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活動思考:大班文學活動的經驗和做法
語言論文 日期:2015-12-23 作者:vigilia°寶瓜
本學期,我教授的是大班年齡段的幼兒。在組織幼兒開展文學活動的時候,我也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第一:
教學中利用“即興作畫”的方法讓幼兒感受和理解作品。比如在學習散文《跳舞的小露珠》的時候,我一邊朗誦散文,一邊根據朗誦的內容畫出小露珠、小草、花朵、田野、太陽等散文中的角色,散文的內容與圖畫同步呈現給幼兒,使幼兒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內容。“即興作畫”的方法能非常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這樣的方法也方便和實用。
第二:
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幼兒來表達和講述。有些文學作品如果全部由老師來灌輸,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就受到了限制。因此,我在組織文學作品的時候,有時候先讓幼兒來描述畫面的內容,讓幼兒用自己的思維來理解和想象,并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同時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故事《聰明的奇奇兔》,我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描述出奇奇兔發明的機器是怎樣工作的,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觀察與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幼兒自己組織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第三:
文學活動中教具的再次利用。我注意積累文學活動中的教具,把每次活動的教具放在語言區或者是表演區,讓幼兒進行講述和表演活動,避免資源的閑置。有時候,我還請大班幼兒利用文學活動中的不同教具來進行新故事的創編活動,孩子們興致很濃厚。
但是在組織幼兒文學活動的時候,我也感到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
幼兒對文學作品的內容容易遺忘。故事、散文類的篇幅比較長的文學作品幼兒在學習之后容易遺忘,有的文學作品幼兒只能模糊記起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對故事的情節淡忘了。2、有的時候沒有充分挖掘文學作品中的有價值的教育內容,教學只是停留在“幼兒是否理解了文學作品的內容”上。3、在組織文學活動時,有時候幼兒學習興趣不高,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沒有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針對組織文學活動時存在的上述問題,我也思考了一些改進的方法和措施:1、利用游戲、午餐、課間等時間,與幼兒一起回憶學習過的文學作品,教師可以再次講述文學作品內容。也可以把文學作品用連環畫的形式制作成小書或將故事圖片張貼在主題墻中,讓幼兒有機會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對于大班幼兒來說,還可以讓幼兒復述故事,鍛煉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教師自己要反復欣賞、理解文學作品,思考可教育的價值點,比如:文學作品中詞匯、語言、句子的學習,文學作品內容與幼兒生活的聯系等,并落實到實際活動中去,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教育價值。3、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比如設置懸念、猜測情節等。教具的設計也避免單一的圖片,可以為幼兒制作手偶、布置場景等,激發幼兒學習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從而避免教學的枯燥和單一,真正發揮文學作品對幼兒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語言活動思考:大班文學活動的經驗和做法】相關文章:
• 大班幼兒傾聽能力培養的研究
• 關于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一點體會
• 幼兒古詩教學淺探
• 培養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方案
• 小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方法初探
• 通過正確途徑,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幾點做法
• 我國兒童語言發展的問題
• 關于幼兒語言教育的幾點思考
• 大班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提問技巧
• 早期閱讀從“分享”開始
• 小議大班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