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韻律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
音樂動作能力,也就是節奏感和協調性。培養幼兒隨著
音樂動作能力創造性的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現生活經驗和個人情感的能力等等。在幼兒園里各種的韻律教學活動指導中,幼兒都是從了解基本動作、掌握動作模仿到學習常用的舞步。
【關鍵詞】藝術領域 韻律活動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281-02
《綱要》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兒園的韻律活動是指所有伴隨著音樂進行表達的藝術活動。這主要包括韻律和韻律組合、
舞蹈、音樂游戲、歌表演。
教師在幼兒園進行韻律教育活動指導中主要引導幼兒掌握韻律活動的簡單知識和技能。這里包括:第一,掌握動作的知識和技能;第二,變化動作的知識和技能;第三,組織動作的知識和技能;第四,使用、制作道具的知識和技能。
開展韻律活動離不開良好的教育教學常規。幼兒學習韻律活動也需要學習保持良好秩序的知識和技能。由于開展韻律活動中幼兒處于在運動中和興奮的不穩定狀態,往往對自己的行為無法自律。而只有保持良好秩序,學習韻律活動常規的知識和技能,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身心愉悅。教師在開展韻律活動的常規一般包括四點:
第一;活動開始和結束的常規。例如:幼兒能聽音樂的信號起立和坐下,聽音樂的信號開始活動和結束活動,能自己根據音樂信號找到空位置坐下,在結束的時候收拾道具和整理場地。第二;活動進行的常規。例如:幼兒能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在自由結伴和規定時間的情況下能迅速、安靜地尋找和選擇、交換舞伴,分組和分配角色。在自由結伴中能與舞伴交流和合作。
教師在開展韻律活動的材料選擇包括:動作、音樂、道具。幼兒學習韻律動作可分三類: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
舞蹈動作。在進行教學指導中可以發現幼兒學習韻律動作可以根據:從大的整體動作到小的精細動作;從單純動作到復合動作;從不移動動作到移動動作。
舉個例子,在一次中班韻律活動《邀請舞》中,教師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在音樂播了五分鐘時間,讓幼兒通過毫無拘束的身體動作對節奏作出反應。然而孩子們卻回復她:“老師,我很想跳,可不知道怎么跳!表嵚苫顒邮且环N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它有別于其他教育活動,需要幼兒掌握一定的技藝技能。我們在實施《綱要》時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幼兒學習與模仿還是必要的,孩子要“自由表達”,要“創造性表達”都必須以某一動作為載體,而動作哪里來呢?當然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模仿,離不開教師平時的教學與積累。
韻律活動每個年齡段幼兒學習動作的特點也不一樣。教師在開展韻律活動指導幼兒進行韻律活動過程中應依據每個年齡段的特點進行指導。這里依據三個活動目標舉例。
1.根據身體有節奏的做動作
這里所指的是能夠做出拍手、點頭的基本動作;或者做出帶有表演性質的簡單舞蹈動作,這里指的是通過觀察生活、做出動物、人物、生活等模仿動作。對小班幼兒的要求是能隨音樂合拍地做簡單的模仿動作。像動物模仿、日常模仿動作,由上肢動作逐漸到上下肢協同動作。對中班幼兒的要求能隨音樂合拍較協調地模仿動作或者一些基本動作組成的簡單律動。對大班幼兒的要求是能隨音樂合拍、有韻律感地做動作,嘗試按自己的想象自由地模仿動作、律動和簡單的舞蹈動作。
2.隨音樂句子與段落變化做出相應動作
這里所指的是隨著幼兒對音樂感知的不斷加強,對音樂的表達包括情緒體驗、段落、力度、速度、以及音樂的音色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夠因這些因素體驗到音樂的變化,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性質。幼兒能根據音樂作品的情緒、風格、結構隨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如:小班幼兒能感受音樂的基本節奏與旋律的變化并隨這些節奏和旋律變化動作。具體表現在用上肢和下肢等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情感、?熱蕁V邪嚶錐?能跟著音樂的變化改變動作。在動作力度、速度、節拍和難度上有節奏的自由表現。大班能較準確地隨音樂的變化改變動作的力度、速度、節拍、節奏型和難度。
3.運用動作創造性地表達音樂感受
這里指的是能根據音樂作品的主題、形象創編動作,能用動作表現音樂作品帶來的一些情感、情緒和自己的體驗。例如:小班幼兒能隨音樂進行游戲,能自己想出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嘗試根據歌詞或者音樂旋律進行仿編動作。中班幼兒能隨音樂的變化來變化自己的動作,能為熟悉的音樂自由創編動作。大班的幼兒嘗試為音樂配上動作,嘗試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自發跟著音樂進行簡單的自由舞蹈,創編動作。
除了動作材料的選擇,音樂上的選擇也要十分注意。一般幼兒園韻律活動音樂選擇具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節奏很清晰、結構工整。其二,旋律優美、形象也鮮明。需強調的是,在為小班幼兒選擇音樂時,應注意音樂速度的選擇。應先用音樂跟隨其動作,等幼兒逐步學會用動作跟著音樂以后,可先選中等的速度,等到幼兒能控制自己的動作能力才可選擇稍快或者稍慢、或突然變化或逐步變化的速度。
韻律活動的道具選擇上一般是便于使用,不妨礙幼兒做動作,方便幼兒自己管理。在韻律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是不使用道具。在需要使用的情況下道具應符合以下三個特點:第一;能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豐富動作的表現力,同時又不妨礙幼兒做動作。第二;能增強幼兒韻律表現的美感,引發及豐富幼兒的想象和聯想。道具不宜粗糙,也不宜逼真。第三;教師不宜在在經濟或者精力上過多投入在道具上,而應選擇生活中、幼兒身邊普通或者廢物利用的材料,讓幼兒自己決定怎么利用它們來進行表演。
總之,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韻律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幼兒動作協調性發展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要加強對幼兒園韻律活動的研究,提高韻律活動的教學質量,提供感性認識,豐富生活體驗。重視基本動作的學習,防止專門化訓練。處理好啟發性教和創造性學的關系,讓幼兒能夠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空間。
參考資料:
[1]譚楣.《幼兒園五大領域核心經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年9月
[2]王懿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黃式茂.《幼兒舞蹈教學指導》[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指導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初探
• 幼兒園常規教育研究
• 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
• 別具一格的幼兒園隔斷柜
• 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
•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優化策略
•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的開展
• 如何完善幼兒園收費政策等5則
• 如何促進幼兒園家長學校的建設發展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環境教育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
• 幼兒園分級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