述)這時,小猴子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干活的?故事中出現了一個好聽的詞語,叫沒精打采。什么是沒精打采?(帶領幼兒用動作表示一下)師:七只小猴該怎么辦呢?于是他們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這時,他們又是怎樣干活的呢?故事中出現一個好聽的詞語叫干勁十足。什么是干勁十足?(帶幼兒用動作表示一下)它和沒精打采有什么關系?小猴們本來是沒精打采的,為什么突然間干勁十足了呢?怪獸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師(出示相應警示牌):怪獸在河邊看到了什么?他怎么做的呢?(帶領幼兒閱讀漢字警示語:"禁止入木桶內") 最后怪獸怎么樣了?(七只小猴終于戰勝了怪獸!)師(出示相應警示牌):調皮的猴子后來轉變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帶領幼兒閱讀漢字警示語:"禁止穿行",并教育幼兒遵守公共秩序。)三、交流閱讀故事后的感受。
師:讀完故事,你們有沒有覺得奇怪的地方?大樹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誰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大木桶旁邊的牌子又是誰放的?放在那里做什么?
師: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為什么?(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見解與感受)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教育幼兒遵守公共規則,不做危害環境和危險的事情。
師:如果你以后去公園玩,看見警示牌,會怎么做呢?(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四、情景表演:我的旅行。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公園"中,并提醒幼兒看警示牌,然后幼兒采取相應的行為。
活動目標1、感知小猴子的旅行歷險記,體驗其中幽默有趣的情節,知道要遵守公共規則,不做危害環境和危險的事情。
2、通過提問和閱讀警示牌的形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經歷,感知調皮的小猴子轉變的過程。
3、喜歡閱讀小猴子旅行的圖畫故事,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認識。
活動準備1、實物展示儀,幼兒會玩"猴子學樣"的游戲。
2、警示牌圖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樹、禁止入內、禁止進入木箱、禁止穿行。
1、游戲"猴子學樣",引出主題。
--教師在前面表演各種身體動作,全體幼兒扮演小猴子,幼兒觀察老師的動作,學樣模仿表演動作。
--教師:愛模仿的小猴,要出去旅行啦,它們會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2、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自主閱讀故事《7只小猴去旅行》。
--教師:故事里有幾只猴子?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3、教師用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用書,帶領幼兒采取逐頁提問的方式感知閱讀畫面。
--教師:畫面上有誰?有幾只猴子?
--教師:小猴子看見了什么?牌子上寫了什么?小猴子做了什么?
--教師:后來,小猴子遇到了誰?怪物看見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猴子回家,走在路上,看見了什么牌子?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4、教師完整講述圖畫故事。
5、圍繞重點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并閱讀警示牌上的警示語。
--教師(出示相應的警示牌):花園旁(大樹邊)豎著什么牌子?小猴子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帶領幼兒閱讀漢字警示語:禁止摘花、禁止爬樹。
--教師(出示警示牌):怪獸為什么能抓住小猴子?
啟發幼兒閱讀警示語上的漢字:禁止入內。
--教師(出示警示牌):怪獸在河邊看到什么?它是怎么消失的?
鼓勵幼兒閱讀警示語上的漢字:禁止進入木桶。
--教師(出示警示牌):調皮的小猴子后來轉變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帶領幼兒一起閱讀警示語上的漢字:禁止穿行,并教育幼兒遵守公共秩序。
--帶領幼兒完整的閱讀警示牌上的警示語,并啟發幼兒想象、猜測并討論:大樹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誰放的呢?大木桶旁邊的牌子又是誰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
6、交流閱讀感受。
--教師: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為什么?
--教師:你喜歡小猴子嗎?為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教育孩子遵守公共規則,不做危害環境和危險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分級閱讀教案《七只小猴去旅行》下載】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詩歌《太陽香》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