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就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策略進行研究,希望可以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并以此強化幼兒園作用的發揮,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成長空間。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策略
幼兒園是幼兒啟蒙的關鍵環節,隨著現代社會對幼兒教育重視的不斷加深,如何有效地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注重聯系家長,強化環境建設
區域活動是現代幼兒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在于讓幼兒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引導幼兒性格的健全發展。而影響區域活動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區域活動的展開是否有充足的材料予以支持。通常情況下,材料種類的增加,幼兒活動的內容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對幼兒能力提升也更加容易。所以為了對區域活動材料進行豐富,幼兒園可以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與幼兒家長建立起長效的聯系關系,對區域活動中所需的材料進行豐富。首先,可以利用一些玩具或者日常生活用品,讓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激發區域活動的熱情。其次,幼兒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采取變廢為寶的方式,對一些廢棄物品進行重新利用。例如,讓家長為幼兒準備一些廢棄的瓶子或者紙盒,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帶領幼兒利用這些廢棄物制作一些小玩具,例如風鈴、紙飛機等等,使幼兒在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上有所提升。
二、了解幼兒喜好,完善區域環境
雖然在一定程度內區域環境中的設施越多,可以玩耍的項目越豐富,幼兒對環境的探究興趣也就越高。但是這種設施的增加也應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如果設施過多就很容易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因此,為了讓幼兒可以積極地在區域環境中進行活動,獲得更好的提升,幼兒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進行不斷地完善,同時也應把握好區域環境建設的尺度,使其可以滿足學生探究的欲望。
首先,幼兒園教師應對幼兒的興趣愛好有所了解,避免幼兒對區域活動環境產生排斥感,或者在區域活動環境中因為活動設施過多難以選擇想要進行的項目,造成注意力的不集中,影響活動質量。
其次,應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進行不斷地調整。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的喜好也會改變,并且長期進行同一項目的活動,也會造成幼兒的厭煩感,所以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定期對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進行調整,使其更能激發學生進行區域活動的興趣。
最后,要適當開展主題類活動,對區域活動環境進行劃分,讓幼兒可以在主題活動中將游戲與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讓幼兒得到更多學習。例如,幼兒一直對醫院十分恐懼,幼兒教師就可以在活動區內開展幼兒醫院主題活動,讓小朋友在其中充當醫生和護士,并和幼兒共同討論看病需要哪些用具,醫生的職責是什么等。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減少對醫院的畏懼感,并改變對醫生職業的認識。
三、提升環境安全,保障衛生質量
幼兒年齡過小,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在進行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如果環境安全問題解決不到位就會造成安全方面的隱患,對幼兒的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幼兒園在進行區域環境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把環境安全問題放在首要位置,保障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安全。首先,在設施的設置上應盡量避免應用會對幼兒造成傷害的設施,并對帶有棱角的地方進行特殊處理。其次,要注意幼兒之間的團結,對于幼兒之間發生的沖突和矛盾要給予及時的解決,避免因為幼兒之間的打鬧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最后,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全程予以關注,注重幼兒的活動情況,針對可能發生的危險給予及時處理。
除了要注重安全問題外,衛生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區域活動環境進行定期消毒,每天都要搞好衛生工作,保持區域活動環境的整潔。并且在帶領幼兒活動后要組織幼兒洗手,保障幼兒的健康。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幼兒教育不僅要在課程安排,幼師素質等方面下工夫,同時還要對幼兒園環境進行有效完善,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活動空間,讓幼兒對幼兒園更有歸屬感,并樂于在幼兒園中進行學習,拉近幼兒與幼兒園之間的關系。目前,部分幼兒園在區域活動環境創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幼兒工作者積極地對其進行完善,使幼兒可以在幼兒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孫亞琴.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科學經驗的自主建構[J].學前教育研究,2010(06).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