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是懂得兒童游戲價值的人,只有這樣,才會正確的對待幼兒的游戲。
案例:
“圓圓的,圓圓的是湯圓,我最喜歡吃媽媽給我準備的湯圓了,扁扁的,扁扁的是大餅,啊嗚一口,我在吃大餅呀!”晨晨在美工區興致勃勃地做大餅,兩只小手將黃色的像皮泥搓成圓圓的,又壓成扁扁的,還低下頭模仿吃湯圓、吃大餅。“面條、面條,油條,油條!”旁邊的聶禎兩只小手在用力搓皺紙做油條,把皺紙撕成細細的,一根根的放在碗里,一陣風吹過,聶禎的皺紙飄落到地上,晨晨和聶禎都跑出來撿地上的皺紙,晨晨拾到兩張黃色的紙坐回座位,他用兩張包住“大餅”,抬起頭對我說:“我在吃蛋餅,我喜歡吃蛋餅。”
分析:
游戲是兩三歲孩子真正的工作,在游戲中,幼兒往往在重現以往自己通過各種途徑而獲得的經驗,并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自我的滿足。不懂得兒童游戲價值的也許會感到這種游戲活動是無聊的,但是,懂得兒童游戲價值的人,則會認識到只有這樣的活動,才是有益于兒童發展的有意義的活動。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是懂得兒童游戲價值的人,只有這樣,才會正確的對待幼兒的游戲。
【案例:大餅、油條】相關文章:
•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班)
• 小班繪本活動:誰咬了我的大餅
• 小班綜合活動:誰咬了我的大餅
• 看著月亮吃大餅
• 大餅是乾坤
• 泥土做的大餅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 幼兒園小班繪本閱讀:誰咬了我的大餅
• 幼兒園繪本閱讀ppt課件:誰咬了我的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