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園;感恩教育;方法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曾說過“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明確責任;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體味真情;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享受幸福,享受生活。”觀之現狀,我們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只知道貪圖享受、無限索取、競相攀比,不知道無私奉獻、感恩回報、肩負責任。如何讓幼兒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呢?我認為,幼兒園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
一、愛和感恩是一種信念
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應該永不放棄。在剖析了師愛、理解了師愛、注重師愛的表達后,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堅持走自己的路,規范自己的行為,強化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而實現教育與愛同行。
面對工作壓力、面對別人的不理解、面對“清水衙門”的經濟窘態,教師必須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神圣的歷史使命;應該學會忘卻感傷、丟掉失落;面對流動的幼兒,卻不能流動地失去了愛;送走了長大的孩子,返身重復面對等待教育的孩子。調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態面對下一個受教育的對象。
愛,使我們不言放棄,不言自我,不容選擇,不墮入低潮。當我們從事了教師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當我們以一個教育者的角色出現;我們注定肩負歷史的使命,以教師博大的心胸投入戰斗。然而,要塑造幼兒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幼兒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應具有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對教育愛的熱潮,在愛的教育過程中找到教師的樂趣。
二、通過各種節日對幼兒開展感恩活動
在活動中弘揚美如結合各種節日開展“孝心獻父母,爸爸媽媽辛苦啦” 請家長走進課堂,進行親子活動,共同體驗親情溫暖;“關心獻他人,五一角色游戲表演”,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并進行家長幼兒共同參與的角色游戲,利用“教師節、國慶節元旦、老人節、秋季到果園”等節日活動,開展“愛心獻老師,老師您辛苦啦”;“愛心獻祖國,我為祖國添光彩”;“熱心獻環境,節水保泉我是環境小衛士”;“孝心獻爺爺奶奶”;“信心留自己,元旦藝術節”等活動,以具體的實踐活動,使愛心內化為行為,體驗愛別人、愛自己的快樂。通過情商教育,使幼兒知道老師熱愛他們,他們也要熱愛老師、尊敬老師,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禮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使用“老師早”、“老師再見”、“你好”、“請”、“對不起”、“沒關系”等基本的禮貌用語。
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都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內容。如:三八婦女節、教師節、國慶節、重陽節、元宵節等等。因此,我們積極抓住一切節日契機開展感恩教育。如:三八婦女節,我們通過觀看媽媽哺育寶寶的影視資料,讓幼兒感受到媽媽的艱辛和對自己濃濃的、無私的愛。同時,我也組織幼兒通過親手制作愛心賀卡送給媽媽、為媽媽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腳等活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三、讓幼兒懂得知恩圖報
幼兒感恩教育從實質來說是一種知恩圖報的教育,“圖報”的前提是“知恩”。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處處受到恩惠,無論是父母的撫養、老師的教育,還是朋友的友情以及他人給予的幫助,這一切都是“恩情”。我們通過開展講故事、念
兒歌、演唱歌曲等形式豐富幼兒的認知,點撥幼兒知恩。每天的晨間活動和午睡前的活動,是講感恩故事的最佳時機。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給他們聲情并茂地講有關感恩的故事。如:“狐貍與仙鶴”、“孔融讓梨”等,讓幼兒在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喚起幼兒心靈深處善良的天性,從而產生感恩情節。我還和孩子們一起背誦感恩的古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在反復的吟誦中,讓孩子們感受父母的恩情。《小烏鴉愛媽媽》、《風兒找媽媽》這些經典的歌曲隨著幼兒的不斷傳唱,感恩之情不斷增長。
四、社會感恩教育――提升幼兒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之上層建筑
幼兒經過家庭感恩教育和幼兒園感恩教育,已形成一定的感恩意識和具備一定得感恩技能,為了讓幼兒能真正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還要多多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幼兒發自內心、積極主動去幫助和關愛他人。如我班有個叫林雨欣的小男孩,母親白血病去世,家境困難。我們教育局為此類幼兒全免或半免管理費,我們幼兒園也發動全體教職員工和幼兒向他獻愛心。孩子們拿出了他們的零花錢、玩具、衣服、學習用品等,在園長、教師和家長的實際行動帶領中收獲快樂!
五、家園共育
孩子在園教育與家庭教育間的聯系與配合的重要性從孩子剛入園接受教育開始。應把行為習慣的培養延伸到孩子的家庭,讓家長參與教育,配合幼兒園培養孩子在家要多注意孩子的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在家一定向親人打招呼,促進孩子文明禮貌的形成。
另外,為了讓家長與教師對孩子進行一致的教育,我還利用家教宣傳欄、家園聯系冊、家長來園接送孩子的機會與家長交流,彼此了解孩子在園、在家的表現情況。以及時表揚強化和更全面地評定每一個孩子。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我們都要教育孩子學會謙讓、合作和諒解:在活動中教育孩子不爭搶玩具,愛護公物,不欺負小朋友。引導孩子踴躍參與獻愛心活動,通過獻愛心活動使孩子學會如何分享別人的快樂,理解別人的痛苦。善于抓住生活中類似的教育機會,積極的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謙讓、合作、諒解的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肥沃土壤。隨著孩子感性知識的增多,沿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個體到群體的規律,通過各種活動把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總之,我們的感恩教育猶如秒針分分秒秒不停息。我們要想方設法在每個孩子的心田播種一顆感恩的種子,用心靈的泉水滋潤、灌溉、培養、呵護他成長。我相信:終有一天,愛心之花會開滿人間。
(編輯/周洋)
【論幼兒園中如何開展感恩教育】相關文章:
• 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 幼兒園的有效教學與素質教育
• 淺析幼兒園課程改革
• 論幼兒園孩子的就餐習慣
• 如何發揮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
• 創辦北海幼兒園
• 消除幼兒園教師心理壓力的對策
• 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初探
• 幼兒園教師工作投入狀況調查
• 社區教育資源為幼兒園教育助力
• 幼兒園大班開展拉丁舞之倫巴教學策略
• 淺談幼兒園剪紙課程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