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存在重視技能訓練,忽視審美和創造力的培養;重視知識灌輸,忽視情感體驗;重視教師單向評價,忽視幼兒個體差異等突出問題。如何通過創新教育模式,實施高效幼兒藝術教學,成為擺在廣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難題。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創新
一、當前幼兒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要想創新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和指導思想。第一,從重視技能的訓練和模仿轉變為幼兒創造力的發揮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均應圍繞“審美能力培養”這一中心,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第二,從單向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幼兒進行創新,培養其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想象力;第三,要突出幼兒在藝術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并進行恰當、有效的引導,激發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例如同樣是畫太陽,要允許幼兒畫成各種形狀、各種顏色,允許其個性在作品中加以體現。
二、創新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
要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以及年齡特點,挖掘好的題材,在藝術教育中盡量選擇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教學內容。例如美術教育中,可以圍繞幼兒喜愛的小動物、植物、玩具等確定繪畫內容,以及紙工、泥工的制作內容。這些幼兒較為熟悉的題材,可以有效幫助幼兒在其認知范圍內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去感受美、發現美,豐富其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收到良好的藝術教育效果。也正因如此,應堅決避免藝術教學內容未能有效結合幼兒認知實際高年段化甚至成人化的傾向。同時,選擇的教學內容及其呈現方式要能為幼兒思考、探索、創新提供廣闊空間,要結合教學實際和時代特點不斷更新和拓展幼兒藝術教育教學內容,同時鍛煉幼兒欣賞、表現、創造三個方面的能力,喚起他們對美的注意、向往和追求,并能初步表現美和進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創造。
三、創新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
要改變單向灌輸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師要尊重和突出幼兒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出有效引導的作用。傳統的藝術教育教學方法一味由教師向幼兒進行灌輸,教師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幼兒只能機械模仿、被動學習,發揮余地幾乎沒有。應打破這種以灌輸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法,給幼兒自由創造提供空間和平臺,充分啟迪其藝術創造潛能。這就要求教師甚至包括孩子的家長都要學會用幼兒的眼睛去觀察事物,并用幼兒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站在幼兒的角度去審美和欣賞,才能把握正確的引導方向,收到有效啟迪、啟發幼兒的效果。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和創造力,激發其藝術潛能。
四、創新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
教學組織要新穎,有助于激發幼兒藝術創造潛能和欲望,引導他們以個性方式自主創新、自由表達。例如,在繪畫活動中,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將繪畫教學與游戲活動結合起來。再如,可以跨領域結合,將繪畫與
音樂、故事、詩歌等結合起來,全方位調動幼兒的視聽感官,引導其聯想,幫助其展開想象的翅膀。此外,藝術教育中要多給幼兒動手參與的機會,讓其手腦并用,鼓勵其在實踐中感受、體驗、表達。
【淺談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的創新】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培養
• 幼兒園課堂教學方法初探
• 多園區幼兒園放手管理的策略
• “最近發展區”對我國幼兒園的啟示
• 淺談幼兒園美術課堂教學
• 如何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
•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之我見
• 幼兒教育多媒體技術運用
• 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因材施教
• 有效構建幼兒園資源庫
• 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