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和學校是幼兒成長的兩個最重要的地方,兩者結合起來形成家庭合作。良好的家庭合作可以使教育成果翻倍,只需一半的努力,使孩子們在積極和快樂的環境中在一個全面和諧的環境中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幼兒園和家長都意識到家庭合作的重要性。有很多工作在大多數地方都沒有很好地進行,并且存在許多問題。本文著重于教師和家長對家庭合作的理解和態度,家庭合作的方式,內容,深度和效果。分析了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影響家園合作的主要因素,并在文中總結了家園合作的建設性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
一、幼兒園家庭合作的問題
(一)父母與教師在家中的合作內容缺乏一致性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與教師雖然都比較關心幼兒的身體健康、興趣愛好等,但是教師更關注幼兒的行為習慣,而父母則更關注知識學習。對于教師來說,幼兒的行為習慣的發展在兒童早期非常重要,幼兒也更加的自律,做事情更加有效率,比如學習方面,擁有好的行為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畫畫、做手工或者進行其他活動時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動作,幼兒學到的本領也將更加扎實,對以后的學習習慣也將有很大的幫助,再比如進餐方面,進餐時不講話,不挑食,不東張西望,這些好的進餐習慣能讓幼兒身體更加健康,營養更加全面、平衡。而家長認為學習知識比較重要,尤其是大班的家長,面臨幼升小的壓力:進校的面試、考試等等,給幼兒報各種培訓班,比如算數班、拼音班、英語班,開始從娃娃抓起。家長則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成功人士,而教師則更加側重于給幼兒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導致了家長與教師在家園合作的內容上出現了偏差。
(二)多種家園合作形式單一,且流于表面
隨著家長越來越重視家庭合作,幼兒園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家庭合作,但某些形式的合作是形同虛設。像家訪,父母園,親子活動一樣,使用率相對較低。首先是家訪,家訪是教師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方式,主要解?Q幼兒的個別家庭教育問題,而在幼兒園,很少有教師進行家訪,有些的只是在小班幼兒開學之前進行一次家訪,到了中班、大班都沒有進行家訪;其次是家長園地,經過實地考察,家長園地的內容很表面化,表現在育兒內容很隨意,更換頻率少,且內容沒有針對性,沒有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來選擇內容;還有就是家園聯系冊,幼兒園通常都有屬于幼兒自己的家園聯系冊,規定1個月甚至更久做一次,有些教師對于家長反饋的內容不及時翻閱甚至不翻閱,只做“表面功夫”,沒有真正起到家園聯系冊的作用,最后是親子活動,屬于比較大規模的集體活動,所以次數比較少,一學期或者一學年才有一次。現在幼兒園也進行親子游,但是有些幼兒園考慮到安全問題,小班不進行親子游。
教師和家長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接送時交流、手機交流以及線上家長會,但是隨著幼兒園教務的增多,運用這些方式的家長和教師交流時間通常都比較短,不能夠進行深入的交流。所以家園合作越來越趨于形式化。
(三)家園合作深入層次比較低,缺乏雙向性
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都沒有參加幼兒園管理,幾乎沒有父母來公園了解幼兒的日常生活。大多數父母只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基本情況。因此,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仍未達到合作的水平。還有些教師對于幼兒在園的不良行為沒有及時和家長溝通,怕和家長反應會讓家長不悅,影響家園關系,實則應該和家長一起努力,改正幼兒的不良習慣,由此可見,家長與教師沒有做到雙向溝通與交流。
二、提高幼兒園家園合作效率的策略
(一)加強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促進幼兒發展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只有進行溝通,才能促進彼此的感情,彼此也會更加了解。首先,是教師方面,要掌握好與人溝通的技巧,盡量全面了解每位幼兒的家庭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幼兒出現問題時,教師可以依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措施;其次是家長方面,家長作為幼兒最親近的人,要積極主動的與教師進行溝通,保證雙方對幼兒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家長也不能只關注幼兒的某一方面發展,要使幼兒全面發展。只有家長和教師齊心協力,注重對幼兒德智體美的培養,幼兒才會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二)提高多種家園合作形式的利用率,開展豐富的家園活動
幼兒園應將多種家園合作形式綜合運用起來,達到家園合作的效果。如:幼兒園可以安排每學期進行一次家訪,對幼兒的家庭情況做及時的了解,對于特殊的兒童教師可根據情況進行多次家訪;幼兒園還可以以自身作為橋梁,多舉行親子活動,對家園關系、親子關系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現如今由于家長工作忙,對于幼兒園開展的活動都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替,錯過與幼兒促進感情、共同成長的機會,所以家長可以多為幼兒抽出時間,多陪陪幼兒,這也將是幼兒成長道路上的財富。
(三)多開展教育活動,提高家長的育兒知識
由于家長之間受教育程度不同,在教育幼兒方式、觀念上均有不同,因此,要想加強家園合作的效果,就要增強家長育兒方面的知識,這樣,教師與家長合作起來才會更加有效率。有些家長會認為在育兒方面,教師是專業人士,所以把自己的小孩交給教師就夠了,在家則不注重對幼兒的教育,事事順著幼兒、溺愛,幼兒要什么給什么,所有事情幫幼兒包辦代替,所以家長的方式觀念也是影響家園合作的原因。幼兒園可以經常舉行教育講座,也可以經常發一些育兒文章等等,讓家長慢慢懂得怎樣教育幼兒。只有家長與教師觀念一致,共同提高,家園合作才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陳鶴琴.家庭教育[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閆靜.淺談家園合作中家長的被動合作現狀及對策[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4).
[4]李生蘭.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孔露.近十年國內家園合作研究述評――基于CNKI(2005年-2014年)期刊
論文分析.2015(10).
作者簡介:李慧勤(1972-),女,漢族,本科,幼兒教育專業。
【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調查及策略】相關文章:
• 小議幼兒園的管理
• 探究幼兒園活動單元的空間可變性
• 有這樣一個消防幼兒園
• 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研究
• 讓童謠在幼兒園綻放芬芳
• 幼兒園專題研討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 丹陽市南門幼兒園的校舍改造
• 新時期幼兒園教研活動實施分析
• 淺談幼兒園管理策略
• 如何管理好一所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兒歌教學結構的改革
• 談幼兒園美德教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