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家園合作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幼兒身心發展的好壞。因此,幼兒家園合作作為教育方式之一,已經成為當下幼兒教育的一大發展趨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而積極探索如何加強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策略,也成為了幼兒園的重要任務。
一、轉變家長教育觀念,促進家園同步教育發展
受到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的很多幼兒家長仍然具有較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并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對于家園合作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為此,要想加強幼兒園的家園合作教育,就要從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出發,努力實現家園教育同步發展。
首先,幼兒園要發揮家長學校的陣地作用,促進家長教育觀念轉變。一方面,要根據家長的具體實際情況,做好分批授課活動,以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另一方面,要對家長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做好針對性授課,如“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運用
音樂提供幼兒的能力”、“如何教會幼兒生活基本能力”、“幼兒身體發展特點”等等,以提高家長的思想認識,為轉變教育方式奠基。
其次,幼兒園要注重家委會和家長開放日的作用,帶動家長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幼兒園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確定家長委員會的章程及工作制度,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和義務,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如參與幼兒安全衛生督導工作、參與親子戶外活動、撰寫活動報告等。此外,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的機會,讓家長明確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等,設置一定的親子活動等,教給他們觀察孩子、與孩子和諧相處的能力,讓家長明白幼兒教育的過程、方法和進程等,從而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二、增強雙向溝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家園合作并不是簡單地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來而已,還要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提高家長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其在幼兒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成為幼兒教育的主體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加強雙向溝通的有效途徑。在活動中家長和幼兒園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性格特征,這才能更好地進行幼兒家園合作。
首先,加強雙向溝通。要從創新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形式出發,實現家園互動。具體說來,加強家園溝通和互動,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創新家長會形式。積極改變傳統的單向式的家長會形式,從家長和幼兒的實際需要出發,開展多種模式的家長會,可以促進家園互動,如頭腦風暴、情感交流、親身體驗、分享經驗等等。第二,積極發揮家訪活動的作用。除了對新生進行家訪之外,還要對一些身體殘疾、不適和性格特殊、學習能力弱等個別學生進行家訪,跟蹤幼兒身心發展情況,對癥下藥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第三,創新各種渠道。在家園合作中,要本著尊重、平等、互動、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如開設宣傳欄、家長信箱等形式。
其次,加強家園合作。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家園雙向溝通得以實現。在開學之初,可以向家長發放“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意向調查”,了解家長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希望等。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可以邀請有才能的家長進行“老師”、“助教、“醫生”等角色扮演,還可以通過親子執導小組、親子俱樂部、親子志愿者等形式開展親子陶藝賽、家庭文藝賽、親子制作、親子繪畫、親子插花學習、親子體育比賽、親子游戲、親子社會實踐等活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三、發揮現代化技術作用,提高家園合作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結合時代要求,在幼兒園家園合作中發揮現代化技術的作用,可以完善家園溝通的渠道,豐富家園活動形式,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家園合作效率。
首先,積極建立幼兒網站,拓寬家園合作渠道。為加強家園合作工作,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在各個欄目中展示幼兒的風采,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知識,與家長分享幼兒校園生活,與家長進行在線互動和留言等等,進而提高了家園合作效率。
其次,運用多媒體展示活動視頻,積極了解幼兒活動的情況。例如,運用攝影機、照相機記錄幼兒的日常生活,以便在舉辦的各種活動中展現出來,與家長進行分享,可以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各種活動和表現,促進家園合作。
此外,還可以通過QQ、QQ群、電子郵件、飛信等交流互動軟件,強化幼兒園家園合作,為幼兒園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作者簡介:史雪青(1967-),女,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第四幼兒園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教學科研。
【幼兒園如何加強家園合作的探討】相關文章:
• 鄉土資源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運用
• 民營幼兒園的高價生存之道
• 幼兒園安全教育水平提升措施
• 如何有效的實施幼兒園國學教育
• 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初探
• 淺析幼兒園園長的管理藝術
• 試論幼兒園后勤管理從何入手
• 幼兒園計算機區角活動的探討
• 創設生態式的幼兒園區域環境
• 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題的實踐研究
• 對幼兒園實施民間藝術教育的思考
• 論幼兒園識字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